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5|回复: 1

挑 脚 与 放 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0 16: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3-4-20 16:41 编辑

挑 脚 与 放 排
唐天源
      我被革职回乡后,为养老抚幼,什么活都干。当时生产队出工记工分,一个甲等劳力一天记十分,但年终结算工值时十分工分只能拿到二角八分钱。生活困窘,迫使我铤而走险。1963年插秧后,本队唐生前等人约我去挑茶。当时运价是百斤百里六块五毛。每天向生产队交一块钱,可计十二分工分,这可是当时捞钱的好门路。于是我欣然参与挑夫的行列。我们先是在泥市每人挑了六、七十斤上货回舍,第二天鸡子打腿时便一同起身,走了十五里天才破晓,爬上三望坡,穿过黄连河,再翻越杳无人烟、坡陡路滑、上下三十余里的六岭峰,夕阳西下时到达深溪河茶站。交货后又绑好第二天回程时运茶的茶袋,为了多挣钱,我挑净茶103斤,加上油布袋和行走时拔下来的衣服,总重110多斤。大伙决定回程时取道南坪,因六岭峰实在难走。

  第二天借着月光便启程。开始了一段横山腰路,无大上大下,我们一鼓劲地到达三条岭的脚下。此处有两路可走:一条是翻越三条岭,一条是顺河而下,其中必须三次涉水。因当天河水浑浊,极不安全,于是决定翻越三条岭。

       爬上岭后,路靠河边的一侧,多半是峭壁,再往下是下坡,才能到达前面的那条岭。两岭之间,有一条山沟,要到达沟底,必须经过长约八十米光溜溜的石壁。路是由人工凿出的小梯墩,有些墩有一脚宽,有些不到一脚宽。由于坡度特别大,肩挑两个既臃肿又沉重的茶袋越过此境,危险极了。朝下看,一抹光的石板,高约十余丈。但行走时无暇顾及外侧的险境,两眼要紧紧盯住下一步台墩;两手必须紧紧握住前后两袋的挑绳,防止左右摇晃,若有摆动,便有滚下悬崖的危险;还要防止肩后一头的茶袋,不能触撞刚迈过的台墩,稍微碰一下,便有巨大的推力,使你往前窜,如你稳不住,就有粉身碎骨之忧。因此必须使挑担前低后高,方能避免撞触。值此情境谁不惊心怵目?又加负重过大,我们都是赤膊,本来就汗流浃背了,此时汗却更多,汗水导致不平衡的扁担从肩上往前滑动,握着挑绳的两手,又必须稳住扁担在肩上的长短位置。此处虽说只有百步多,步步让人提心吊胆,时时感觉丧魂落魄。这百步多对我们的体力消耗特大,又由于采取单人通过,以防后面人一出问题,将前面人撞翻,所以花的时间也特长。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到达南坪吃饭,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半了。此地离平峒尚有四十五里,其中还要攀登七里高的梯儿岩。我们一心想尽早赶到家,以便节省途中食宿费,但用尽了吃奶的劲,登上梯儿岩时,已是暮色苍茫,月亮尚未升起,便摸了好几里路,到达龙家湾才找到住宿处。

     此次历时三整天,往返羊肠小道230里,共收入十四元,扣除途中开支及上交,净收入九元。三天流出的黑汗,也有十多斤。粗略估计:每斤汗水换回人民币一元。这面一元的红板板,其票围从正面到反面,从四角到四边,浸透了我的汗渍和我的心血!外加骨肉酸疼疲劳便算作小费吧!

