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24-6-17 18:59 编辑
丽江毛主席塑像
毛泽东主席123周年诞生纪念日快到了,不禁让我想起了云南丽江市毛主席塑像的故事。 那是十年前的2007年3月底,春风回暖,万紫千红。我和汉寿县政府原顾问袁贵友、张家新,县人大原副主任刘大爱、吴介华、彭惠敏和县政协原副主席杨任重、高茨英,以及县委原副调研员夏蔚成等退休老人去云南丽江旅游。那天下午三点,导游小姐领我们来到位于丽江市中心的红太阳广场参观。广场十分宽阔,可容纳万人集会。广场一端是高大华丽的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剧场,另一端的正中耸立着毛主席的塑像。塑像身穿雪白雪白军装,红色帽徽、领章亮晶晶,光闪闪,鲜艳夺目。左手自然轻贴裤缝,右手向上挥扬,向人民致意,鼓舞人民继续前进。塑像的色彩、神态与韶山的塑像迥然不同。 我们是毛主席故乡的湖南人,在云南陡然看到毛主席的塑像,感到格外亲切。敬爱之心油然而生,自动离开了导游小姐,也放弃了其他景点,直奔塑像前。大家行过注目礼,就缓慢而虔诚地围绕塑像走了一圈。塑像高约8米,基座约4米,共约12 米,高大雄伟,庄严肃穆。瞻仰过塑像,我信步来到塑像旁的一家小旅店。旅店非常整洁,进入不太敞亮的前厅,只见正面墙上竖挂着一帧用长方形玻璃镜框嵌着的条幅,约一米多长。上面写着“宾至如归”四个大字。字体畅和俊逸,宛如赵体。落款人为“李讷”。时间是二00六年某日,时值毛主席逝世30周年。李讷是毛主席和江青的小女儿,北大历史系毕业,退休前在北京市委工作。年过花甲的她,率家人瞻仰塑像,而且住宿在塑像旁的小旅店里。她缅怀父亲的深情,让人无法形容,也让人十分敬佩。 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并不同意建造塑像,曾针对《一九六七年七月五日中共中央关于建造毛泽东塑像问题的指示》说;“此类事劳民伤财,无益有害,如不制止,势必会刮起一阵浮夸风。”可是后来因为打造“红海洋”,全国各地还是建造了不少。据说有一次,毛主席到某省城视察,看到大街中心树着他的塑像,就对身旁一位陪同的当地领导幽默地说:“怎么?我这把年纪了,还要我为你们站岗啊!”从此以后,全国各地的塑像被陆续拆除。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拨乱反正”,各地又继续拆除了一批毛主席塑像。全国毛主席塑像所剩无几,尤其在市一级,已基本上绝迹。因此,当我们看到丽江市在繁华的市中心的红太阳广场上,还巍然屹立着毛主席塑像,就感到非常激动,也非常奇怪。 我不由自主地在丽江公园、茶舍走访当地老人,希望解开这个迷。听老人们说,丽江人民对毛主席有特殊的感情。早在红军长征时,红军在丽江留下了一些伤病员。这些伤病员在群众的保护下,恢复了健康,但再也不能赶上部队,只得隐蔽下来。丽江少数民族多,受压迫、受剥削最深。这些恢复了健康的红军伤病员,就在丽江秘密发展党的组织,组织工农武装,坚持地下斗争十五年。有的红军战士已经和当地纳西族姑娘结婚生子,但革命斗志仍然十分坚定。1949年他们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进行公开暴动,为迎接1950年的云南大解放发挥了重大作用。 解放后,他们翻了身,作了主,好些人还当上了地方干部。他们牢记毛主席的恩情,不知如何才能报答。文化大革命初期掀起造像热,丽江市革委会也想建造毛主席塑像,但经费困难。丽江人民觉得这是对毛主席报恩的机会来了,就派代表主动要求说:“建造塑像,钱不够,我们凑。”果然除国家、集体出资外,群众还凑了很大一笔钱。 塑像建造成功,塑像前的大坪便命名为红太阳广场。每天清晨有上千人在这里举行“三忠于活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各地的毛主席塑像再次被清理。当时丽江也打算顺应“潮流”,拆除塑像,并给红太阳广场更名。有些老战士、老干部、老工人、老农民听到了这个风声,就立即跑到市革委反映说:“毛主席的塑像,又没有妨碍着谁,为什么要拆毁呢?塑像是我们出钱修造的,我们不同意。”好些老人天天坐在市革委不肯走。当时市革委觉得民意难违,就把拆毁塑像的事搁置一边了。 1996年,丽江发生的一次地震,好些楼房被震垮,而毛主席塑像仍然巍然屹立,丝毫无损。老百姓见了,无不称奇,说毛主席是神,是丽江人民的保护神,对这尊塑像也就更加爱护和崇拜了。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政府招商引资。有个外商看中了“红太阳广场”这片风水宝地,要求在毛主席塑像位置上,投资建一个大商场。发展经济,加速城建,事关大局。市政府府打算与外商签订投资建商场的合同。合同规定由市政府负责地面扫障,拆除塑像。老百姓得知,又跑到市政府论理。市领导把发展经济的大局讲得口干舌焦,可老百姓依然不同意。 市有关部门一边说服群众,一边务色工程队,准备拆毁。他们找到一家建筑公司恰谈。那公司老总推托说:“我们公司没有那大的设备,恕不能接受,望领导谅解,另请高明。”于是有关部们又找到另一家公司。那公司老总直率地说:“拆毁塑像的事,只要是建筑公司都能办到,但是谁也不愿办,谁也不敢办。为什么呢?我跟你领导讲真话,都怕得罪毛主席,都怕得罪老百姓啊!如果你真的动手拆,老百姓就可能阻止,或许还会聚众‘起哄’啊!” 市政府顺应民心,考虑再三,不仅不拆毁塑像,而且还进行了维修。并装配花卉林木,彩色灯光和健身设施等,打造成了别具一格的云南红色旅游景点。据说,现在塑像和红太阳广场已经焕然一新,游人如织。新婚青年男女,为求毛主席保佑,还在那里举行结婚仪式。 (龙阳汉风) 上一页... -1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