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 · 劳模 · 乡贤 莫纯清 提起李正大,常德市鼎城区尧天坪镇的干部群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鼎城区第七届“十佳善德公民”、全国劳动模范。 李劳模出生于1929年1月,今年94岁。童年时随父母讨米8年。1946年年仅17岁时给地主做长工,一做3年。新中国成立后苦大仇深的李正大从事农村基层工作,一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农村党支部书记、乡干部、乡党委副书记、原常德县信用联社副主任等职。1989年被评为全国金融战线劳动模范,曾3次在北戴河疗养,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的接见。 如今李劳模仍然精神矍烁,身心健康,心态阳光。老人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作好扶贫帮困工作,无私奉献。退休30年来,累计捐资12万多元,用于兴办公益事业,扶贫帮困,关爱青少年。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常德市健康之星、鼎城区优秀党员、阳光之星、奉献之星、最美老干部、善德公民等光荣称号。 热心公益事业 李劳模有一颗善良的心,时常教育儿孙们要常怀感恩,回报社会。李劳模退休早,退休金不高,可是一生勤扒苦做,省吃俭用,把兴办公益事业视为己任。20世纪90年代本组有一座人行桥,不仅路面窄,且年久失修。1988年6月的一天,一群小学生过桥,桥面开裂,孩子们发生恐慌拥挤,一个年仅9岁的小学生溺水身亡。李劳模听到后非常痛心,下决心修一座便民桥。首先自己带头捐资5000元,然后四处化缘,访领导、找部下,求财神、拜名人,集资8万多元,修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当地群众为了赞扬他的先进事迹,将该桥取名“夕阳桥”。2012年又带头捐资5000元修筑本组一条长1.5公里、通往各家的水泥公路,干部群众称之为“小康路”。 情系弱势老人 李劳模自己虽已是九十高龄,但十分关心弱势老年群体,群众称他是有菩萨心肠的老干部,因常年积善行德,因而健康长寿。镇敬老院常年居住24位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李劳模视他们为亲人,隔三岔五去敬老院和他们聊天,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丰硕成果,还教五保老人做保健操。为了丰富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生活,2014年,给敬老院赠送一台24英寸彩电。 近几年来,每年端午节给五保老人送粽子、红糖和绿豆糕,每年中秋节为五保老人买米粉、送月饼,每年春节自费为五保老人提供丰盛的团年饭,与老人们频频碰杯,互祝健康长寿。还有一件事特别感人,2019年鼎城信用社领导登门给他拜年,赠送3000元慰问金。他与老伴商量,自己只用1000元,其余2000元上门慰问抗美援朝参加上甘岭战役的老退伍军人罗明章、中风瘫痪的罗明忠老人、九十高龄的老党员王春阶和特困老人张志洪,4人每人500元。 关爱下一代 李劳模二十年如一日,关爱青少年,特别是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他经常给孩子们讲述常德籍开国将军潘振武领导文甲起义的革命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年自费2000元为尧天坪中心小学和长茅岭中心小学400多名留守儿童赠送一份节日礼物,或书包、或文具盒、或图书课本。不论哪种礼物,均写上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退休以来,李劳模已资助了3名贫困学子完成高中、大学学业。他们现在均已参加工作,回报社会,参与献爱心、救助贫困学生活动。2018年6月本村就读小学4年级的曹志洪同学的父亲病故,心情苦闷,生活困难。他知道后主动上门实行一对一的重点帮扶,不仅送去500元慰问金,还带小曹去超市买了3套新衣服。两年来,已资助小曹学杂费、生活费、零花钱等2000多元,并表示长期结对帮扶,召开家庭会,要子女搞好爱心助学接力赛,资助小曹同学到大学毕业。 2023年7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