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49|回复: 20

兔年读写看日记(6.5一6.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8 09: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3-6-8 12:18 编辑

       兔年读写看日记(6.5一6.7)



    6月5日 周一 四月十八 阴 19℃/22℃

    白天,因请何姓青年来家解决新浪博客调试问题,结果,不仅不成功,反倒误了我的事。
    这就是:
    王码写字笔用不好;
    QQ上不了;
    版面不适应;
    整个下午不能写!
    唉,恼火、窝火!
    所以,原计划今天修改6则日记、发出两文的计划,全落了空!
    幸好,自己珍惜时间,见缝插针,读得了如下10多篇让人感兴趣的文章:
    1.环球时报 马博:美日又拉小圈子,搅动亚太安全局势
    2.观察者网 子政 帝国主义的悲哀:暴力被打败了,金钱快要不灵了,只剩谎言了
    文章说,美国内政现在是极端分裂,甚至道德底线不断拉低。这从特朗普时期开始,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想到美国外交会呈现出类似的风格,左右摇摆,缺乏道德,缺少连贯性与感召力。
    3.观察者网 熊超然 东帝汶总统:一些西方国家看待中国崛起非常狭隘,视野犹如“井底之蛙”
    4.环球时报 社评:中国新安全倡议受欢迎是必然的
    5.郭永良:平安已成为中国靓丽的国家名片
    6.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10-11月,神十六、神十七乘组将迎来轮换
    7.光明日报 陈城 学者成为航天员的意义
    8.央视新闻 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交付:圆梦乘组从太空带回再生稻    
    9.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问到底丨载人登月发展,动力如何先行?
    文章告诉人们,中国载人登月也有了时间表,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预计2027年首飞,在2030年前还将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10.新华社 工信部明确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11.北京日报 王春光 如何看待青年“回流”现象 
    这文指出——
    青年何以回乡入乡
   青年回乡入乡的四种类型
  青年回乡入乡的未来图景

    夜色,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眼前。
    在这个时段里,习惯了白天读书写作的自己,便惯性地开始了看电视。
    并且,还是一直喜欢地看新闻、看时评,随后依旧是看电视剧。现在看的是《熟年》这个剧目。最后,还看了东方卫视纪录片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89集:向"台独"亮剑,加速统一进程
微信图片_20230606112354.jpg
    看电视后,想到白天电脑维修人员因调试不当,害得我没按计划去写作之事,就让人心里既不踏实又不舒服起来。所以,影响到自己写的这则日记,也十分苍白无色了。


    6月6日 周二 四月十九 多云 19℃/29℃

    上午,网上读文
    主要读了下列文章:

    1.环球时报 张健:欧元暮气沉沉不是世界想看到的
    2.解放军报 精确制导武器面面观
    3.秘境大湘西 梁波 五强溪水电站——沅水上的丰碑
微信图片_20230607084716.jpg
    4.观察者网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完成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
    5.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化兴国运兴丨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6.康震讲解古诗词 《朝代歌》
    这次讲解的内容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首《朝代歌》,吟诵着上下五千年的英雄故事,代代相传
    7.康震讲解古诗词
唐诗与宋诗
    康震老师趣解唐诗与宋诗,李白与苏轼,唐朝与宋朝,情感与理智的不同。很有意思。
    下午,网上写文
    主要是,修改日记(草稿)。即修改:5月30日至6月1日的日记。
    经一番修改、整合,临近傍晚时,完成了这篇来自日记的文章。
    题目为:《兔年读写看日记(5.30一6.1)》
    晚上,先看后写
    先看的是电视。节目为:新闻联播、电视剧《熟年》14至15集、今日关注。
   
后写的是,今天读写看的这则日记。并且,我还把随后读的一篇文章,还有自己对之的感慨,也一并记入了日记之中。
    我读的这篇通讯报道是:高级农艺师叶邦兴:“技术流”帮农户开出“致富花”》
    看到写的是我校30多年前的毕业生叶邦兴,而且用事实说话,写的好,值得一读,因此,我当即将这文,还有自己的感慨,一并发到了自己过去的同事群和几个学生群中——
微信图片_20230607084220.jpg
    读这文后,我比较激动。我的感慨是:

    读这好文,值得我们深思再三!
    作为同为本科毕业生的人们,为何有的没什么作为,而有的却创有不凡业绩呢?我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的在"不忘初心"?是否在扎实地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服务?
    文中主人公叶邦兴同学,原是我校毕业生,1996年从湖南农大毕业后,扎根基层,用所学知识,为“三农"服务,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上,事迹感人,了不起,让人感动!
   


