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3-6-14 12:54 编辑
喜看《曹雪芹与红楼梦》
上周,我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看完了央视6集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之后感觉,这部纪录片,既让人大开眼界、获知多多,又回味无穷、感慨不已。
要知道,这部于2021年首播的纪录片,当年第四季度即获优秀国产纪录片奖。这次,要不是央视9频道再次播映,有些孤陋寡闻的自己,还不知有这样一部好片子呢!因为,它挖掘出了小说成书背后深层的原因,是助今人深入了解、理解《红楼梦》的一把好钥匙。
要知道,当上周四晚上10点,在电视前正浏览自己感兴趣的节目,一键进入央视9频道的“故事中国”时,竟让人眼前一亮。原来,这里正在播映《曹雪芹与红楼梦》的纪录片!而且,这还是我最喜欢看的谈书节目!其时播映的是纪录片的第4集,即“眼前春色梦中人”!当即兴奋的我,立马不敢眨眼睛似地就此看了起来。而且边看这集边让人恍然大悟起来。原来,这部纪录片,既通过演员还原历史现实,又有动画制作,还有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老文化部长王蒙他们画龙点睛的的讲述,从而阐释了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的宝黛爱情,多方展示了《红楼梦》的关键故事!
要知道,看到这样求之不得的好片后,自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地兴奋,竟自此一发不可收地,接着在第二天,即周五的下午,打开电脑,专门点击央视9频道的周一、周二和周三的晚10点“故事中国”节日,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与此同时,我还记下了每集的关键词。这之后,我还在这天晚上10点,看了央视1频道的电视剧和“今日关注”后,就赶紧进入央视9频道,随机看了正在播映的《曹雪芹与红楼梦》第5集,即“凡鸟偏从末世来”。第二天,即周六晚10点后,我才终于看完了《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最后一集第6集,即“清砧怨笛送黄昏”!
要知道,当看完《曹雪芹与红楼梦》6集后,我将其每集名称逐一列出来时,不仅让自己一目了然地明了了整个纪录片的主体内容,而且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小说主题及艺术特色,还有这部伟大作品在中国在世界空前绝后的光辉与影响,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还有对作者作品更加仰慕不已的敬意。
要知道,《曹雪芹与红楼梦》通过讲述香菱、晴雯、探春、黛玉、凤姐、宝玉这6个红楼人物的命运故事,并串联起了曹雪芹及其家族的历史。这从依次演绎上述6位人物的身世,还有这些人物,以及作者创作《红楼梦》的动机,便让人进一步了解了《红楼梦》成书之因,还有小说宏大的叙事。请看看吧——
第1集 一局输赢料不真。这集,主要讲的是香菱。作品从香菱讲起,也终于香菱,这是为何?纪录片解释说,小说《红楼梦》中,最先出场的是甄士隐(喻意“真事隐”)的香菱。这位本来出身高贵的千金,因年幼被拐多次,后又被四大家族之一的“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公子薛蟠强买为小妾,最终又遭薛的小老婆夏金桂虐待而不幸。正如小说对她评判的那样:“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集背景展示的是,康熙朝末年的1715年,曹雪芹出生在江宁织造署内,此时,曹家的那幅如织锦般绚烂的家族史已铺展殆尽。十三岁那年,曹家被雍正帝下旨抄家,这使少年曹雪芹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反转。这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第2集 斜阳寒草带重门。这集,主要讲的是晴雯。她,虽“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风流灵巧”,不媚主子,比袭人品正,与黛玉相仿,所以是曹雪芹非常喜爱的人物。而且,她出众的容貌和鲜明的性格也为后世众多读者所喜爱。贾宝玉为晴雯撰写了长诗《芙蓉女儿诔》,成为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对一位女奴的颂歌。晴雯的故事对于曹雪芹和他的家族来说,一定会有切身之感。因为,曹家在明末清初时,也出身于奴隶。
第3集 生于末世运偏消。这集讲的是探春。作为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也是贾府有抱负、有担当的一位栋梁才女,却无奈生于末世,难以挽回贾府颓势。片中说,曹雪芹的爷爷铸就了曹家的无上辉煌,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有为的清官,却改变不了一个朝代盛极而衰的大势。所以,贾府的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四位千金,其命运呢,按其名字谐音,就是“原应叹息”!
