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工信离退人 于 2023-6-26 15:58 编辑
流年往事 (转业篇) 市工信局离退中心轻工支部 蒋祖发
去县委组织部报到,接待我的是何富基同志。他很年轻、很热情,说起话来笑眯眯的,给人一种亲切和轻松的感觉。他说,组织部的工作有两大块,一是干部的管理教育,包括干部的选拔任免,二是党员的管理教育,此外还有其他日常工作。他要我不要急,慢慢就会学会的。 我到组织部正式上班后,没有安排具体的工作,由何富基临时安排,如填写干部呈报表,处理人民群众来信,在做这些工作时,他交代得很具体。例如,处理人民群众来信,要把来信摘录在卡片上,分出急办或缓办,哪些属组织部门处理的,便于召开部务会议研究处理;哪些要报呈县委研究处理的,上报县委会研究处理:哪些是交由有关部门处理的,转交有关部门。而且须对每封来信都要有回复,做到件件来信处理有结果,不能马虎。 到组织部后不久,何富基同志安排我下公社检查整党工作,同去的有县百纺公司经理梅佰衡同志。我俩到了鸭子港公社,下到几个大队,检查了解整党情况,回来向何同志汇报。因为他工作很忙,没时间安排听我们当面汇报,要我们写一份材料交给他就行了。 用文宇汇报我还是第一次,不知从哪里入手,老梅经常被抽调下乡检查工作,经验丰富,我请他写,他不接受,推来推去,最终还是由他写了两页纸,交了差。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在组织部工作,不会写材料,肯定是呆不长的,如果调出组织部,我又能干什么呢?想了许久,还是痛下决心,突破不会写材料这个难关,争取不调出组织部。 于是下定决心,刻苦学习,找来了报刊、杂志,阅读上面的有关文章,翻阅组织部写出的各种材料,反复学习,认真研究这些文章的特点,重点的地方就背诵牢记。那时年轻,记性好,一篇文章读几遍就记住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掌握了写材料的方法,加上我平时注意搜集一些数据、典型,写起材料来也就不怎么吃力了。 有一次地委组织部干部科打来电话,要一份干部参加劳动的材料,要求第二天派人送到地委组织部。我看到上级部门要得急,一个晚上就写完了这份汇报材料,第二天派人及时送达,解除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组织部,我是最年轻和身体最好的。经常被抽出来搞中心、搞检查、搞机关生产等,总之,凡是卖“劳力”的差事,都由我去,即使去,我也没有一点怨言。通过接触、经历各方面的工作,增加了知识,磨练了自己,积累了经验,对我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经过几年的磨练,组织部的工作熟悉了。一九六四年何富基同志调离组织部到外县任职,我就担起了日常工作的担子,一九六五年初被提拔为组织部副部长,党对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岗位对我又是一次新的磨练。 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开始这段时间,真是回味无穷!由一个对地方工作一窍不通的“兵哥哥”,磨练成为组织部的“活档案”,不知吃了多少苦,熬过多少夜,跑了多少路!为什么那时思想那么单纯,分配工作不讲价钱,抢着去干,力争办好:为什么那时有股不服输、不怕难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吃不饱肚子,穿的是补丁衣裳,也没有任何怨言,直到完成工作任务,是因为有着共产党员的坚强信念,有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这一切,都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很好的继承和发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