    6月7日 周三 四月二十 晴22℃/32℃

    一早起床,见窗外晴空万里、一片亮丽,顿给人豪情万丈之感。我想,今天的读书、写作和看电视等的,必是效果好好的、神清气爽的!
    事后感觉,果然如此!
    上午,网上读书
    阳光正艳,心性更好,读起书来,便如入无人之境了。所以,被主媒体上的时文、美文吸引着,使自己在整个上午,一门心思读着看着享受着,竟不知不觉间,一连悦悦地读了十多篇呢!请看看这些文章吧:
    1.环球时报 美国哲学家乔姆斯基:让中国停滞和服从?美国想法多么愚蠢
    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不然,他也不会在答记者问时,说出他那深刻的道理。比如说——
    美国的许多优势来自于可怕的历史罪行。地域广阔、资源丰富的美国曾经有被屠杀和驱逐的土著居民。美国的罪行之一是对丰富的土著文化和社会进行实质性的灭绝,另一个罪行是推行过人类历史上最为可怕的奴隶制度,这也是美国大量财富积累的基础。     
    美国有很多内部问题,国家分崩离析,社会秩序崩溃。   
    里根总统执政以来的 40年间,美国社会财富从收入水平较低的90%群体转移到收入最高的 1%手中,总额约 50 万亿美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变化。     
    2.环球时报 北约在亚太设前哨站遇阻!英媒爆料马克龙反对在日本设北约联络处
    3.环球时报 江新凤:防卫政策调整,日本正打开“潘多拉魔盒”  
    文章说,日本是否会在脱离和平主义的道路上执意冒险,一意孤行成为地区不稳定因素,值得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高度关注和警惕。
    4.东方学刊 张维为|文明型国家:一种元叙事的开端?
    学者指出,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文提出,今天的中国已经将“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文明型国家”,讨论了中国可能是一种“理想型”的文明型国家,探讨文明型国家叙事是否会成为一种新的元叙事之开端。
    5.观察者网 文扬:为什么中华文明具有历史连续性?理论上如何解释?
    长文分析道:中国的文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语言源于图形,你可以以任何方式发音。中国还有成千上万种方言,甚至日本人、韩国人、琉球人和越南人也借用了汉字。      
    全世界已经进入定居文明,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融合。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想法远远领先,和平的融合方案将会笑到最后,因为人们接受没有武力的文化。
    6.央视新闻客户端  潮头观澜丨“三北”工程 生态屏障

