本帖最后由 津市吴若愚 于 2023-4-15 14:56 编辑
宋希濂来津纪事 (一)
作者:金慕儒 1949年春,我收到一位好友来信,说宋希濂将来津市,叫我无须存任何顾虑,尽力给予妥善安排.…….从此,凡是宋派来津、澧办事的人员,只要找到我时, 我都尽心尽力。 1949年6月中旬, 全国的局势:解放军已相继解放了长江中下游的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及江南广大的农村,正溯江而上攻取沙(市)、宜(昌),挥师西南,意直捣重庆:一部正待发起湘赣战役而后攻向两广。西北大军计越秦岭、翻大巴欲解放川西北。国民党内部矛盾更加激烈, 蒋介石明下野,暗控制,死不放权:桂系明登台, 反控制, 要抓权。白崇禧便调集几个兵团布防长江中游南岸, 宋希濂派指挥的几个军布防在江北宜昌、沙市、当阳等地,想凭借长江天险阻止解放大军前进。宋希濂就是在这种局势下来到津市的。 宋来津的头天,已电告驻津暂编二师的师长陈策勋,他转告了我。镇长方德夫同时也接到澧县县政府电告:宋要来津市,千万注意社会秩序。 当晚陈、方两人先后到了我家,陈将其部执行戒严一事和方进行了商讨。方走后, 陈对我说:“为了宋的安全,宋住宿最好在师部。”而我却认为绥靖公署在津市设有金融调剂处,另外陈克非的第二军还有部队在津附近,且宋尚有军船在港, 均可任宋下榻, 故最好的办法是待宋抵津后由其自己决定 陈策勋同意我的意见,并坦率地告诉我,他的部队最好是调回桑植。因为江正发团虽规划归二师指挥,但江团靠不住,自己虽有3个团的桑植兵,也怕吃江的亏,要我在宋的面前美言几句,请宋同意将其部调回桑植老家。当时我想:陈部大多是拖枪出身,和江部发生冲突,无论谁胜谁负,吃亏的还是老百姓,津澧城镇将会受到破坏。想到这里,我一口应允。陈在深夜方始离去。 陈、方与我商量的意见是:由于局势的关系,欢迎宋时,除续靖公署及二军、暂编二师团级以上的军官参加外,镇政府、工商界去的人应少,为了不造成紧张气氛和影响市面营业, 戒严是暂时性的, 由暂编二师负责执行。 第二天去迎接宋时,见有宋直属的几位军官在场, 我和方德夫站在人列稍后,但宋却先和我握手,陈策勋走过来问宋:“司令官今晚下榻······‘’宋便向我笑道:“我看,就宿在金先生家。 ”我大吃一惊,和陈策勋不约而同地齐声说:“您的安全…… ”宋答道:“我早考虑了,不用担心。 ”我只好随同他向正街去,但宋却拉着我走在最前面, 一路上问津市的情况, 我真是受宠若惊。 由于突然戒严, 沿途屋檐下挤满了被阻的群众,大多是菜农,偶尔还能听到群众的理怨, 临街的窗口和阳台上也有人伸出脖子往街上瞧,大码头至新码头一带所有铺面都停止了营业, 店员们齐朝街中望着,这时除我与宋的对话声和偶尔听到一两声咳嗽外, 整个城市都像死一样沉寂。 没有乐队的欢奏,也没有整齐的军步,欢迎的人流行进在空荡的街心,尾随着宋与我,朝我协盛油盐号走去。 到协盛后,宋回身向人们挥手致意,请大家止步。为了宋的安全, 陈策勋请求留下,竞被婉言谢绝。(未完待续)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