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道水清流 于 2023-5-12 13:09 编辑
凡人轶事
篇首语:终于动笔了。早就立意写点东西,把以前那些经历过的陈谷子烂芝麻之类的小事儿整理一下,也不管它有什么意义没有,凡人吧哪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又不是将军每一件都惊天动地,又不是政要每一件都忧国忧民。一介凡人经历的无非就是油盐酱醋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往往小事也见精神亦见家国情怀。在闲暇之余写写聊以打发时间,既不为挣稿费也不为出名,既不耽心有无看点也不操心有无读者,本着一颗平常心客观的叙说罢了,保证不矫揉造作力求客观真实的把它搬上纸面。想了很久的题目,是文章就得有题目,名人有传记,咱不够格想都不想,大事有县志乡志记载,也不与咱沾边,姑且就叫《凡人轶事》吧,凡人的事情凡人说,不论格式不拘长短不定时间,慢慢说来吧。敬请各位大侠骚客批评指教。 一、专业队 有谁知道专业队是干嘛的?知道的请举手。我请你小酌,咱是有共同语言的人,边喝边聊聊专业队那些事儿。
专业队说白了就是类似而今的工程队。所不同的是没有工资,出的是义务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那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甚至是修公路修铁路大型国家建设工程都是用的义务工,没有工程机械的轰鸣,全是在人如海歌如潮的战天斗地的氛围中做出来的。
蒙泉水库是当时全县最大的水利工程,在牛角垱那狭窄的工程面上,堵囗合垅抢工程量时,那是高峰期动用了全县各公社六万民工会战,用独轮车推土到大坝堤上,站在梭金山上看过去,人流车流就象蚂蚁搬家一样在缓缓地有秩序的攒动,那场面比淮海战役中的独轮车队更加壮观。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峻工后,需要把南干渠北干渠打通,将蓄水引进灌区灌溉农田,尽早的发挥其灌溉效益。在工程大队伍撤下后,又组建了很多支专业队,把精壮劳力留下来,继续开赴到水库的配套工程和两个控制性工程施工作业。
我们大队历来是先进营队红旗营队,作风过硬施工放得心,是领导首选的专业队之一,把少数素质好的精壮劳力留下组成了更加精干的专业队。专业队在大队支部副书记的带领下,先后在李耳渡槽、恩子潭渡槽、北干渠等几处重点控制性工程场地留下了闪亮的倩影,创造了更加的辉煌成绩。
我进专业队是在水库工程建设后期。1977年高中毕业,踌躇满志的回乡务农,思想很单纯,想着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家乡建设出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可是现实不尽人意,好象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左右我,总感觉被大队所冷落。同期毕业回大队的几个,有进学校教书当老师的、有进加工厂做事的、有被送公社农机站开拖拉机的。开始我并未在意,这些也没有动摇我一心务农的决心意志。接着发生了一件令我十分沮丧的事情,为了体现民主性,大队在生产队组织民主选举生产队队长,由于我在生产队积极肯干,深受社员群众的信任,在民主的气氛中一下就将我推到了队长的位置,把大队提出的侯选人给生生的压下去了。当时我刚满十八岁,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正在划算如何当好这个队长、规划队里工作的时候,大队革委会来人宣布队长任命批复,结果一瓢冷水让我如坠冰窖,队长依然是那位选举落选的侯选人。我连记工员也没有当上,一次民选过场阴了我一把!
这件事说小也小,因为我根本就没有野心要当这个队长,当与不当无所谓;说大也大,从这件事上我认清了一个局势,在我思想上产生了某些转变,对于个人前途未来要不要另劈蹊径想得较多。恰好这时大队在调整专业队人员,心恢意冷之后想离开队里,哪怕是短时的回避一段也好。时机在眼前,毫不犹豫的决定去专业队混一混。为此专门去找了大队支书,谈了个人的想法,表了一番决心,表示完全服从大队的安排,自己年轻没有魄力,带领一个生产队心里底气不足,还需要不断磨炼,顺便提出了去专业队的想法。突然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少,把话说得如此圆款,出乎意料这次非常顺利,如愿以偿的进入了专业队。
到了专业队一切都顺心如意,每天都按时出入工地,总是超额的完成工作量,队员之间也是相当友好,生活也很有规律,中饭送到工地吃,早晚饭在驻地吃,比在家里吃的好吃的饱,团队的氛围自然就把思想情绪给调整过来了。北干渠工程完工后,又短暂转战到观国山垦荒一个月,由于垦荒线拉的长,一字排开进行,工程员验收难度大,队里安排我做工程员助手,协助做丈量验收工作,记录统计施工相关数据,干得很顺手。垦荒工程完工后,专业队使命也就结束了。而我们专业队却接受了另一项新任务,成为全区最后保留的一支专业队,转战到大坝下面修建蒙泉水库管理所。副支书、专业队队长宣布转战任务时,也决定了去留人员,显然专业队又精简了,而我是去的人员,这修建水库管理所任务再艰巨再光荣,也没有我什么事了。
说实在话,对这个专业队还是很留念的,一时要离开心里着是有些不舍,有种酸溜溜的味儿,没办法呀不得不卷起铺盖又回到了队上,从而结束了我七个月的专业队生活。虽然短暂,前后发生的故事却牢牢的刻在了脑海,就象是昨日的事。
(作者:张传柏,2023.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