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了第三十七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面仅就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谈点我个人的粗浅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简而言之,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明显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治理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而以德治国,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可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那么,法律与道德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治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那法治与德治又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