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7|回复: 0

所街 · 土司王朝添平所遗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3 16: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街 · 土司王朝添平所遗址

唐明哲

       添平所衙门在铜锅寨对面,渫水西岸的留驾坪,衙门坐西朝东,背倚青山,山高林密构成天然屏障,前绕渫水,渫水官渡码头连接铜锅寨、天星寨、寨坪、磨香坪,是沟通外面世界的唯一要道,与衙门隔河相望的天星寨、寨坪辟为操兵场,铜锅寨第二峰辟为擂鼓塌,擂鼓塌下有听信寨,联翩开去的山岭辟为操兵坝。土司衙门里武德将军身披铠甲,听着擂鼓塌上的鼓点,望着操兵坝、操兵场上的土兵频频颔首,后来这支土兵奉皇上命令,多次征剿苗蛮起义,到沿海征剿倭寇,凭着“不怕长伙(不怕事)”的蛮悍之气,在战场上奋力冲杀,其状惨烈。
       虽然山外历史不断演变,但所街历史似乎停止在明清。记得添平所衙门占地百余庙,前面几十根大圆柱,直径四尺,漆成朱红色,庄严华妙,气象万千。有大堂五间、二堂三间,有仪门、头门、奉先祠、文会堂、讲艺楼、守训楼、议事厅、接官厅、鼓乐楼、角墙、恩荣牌坊、东西衙门、演武亭、内五营舍、外五营舍、监狱等。衙署轩敞宏伟,周380丈,高3丈,城堡内建筑纵横交错,主屋分三进,每进七开间,中间回廊相连。衙门用花岗岩麻条压脊,麻条重达数吨,传说为鲁班下凡修建。整个添平所衙门常年居住800余人,人分等级,各司其职,俨然小朝廷。添平所衙门有许多门联堂联,都是澧州华阳王朱宾证所题。比如:
       添平所头门联:
一泓渫水绕门澜,甲兵尽洗;
万叠云山坚保障,蛮貊率从。
       添平所仪门联云:
咫尺是天颜,一点丹心葵向阳;
笑谈皆神算,八方黑齿草随风。
       添平所光裕堂联云:
绕十隘七里之军民大公无我,
司九夷八蛮之锁匙与国同休。
       添平所衙门有野鹿衔花(牛皮溪处)、南山牧笛(衙门南)、秦女一炷香(岩嘴头)等风水宝地。
       风水轮流转,添平土司改土归流后,“流官"把街道先是建到寨坪二郎庙唐氏祠堂,再搬到水南渡一郎庙,后又搬到麻纳口桩巴封火屋场,但都是街不成街。聪明的所街人请来风水先生称土(根据所谓的三吉六宿合吉凶),发现三郎庙地势"重”,而且后有铜峰强大的靠山,山下有风香岭、鸡公岭、鸡公嘴、中凸等五条小山岭赶着徐家凸,称五龙赶珠。山前有渫水回抱,形成玉带水。不久江西人挑看“津货担”,在五龙赶珠的河边设摊叫卖,有人定居下来做小本生意,成就了一条街,即添平所街,后来简称所街。
       高大雄伟,辉煌气派的添平所衙门建筑群历经劫难。清初时期,明朝降清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南逃时,为阻挡李自成军的追击,一把火将添平所烧得七零八落。传说大火三日不绝,火灾之后城堡尽去昔时繁华。清雍正十三年添平所建制“改土归流”,其疆城一部分划归湖北五峰县、鹤峰县、长阳县和松滋县,大部分划归石门县,添平所虽未废除全部功能,但已大大削弱,所衙更加破败。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上四川经过添平所,见到大户人家就到处烧杀,所幸添平所衙门当时有围墙挡住,免除了火灾。至解放初年添平所仅剩二进三间房,土改时,添平所大堂分给两家无房农民,1970年初古大堂建筑尚存,后来两住户另修新居,将大堂拆除,至1981年全部拆完。至今只能找到一些残砖断瓦了。
       2008年我随电视台记者到铜锅寨拍摄电视专题片,顺便又去凭吊了添平所。我们首先打听到买走衙门老屋的覃道宜家。覃道宜家现在还保存有衙门压脊的瓦片、麻条石,还有薄约寸许的小火砖和四方四正的大火砖。后来覃道宜把衙门大堂又卖给了张家,张家就拆了大堂,改修一栋三间二层的土砖屋。不幸的是新屋修起没几年,家里就死去了二、三人。张家请阴阳风水勘查,并没有发现是三煞方或动了什么其他关煞,最后一直认为,张家一个农户怎么能镇得住添平所衙门那么大的地方呢!你看,练气功的人每每都要到古建筑遗址上采气,那里吉气最旺。还有石门夹山寺奉天玉大和尚(李自成)的墓从四十八处假坟中被发现,也是当地一农民在山上做工,发现某处为什么下雪时总是盖不住雪!这事被石门县博物馆知道后,一试挖就有了惊人的发现。添平所张家吃了哑巴亏,气愤地把衙门的大岩门框从新屋上拆出来,砸成了两截。我们到楼上参观了张家保存的添平所大堂照明枋、挑枋和托枋,上面全是雕花。还有“正大光明"匾和安放枕木的木墩子。屋外面随便丢弃有磉礅、火砖,我在张家阴沟里还拾到一块方火砖,方砖中间凹下去,水洗后现出“福禄寿喜”四字,似乎是印印粑粑模子或钱模子,我没有开口买下仍放回了原处。我们参观了张家屋旁的一堆衙门砖瓦和大门残部,拍照后,张家主人又带我们看了遗址地块。遗址全部改成了农田,现在只有围墙基脚残存的一条土埂和流传下来的一串名字:书房丘、吊楼丘、牌楼丘、散月池、花园丘、杀人丘。当地人还告诉我,衙门正前方为散月池,散月池前面有一蔸大核桃树,几人围,现在没有了。遗憾的是这么一个重要文物遗址,竟然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整个衙门遗址夹在新兴的街边,随着所街桥南新街的扩建,添平所衙门遗址即将被新建房屋吞没,以致最后连一点儿遗迹也可能找不到。