           在茶区挑茶,是有季节性的,不是采茶季节便无茶可运了。仅仅靠挑几个钱不足以维持一家生计,大伙商议:“山”钱捞不到了捞“水”钱。于是结伴四人放起了木排来,从水上挣收入。孰知水上捞钱比山上捞钱更危险!最危险地段要算火烧溶。推测此处是若干年以前,或因地壳变动,或是大面山一侧山崩,大量巨大石块堵塞河床。其石块菱角锋利,重约吨余到十余吨者,相叠于此。乱石堆将尽处有当地闻名的门板岩,重当百吨以上。此段地形呈现北高南低,河水在此形成窄长水槽,长约八十米,宽约二十米,垂直落差约三米,倾斜度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造成了渫水上游最大险境。水过此处,居高临下,水体挤压,奔腾咆哮,当地操舟筏于此丧生者,难以历数,此地的险情早有耳闻。另有倾泻于北侧水中巨石和南岸的乱石一样,似犬牙差互,只是堆积层低一点。因经流水漫淹,无数鼓涌的浪花,没法将礁石看得真切。解放后,政府组织炸礁队,尽力削除,水道表面已不见突兀巨石,但水中仍礁石相迭。木排经此,常有“扭麻花”或“洗筷子”(即排冲散后木材一根根漂走)。我们第一次放木排险越火烧溶道时,由于水浑浊,水流湍急,四人无法驾驭,任其冲撞。但觉排底跨越水中礁石时,上下颠簸,站立不稳,蹲身抓住藤条,以免落水。耳边接连不断地听到木排撞击礁石的嗬嗬之声,如飞一样往下冲,不偏不离地撞上矗立急湍中央的门板岩,木排立即横拦在这凶神的胸怀。一侧被抛出水面约三尺,一侧没入水中,四人均未落水。瞬间木排经门板岩堵截翻卷的水力,使排急速顺下侧往下沉,我们顺势像上梯子一样爬到最上沿一根,一会儿整排没入水中,我们扑向门板岩的北侧水槽,此槽约七八尺宽,但水汹涌,为救生在即,不顾一切。四人均拼力泅渡上岸后,都为被卷人惊涛骇浪水底的木排而焦急,除了孙悟空,凡人是无法可施了。岂料巨大水势冲撞,将捆绑木排的藤条撞断,“筷子”便接二连三地从下游浮出水面,我们将木材拦住化险为夷了!我们第二次放木排,接受第一次教训,选择小水,认为平安些。岂料上游水小,费时特长,到达火烧溶上游时,已经太阳偏西了。快要进入溶道时,同伙王庆财对我说:“你的水性好,在此处下水,游至北边,我抛捎绳给你,你用绳往北拉,使排正直进人溶道。”我也为避免上次麻烦,冒着生命危险,跃身下水,游过浪峰,躲过暗礁(此举极度危险),但到北岸后,根本无法接住王扔过来的捎绳。排像收翅的斑鸠一样,一幌便闪将下去了,插入门板岩北侧的水槽,严严实实地卡在两侧均为石壁的水槽里(若是大水,水面宽可通过)。排像长了根一样,我们千方百计,休想让它向前移动一寸!此时已夜幕临空,四人均湿衣裹身,空肠饿肚,值此鸡犬不闻的峡谷,又无月光,视距极差,要想沿河摸二十里回家,已经不可能了。正无计可施时,有人说:“两河口上面有一种田人临时居住的茅棚,我们找到那里过一夜,明天清早来拆排!”大家同意,但此处尽是峭壁,无法登攀。又漆黑一片,四人分两组沿壁上下方向摸去。我摸到石壁上有一夹缝,便招呼他们往上攀,此缝也特陡,有时要用双手扣住人前面左右石棱,用力攀上两三尺高的岩墩,有时又有大小不等的活动石头。我是第一个上前探路者,又担心能滚动的石头,弄翻后砸着后来人,于是用手将能甩动的石头,干脆朝一侧滚下去,稍大者用手传到末尾一人滚下去,遇着能滚动又移不了的大石头,便用小石头将外沿塞稳。看起来是一个在漆黑能救命的夹缝,也是一个要命的石槽,我在前面不停地用手探讨。天保佑!我没有摸到蛇,我们用了很长时间,花了很大力气,终于安全地摸上了岩沿。上沿以后刚舒畅地吐了一口气,此时,惊奇地才听到火烧溶那汹涛的撞击声,像炸雷,像虎啸,为啥方觉如此震耳?大概我们的耳朵借我们要命的时候,悄悄地溜去玩扑克去了!我们终于摸到了茅棚,终于在第二天清晨绕道到火烧溶拆散了木排,运送到张家渡森工站。我们终于从火烧溶这龙王爷的牙缝里,数到了一迭票子,这票子不像“山钱”那样汗淋淋的有“咸”味,却是水汲汲的饱含了龙王爷的“腥味”!
      
         (本文摘自《平峒情》,作者唐天源,石门县壶瓶山镇平峒村人,1949年元月入伍,不久,入东北军大第十一期学习,1949年10月1日随部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1950年10月调任217师师部作战参谋,随部队参加广西剿匪。1953年升任师党委机要秘书。1955年随师集体转业到地方,赴上海华东局接受国防工程任务。庐山会议后,被定为“反对三面红旗……”,被开除出党。行政级别一抹到底,送北京通县西集公社监督劳动,一年后申请回到原藉务农。1965年冬撤销其党内外一切处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平反,后任平峒村官10年。1984年4月彻底落实政策,享受处级离休待遇。2018年去世。)
                         来源:《石门文史》2023年第一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20 18: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22:57 , Processed in 0.0330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