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9|回复: 1

朗州司马刘禹锡(60): 韩愈《顺宗实录·李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7 17: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5-17 19:29 编辑

朗州司马刘禹锡(60)
韩愈《顺宗实录·李实》(1)

175210gz5ims7yxsy3yy58.jpg
《全唐诗》录优人成辅端讽刺诗一首 《戏语》:
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
一顷麦苗硕伍米,三间堂屋二千钱。”

    按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八月,顺宗内禅,宪宗李纯继位,永贞革新失败。九月,刘禹锡被列为八司马之一,先被贬连州刺史,赴任途中,在江陵又接到诏书,再贬朗州司马。这时,在永贞革新期间失意被贬阳山县令的韩愈被“量移”江陵曹椽。韩愈曾与刘禹锡、柳宗元同是御史台同事。韩愈尽地主之谊,为刘禹锡接风。但他没有忍住,把心里的怀疑写进和岳州窦司直唱和的诗里,并且要刘禹锡“追和”。韩愈怀疑是刘柳把他上书朝廷的事情泄露出去的。刘禹锡写了唱和诗,但并未对韩愈怀疑的事情进行解释。以后,韩愈和柳宗元、刘禹锡仍然是朋友。韩愈后来应该明白,自己被贬,真实原因是得罪了李实,李实不顾百姓死活,掩盖旱情,韩愈参与纂修《顺宗实录》写得清清楚楚。
【原文】
   辛酉,贬京兆尹李实为通州长史(2)。诏曰:“实素以宗属,累更任使。骤升班列(3),遂极宠荣。而政乖惠和,务在苛厉。比年旱歉,先圣忧人,特诏逋租悉皆蠲免(4)。而实敢肆诬罔,复令征剥。颇紊朝廷之法,实惟聚敛之臣。自国哀以来,增毒弥甚,无辜毙踣(5),深所兴嗟。朕嗣守洪业,敷弘理道。宁容蠹政(6),以害齐人(7)。宜加贬黜,用申邦宪(8)。尚从优贷,俾佐远藩(9)。”
【注释】
    (1)《顺宗实录》,史书,作于元和十年813,《新唐书·艺文志》作“韩愈、沈传师、宇文籍撰。”是年韩愈四十八岁。此文摘自《顺宗实录》,标题为编者加。李实:唐宗室,高祖李渊子道王元庆之四世孙。
    (2) 辛酉: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京兆尹:京兆府,领县二十三,治所万年县,在今陕西西安市;尹,贰牧之事,从三品。 通州长史:《旧唐书·地理志》山南西道:通州,上,领县八,治所通川县,即今四川达县市。《旧唐书·职官志三》:上州,长史一人,从五品上。
    (3) 宗室:皇族。 任使:差遣、任用。 班列:位次。
    (4) 逋租:欠租。 蠲:通“捐”,免除。
    (5) 踣:僵仆。
    (6) 蠹政:恶政。 
    (7)齐人:齐民,即平民。唐时避太宗李世民讳,以“人”代“民”。
    (8)邦宪:国法。
  (9)俾佐:辅佐。
【译文】
    辛酉那一天,将京兆尹李实贬为通州长史。诏书上说:“李实平素以宗属之亲,多次更任官职,很快便列入班列当中,享尽宠幸和荣贵,但他执政却违背了惠和的原则,专门以苛厉为追求的目标,连年大旱而歉收,先帝为百姓而担忧,特别下诏对拖欠租税者一律免除征收;而李实竟然敢肆意地诬陷欺罔,仍然对百姓征收、剥削。这样就扰乱了朝廷法令,实在是一个苛刻聚敛的贼臣。自从国哀以来,毒害更大;无辜的百姓因之困顿潦倒,令人深叹。我继位而守成洪业,弘扬理道,岂能容忍这种蠹害百姓的政令来伤害大家!应该对他实行贬官罢黜,以申明国家的宪令。但还是可以对他有所优惠,让他到远方的藩地任官。”