       2010年和2011年我作为政协委员连续向有关部门写提案,建议县政府加强添平所衙门遗址的保护,尽快将没有被吞没的添平所衙门遗址圈起来作为石门土家族永久的见证和记忆,衙门遗址上残存的一堆砖瓦和一块破裂的岩门,有关部门也应该作为重要文物加以保护或收藏。
       象征添平所文化的衙门早成遗迹,延续添平所文化的老街也已残毁。唯有所街话成为添平文化的最后遗产,流行于当代人的语言中。正如作家韩少功所说:“当一切地貌、器具、习俗、观念对现代化的抗拒都力不从心的时候,唯有语言可以从历史的深处延伸而来,成为民族最后的指纹。"所街话是一种最接近普通话又最原始的特殊话语。因为早在元、明、清三个朝代,所街土司衙门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直接往来于京都,他们最先接触和学习汉语,当然所街话最接近于北京方言。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说:“湖南的西北角”人操的语言就是北京方言次方言区即西南官话。这个“湖南西北角”就是包括以所街为中心的地区。但在当时学汉语是少数人的事,大部分土蛮人仍操蛮语。1987年中南民族学院的何天真教授和吉首大学的叶德书教授考证,石门土家人交际语言的最后更替是近百年内的事情。因而所街话中不同于北京语音的部分恰恰保留了浓厚的土家语音。所街话在讲最标准的京都语的同时夹有了浓厚的原始的土家话。比如:利牙(恩娘)、阿利牙(幺婶娘)、大利牙(嬷嬷或说伯母)、嘎公(外公)、嘎嘎(外婆)。这是土家语吗?是,是汉语吗?也是。它们是京都语与土家语的融合,也是用汉语对土家语的记音。所街话腔调低平、多古人声字,特别是每句话最后一字说得婉转低调,听起来特别谦和有礼。比如:
       “哪个廊场(地方)是你的屋(家)啊?”
       “今天你搞么哒(什么事)?”
       “我才不怕长伙(不怕事)喔!”
       如果别人吹牛,你表示怀疑则说:“得会呀?你得不是扯谎地呀?”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街深处大山,有落后的蛮俗,但所街在石门县境是文化开化最早的地区。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朝廷下令,凡土司、土官、土酋不入汉学者不准世袭,当时所街的土官子弟纷纷赶往九溪卫入汉学,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街的添平土司建“有竺书院",所街土司子弟开始有自己的学校,比石门县创“秀峰书院"早250年。现在石门县城已成为湘西北最秀气的小城,而所街仍深处大山中。但我想,所街人血统里流的仍是土司土官的血液,土司文化仍像DNA遗传在所街人身上。远的历史无法说清,就当代看,仅所街这么一个小乡就走出了中央办公厅的覃道瑞、台湾海军司令王昌玉、驻石家庄等地师长陈胜模、陈启楚,还有石门县县长覃正经、黄彧汪、覃清香,副县长覃志云等,还有我所知道的所街籍教授几十人。

作者简介
   唐明哲,1963年2月出生于石门县雁池乡阳九源村。原名唐基志,大学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系列编纂委员会全国编委,湖南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唐氏文化研究会常委,县政协研究室主任。曾聘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2002年被授予“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称号。2013年、2014年分别获省“学习之星”、“全国书香之家”等称号。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20余篇。散文集《古镇秘史》获第九届全国丁玲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9:50 , Processed in 0.0317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