![](https://t11.baidu.com/it/app=49&f=JPEG&fm=173&fmt=auto&u=2908530988%2C792032035?w=640&h=485&s=ACB040DD56127FD40A34D41F030050F3)
通过这一集,我不仅对小说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对所列女子的悲剧命运也有了深刻的理解。比如对探春命运的认识,就有了个“心领神会”的体味。比如宝玉看“正册”的一幅画与诗—— 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4集 眼前春色梦中人。这集,主要通过讲林黛玉,揭示宝黛爱情是《红楼梦》的关键故事,从而凝结了“风露清愁”的林黛玉,不仅是《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中的第一女主角。曹雪芹也曾遭遇第一位妻子的早逝,好在第二位妻子,仿佛是史湘云吧,与他琴瑟和鸣。
通过看这集纪录片,让我更加理解小说对宝钗和黛玉结局处理的“诗道”:“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第5集 凡鸟偏从末世来。一看这诗句,便知这集讲的是王熙凤。可以说,王熙凤是《红楼梦》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然而,她既有理家之才,却也同时是贾府的一条大蛀虫,而她先后害死贾瑞、尤二姐的手段,堪称十分阴险毒辣。然而,这“冰山”上的“雌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片中说,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曾将《红楼梦》呈给乾隆御览,同《红楼梦》颇有缘份。然而,和珅的性格和结局,都有些像王熙凤。
第6集 清砧怨笛送黄昏。最后这一集,说的是贾宝玉。纪录片告诉人们,贾宝玉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不曾有过的一个文学形象,他并不认可当时的价值观,却最终不得不离开尘世;研究表明,曹雪芹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还是一位同情和扶助弱势群体的慈善家;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曹雪芹完成了《红楼梦》的全部一百二十回,高鹗和程伟元只是做了整理和修补。
由此,我油然想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新发现的曹雪芹的一首诗,恰到好处地表露了他自己的心曲。诗曰——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总之,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讲述了曹雪芹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他创作《红楼梦》的艰辛过程,就如书中所写:在那易惹文字狱的清廷时代(“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写这诗之人,即遭入狱坐牢!),作者只能托“石头”之说,借贾雨村(“假语称”)之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还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纪录片从文学、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来剖析《红楼梦》的内容,努力回答了“曹雪芹是什么人”、“为什么《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的作品”、“怎样欣赏《红楼梦》”这三个主要问题
纪录片讲述小说《红楼梦》部分时,一是采用动画制作的方式,条理分明且相互勾连,彰显出独特的叙事技巧。二是选取香菱、晴雯与袭人、探春、林黛玉与薛宝钗、王熙凤、贾宝玉等小说人物,以文史互证之法,探究自我与环境、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关系,彼此像一面镜子,相互映照。三是由此既可了解曹雪芹的一生,又可将《红楼梦》丰富的精神价值予以较全面的展示。
纪录片的三种叙事样态,都有不同的审美功能和赏析特征。一是动画片以演绎红楼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为主,人物性格鲜明,动作逼真,舒展大方、韵律感强,再配上明快奔放的音乐,特别适合我们观看与欣赏。历史再现搬演部分,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同时也在环境、服饰、民俗和文化形态等各个方面,真实地还原现场细节,有力地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二是专家访谈,则在当下视点上,展示遗迹旧址和历史风貌,集中反映出最新的考察发现与学术研究的成果。三是实拍部分,全部是以真实为基础,专家解读有史可考,有据可查,不容置疑的权威性和学术性,保证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殿堂,最终稳稳地矗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所以,这部纪录片,无论从其内容,还是从其艺术特色来看,我都十分喜爱看《曹雪芹与红楼梦》!也因此,更想第三次拜读《红楼梦》了!不然,小说的博大精深,怎能让人从中获益多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