【原文】
  实谄事李齐运(1),骤迁至京兆尹(2),恃宠强愎,不顾文法(3)。是时春夏旱,京畿乏食,实一不以介意(4),方务聚敛征求,以给进奉(5)。每奏对,辄曰:“今年虽旱,而谷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至坏屋卖瓦木(6),贷青苗以应官(7)。优人成辅端为谣嘲之(8),实闻之,奏辅端诽谤朝政,杖杀之。
【注释】
    (1)李齐运:唐宗室,蒋王恽(李世民之子)之孙。德宗时,官至礼部尚书。 
    (2)骤迁:骤,快速。骤迁,不依资历功绩而超越升迁。
    (3) 文法:文,指典制度;法,法律规令。
    (4) 介意:放在心上。
    (5) 进奉:进献给最高统治者。
    (6)坏屋:拆毁房屋。 
    (7)贷麦苗:把青苗抵押给人。
   (8 优人:以诙谐滑稽的方式扮演杂戏的艺人。《全唐诗》录成辅端讽刺诗一首 《戏语》: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硕伍米,三间堂屋二千钱。”
【译文】
    李实以讨好巴结之法奉承李齐运,很快的就升迁到京兆尹官职。仗着自己得宠而刚愎逞强,不顾纲常法纪。当时正值德宗贞元十九年,从正月至秋七月,天没有下雨,关中大旱成灾,首都及附近都因此缺少粮食。但“李实”根本不已此为意,只顾着聚敛财物,征发民力,用这些来进献给上位者。每次上奏朝廷,都会说“今年虽然干旱少雨,但是粮食收成很好”。因此各种租税都没有免除,人们更穷了,以至于毁坏房屋而出卖瓦片,木材,借来麦苗而向官差们交差。有一个叫成辅端的艺人作民谣讽刺他,“李实”知道此事后,上报朝廷说成辅端污蔑朝廷的政策,用棍子活活杖责而死。

说书先生2.jpg
说书

【原文】
   实遇侍御史王播于道(1),故事(2),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实不肯避,导骑如故(3),播诘让导骑者(4),实怒,遂奏播为三原令(5),廷诟之(6)。陵轹公卿以下(7),随喜怒诬奏迁黜,朝廷畏忌之。尝有诏免畿内逋租(8),实不行用诏书,征之如初。勇于杀害,人吏不聊生。至谴(9),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10),实由间道获免(11)
【注释】
    (1)王播(759-830 ),字明扬,并州太原人。贞元中擢进士,举贤良方正异等,御史中丞李义举荐为监察御史,历任工部郎中、虢州刺史等,穆宗、文宗朝唐朝官至宰相。以善治狱著称。
    (2)故事:旧例,惯例。
    (3)导骑:官僚出行时开路的骑卒卫士。
    (4) 诘让:责问。
    (5)三原:县名,在陕西省。
    (6)廷诟:廷,公堂;诟,辱骂。
    (7) 陵轹líng lì陵,欺侮;轹,践踏,这里是压迫的意思。  
    (8)畿内:京兆府辖区之内。逋租:以往拖欠的租税。
    (9)至谴:指李实受到朝廷罪责降职而被贬通州长史。
    (10)袖瓦砾遮道伺之:把砖瓦和石头藏在袖里拦路等候李实经过——百姓要拿瓦石来投击他,发泄愤恨。
    (11)间道:偏僻的小路。
【译文】
    有一次,“李实”在路上遇见了御史王播,按照以往的惯例:京兆尹与御史在路上相遇,京兆尹应该站在路边让御史的车先通过。“李实”没有避让,导骑的人依然驱车前行。王播责骂了这个导骑的人。“李实”听后很生气,上报了皇帝让王播担任“三原县令”的职务,这让朝廷的其他人很是诟病。“李实”欺凌自公卿以下的人,随着自己的喜怒向皇帝随意污蔑大臣,让他们被降职、罢免,使得朝廷的大臣们更怕他了。曾经有道皇帝的诏书宣布免除了首都附近的租税,但是“李实”根本不执行诏书上的命令,像原来一样征收租税。“李实”敢于杀人,害人,这导致人们和小官吏们没法生活。到了他倒台的时候,整座城市欢呼雀跃,都在袖子里藏着瓦片、石子,挡住道路等着他,“李实”因为走了另外一条路而逃脱了。

去月湖公园的路上.jpg
2023年5月12日,陪老伴走路,在去月湖公园的途中,一艘仿造的渡船上。
这里曾与老伴带着尙是幼童的孙子和外孙女儿玩,告诉他们我们是乡村湖区进城的。
现在他们已经是青年了!久违了,渡船,我摆好姿势,让老伴拍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5-18 15: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李实是个狂妄自大、不体恤老百姓的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9:11 , Processed in 0.0379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