    读这文,让人十分兴奋。因为,正如文中小标题所说的这样——
    在祖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上,一座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正不断延伸和扩展,这就是我国的“三北”工程。      
    工程启动,开创了我国大规模生态建设先河;         
    筑起了祖国北疆“绿色长城”;   
    绘出了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7.人民网 数读中国——天蓝水清山绿 一图数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新成就  
    8.科技日报 沈 唯 中国船舶工业在创新中“乘风破浪”
    文章告诉我们道: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够制造设计所有各类船舶产品的国家。
    9.环球网 5G发牌四周年 中兴通讯助力打造全球领先5G网络
       读这文,让人回望了我国移动通讯前进的巨大步伐,还有5G带给我们的自豪感——
    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到“4G并跑、5G引领”,三十多年来,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完成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式进程。      
    四年过去,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数字乡村等多个领域广泛开展服务,助力社会变革,民生改善,科技发展。      
    未来网络时代,将智联万物!
    10.环球网 张阳 商用4年中国5G发展位居世界前列,5G激发新应用  
     读这文,让人壮志满胸怀,充满自豪感!为何呢?只因为我——
     5G技术一步领先的爆发力;
     5G到5.5G形成步步领先的生命力!        
     华为愿意与行业伙伴一起携手共进,携手逐梦。百舸争流,弄潮数智时代;夯实5G基石,不负韶华”。
     11.观察者网综合 2023高考今日开考,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12.环球时报 社评:高考的精神内核在今天更加清晰
    文章说,总体而言,高考已经走出“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阶段。这并没有削弱高考的重要性,反而让它的精神内核更加清晰,那就是在公平的标尺下激励年轻人为梦想拼搏、奋斗。从很大程度上说,它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在人生中第一道需要独立面对的关卡,除了对知识水平的测试,也是对年轻人意志和耐力的磨砺。高考是考试,更是一种人生经历。      
    越来越强的共识:拥有基本的文化素养与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在各行各业做得更好、更出彩不可或缺的素质。高考培养的正是这种能力与精神。        
    高考使人们认识到:
    学习不仅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考试,更是为了迎击人生的挑战;
    读书不仅是为了增长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为了锻炼生活中的本领;
    奋斗不仅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更是为了投身国家的命运。
    13.光明日报 体察生活与审美观情——读孟繁华文学评论集《散文的气质》
    14.光明日报 翁丽嘉 散文重在我观我感我思——读谢有顺文学评论集《散文中的心事》
    读这文,让人获得新知。比如——
    散文重在我观我感我思
    只有创作者从自我具体的生命经验出发,用文字的力量调动感官,用心灵之思叩问人生,才会写出引发读者共情和思考的优秀作品。
    15.光明日报 王彦霞 《雪莲花盛开的地方》:来自雪域高原的感动  
    这影视评论指出,《雪莲花盛开的地方》的播出,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该剧讲述了在国家援藏政策的指引和“老西藏精神”的召唤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与藏族同胞一起,用20多年的时间把贫困的朗嘎县强嘎村建设成为美丽的国际旅游度假村,并引领全县走上了一条以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全面小康之路的故事。作品以饱满的人物性格、充沛的人物情感、合理的人物关系及生动、丰富、一波三折的剧情,唱响了一首乡村振兴的时代赞歌。
    16.齐鲁晚报 林峰 中华诗词的当代功能
        读这文,让人长见识——      
  中华诗词因其万古不磨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奔腾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大河里,绽放在五彩缤纷的文化百花园中,鲜活在炎黄儿女的眉间心上。尽管历经磨难和曲折,但中华诗词没有没落,没有消亡,反而历久弥新,风光无限。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中华诗词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国人也再一次领略了诗词的优雅和精彩。“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经典的耀眼光芒,让我们看到了中华诗词历经千年风霜洗礼之后的荣耀,也让中华诗词在当代社会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功能中完美蝶变。   
    诗词的引领功能;  
    诗词的教化功能;  
    诗词的审美功能;  
    诗词的抒情功能。
    下午,上网写作
    写作的内容,即修改6月2日至4日的日记(草稿)。
    经过一番修改、整合的功夫,终于在3点前,完成了有关事情。看到符合为文要求后,便将此文发到了正扬网上。
    其题为:《兔年读写看日记(6.2一6.4)》
       之后,又开始新的一文的写作。
     晚上,先看后写
       先看的是电视。如新闻联播、今日亚洲、电视剧《熟年》16至17集,还有今日关注等节日。
    最后,还草成了眼前的这篇日记。
    回望即将成为历史的今天,我是感到十分欣慰的。因为,阳光灿烂的这一天,自己不仅读的多,也收获的多;在写的方面呢,自己不仅修改了多则日记草稿,而且为明天上午完成另一篇拙文也打了基础。至于傍晚后老伴从娘家吊唁其远房的会元兄回来后,我们又一起看了半个晚上的电视收益来看,自己又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好时光。如此的欢度今日,感到又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好日子!























微信图片_2023060611235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09: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载人登月发展,动力如何先行?
    文章告诉人们,中国载人登月也有了时间表,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预计2027年首飞,在2030年前还将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09: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农艺师叶邦兴:“技术流”帮农户开出“致富花”》。
    看到写的是我校30多年前的毕业生叶邦兴,而且用事实说话,写的好,值得一读,值得我们深思再三!
    作为同为本科毕业生的人们,为何有的没什么作为,而有的却创有不凡业绩呢?我看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的在"不忘初心"?是否在扎实地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09: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哲学家乔姆斯基:让中国停滞和服从?美国想法多么愚蠢
    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哲学家!不然,他也不会在答记者问时,说出他那深刻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09: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使人们认识到:
    学习不仅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考试,更是为了迎击人生的挑战;
    读书不仅是为了增长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为了锻炼生活中的本领;
    奋斗不仅是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更是为了投身国家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8 09:3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8 09: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同修 发表于 2023-6-8 09:33
好文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9 05: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佳作!为您点赞!向您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9 08: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C6103807-1486-4B00-A3C8-F504DB18A87C.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9 09: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3-6-9 05:26
欣赏老师精彩佳作!为您点赞!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6:04 , Processed in 0.0430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