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5|回复: 5

刘禹锡的竹枝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5 14:17: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枝词》诗歌体式创新从朗州开始
      朗州十年,刘禹锡怀着尊重历史,欣赏民俗的态度,认真汲取民歌的营养,收集整理“民谣俚音”,尤其对朗州本土民歌“竹枝词”钟爱有加,下了很大功夫,对其提炼和再创作,使其保留民间传唱的曲调,吸取七绝的谐婉,采用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的手法,使其“开朗流畅、含思婉转”,使民歌步入诗歌圣殿,成为独树一帜的诗歌体裁,为唐代诗歌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新唐书 刘禹锡传》记载:“禹锡谓屈原居沅湘作《九歌》,使楚人送神,仍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不仅如此,用民歌记录劳动场景,用民歌展示民俗风情,刘禹锡也是独步诗坛。正如他自己所说:“谪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采菱行》《畲田行》《竞渡曲》《踏歌词》就是其中的代表。《畲田行》不仅对畲田的步骤方法写得生动传神,其最大价值在于忠实记录朗州粗放、原始的耕作习俗,专注劳动场面近距离实写,大大突破了田园诗的境界。《竞渡曲》是一幅生动传神的沅江龙舟赛的风俗图,除了可以借鉴研究龙舟形态和竞赛规程外,还有三条信息值得我们格外重视:“竞渡始于武陵”,竞渡目的是为了纪念屈原,竞渡活动在唐代有官办色彩。
文/ 丁兴宇
2017090216074945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5 14:2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6 11: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民歌记录劳动场景,用民歌展示民俗风情,刘禹锡也是独步诗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6 17:2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7 09: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朗州十年,刘禹锡怀着尊重历史,欣赏民俗的态度,认真汲取民歌的营养,收集整理“民谣俚音”,尤其对朗州本土民歌“竹枝词”钟爱有加,下了很大功夫,对其提炼和再创作,使其保留民间传唱的曲调,吸取七绝的谐婉,采用谐音双关,重叠回环的手法,使其“开朗流畅、含思婉转”,使民歌步入诗歌圣殿,成为独树一帜的诗歌体裁,为唐代诗歌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7 10: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吴老师佳作,欣赏学习,受益匪浅,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9:26 , Processed in 0.0514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