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90|回复: 3

老家六合垸· 六家渡码头兴衰发展小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6 21: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11-27 11:46 编辑

164137fizi2ip923oz1goz.jpg
六家渡码头兴衰发展小史

124104ulwk1lhvj5o159nj.jpg
“六家渡”的得名,源于码头上居住的六姓人家协商摆渡,
其中就有甘永孝的爷爷(一说为父亲甘九洲)。
1964年湖南省民兵代表大会安乡代表组合影照中,
中排左一为甘永孝,当时他为安尤公社六家渡民兵营长。
(照片罗成武提供)

    六家渡码头名字的来历:六家渡是南县通往安乡的必经之路,虎渡河阻隔安尤和安昌的通行,很早就有渡口,有船摆渡。谁负责摆渡,怎么收费,开始并不规范,后来住在码头上的六户人家商量,由六户人家集体出资添置渡船,设立渡口,轮流摆渡,赚钱分红。这六户人家有:杨瑞生(乡亲戏称“水老倌”,姓名被误为杨水生)的父亲杨柏泰、甘永孝的父亲甘九洲(一说是甘永孝的爷爷,名字待考)、彭逢奇的爷爷彭运美、还有县教育科在宾兴垸农田栽种的代理人陈柏安。另,码头上有钱的人家还有周保生,他或他的父亲是不是属于六户人家之列,待考。,以后,这六户人家就成了码头的主人,久而久之就成了六户人家的渡口,简称“六家渡”。

203428lzi3d6qizmiaqd2o.jpg
杨瑞生(1923—2009)、邓桃秀(1929—2019)夫妇

    杨柏泰,家里殷实,有一栋显眼的大瓦房,有槽坊、商铺、当铺、货栈,传说还有自家钱庄,发行通货,在附近能够流通。安乡沦陷时,日本鬼子不仅抢劫杨柏泰的商铺和钱财,还放火烧房子,抓走了杨柏泰本人以及他儿子杨瑞生的童养媳,最后都被活埋。甘九洲,人称“九嗲”,家里人丁兴旺,“甘家圩子”,即现在划入十六队的一片低洼稻田有大几十亩,都是他家的,后来因为水灾,举家才搬到安尤去。陈柏安,代县教育科种田,相当于“买办”,宾兴垸的田归他所有,农民向他租种,最后他与教育科按比例结账。土改时被划为地主,和邓淦斌一起被斗争,最后邓淦斌被枪毙了,陈柏安没有事。有些乡亲私下不服,说是因为分“西南帮”,陈柏安是“西边人”,西边人帮助他,保他不杀;邓淦斌是“南边人”,南边人站在邓淦斌一边。西边人的意见起了决定作用。我的父亲应孝仁是土改依靠对象,他说真正的原因是因为陈柏安只是代办者,田租收入的大头属教育科,剥削的罪轻些。父亲说的陈柏安无考,但码头上有地主陈廷坤,土改挨斗。虽没枪毙,也是被斗死的。他有四个儿子:伍化安、陈德云、伍怀安、陈德玉;一个女儿陈芳秀。四个儿子两个姓氏,是为了逃避壮丁改姓。周保生,解放时家里划为富农成分,有儿子周习文,孙子三个,其中老大周海利,现在住安造董家垱。


120711a1nc9cujahjotw9j.jpg
2018年10月六合学校高中班同学在安乡聚会,
笔者最后一次见到李玉珍校长(1941—2020)。

    人民公社时期,六家渡码头居民,一般指虎渡河东岸的六合大队的九队与十队交界附近的社员。杨柏泰的儿子杨瑞生夫妇、夫人邓桃秀(1929—2019),九队社员,驾船时间长,我记得杨婆婆还打豆腐,做点小生意。杨瑞生的弟弟杨福生曾经在县城工作,后来下放回老家,和妻子李玉珍住在六家渡码头上。1973年3月我复员被安排在六合学校教书,当时学校校长是李玉珍,以后大队党支部器重她,安排她在大队信用社当会计。谁能料到这步路走错了,文革后很多民办老师通过各种渠道转为公办教师,到年龄后办退休,生活无忧,李玉珍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2018年10月,六合学校高中班同学聚会,邀李校长参加了。大约在2020年,李校长因病去世,我托安乡的学生前往吊唁。
    住码头上的还有李恒辉一家,李恒辉的夫人周四喜,七队周登林的妹妹。程仕贵家曾经和他们是邻居,属于十队。大约是1974年,李恒辉在安昌修防会工作期间,在六家渡码头上翻修房子。我当时在六合学校教书,学校教室漏雨也正在修理,我所在班的学生被安排在六家渡的堤下一个农户家里上课。学生课间休息,涌到堤上看老书记家里建房,我在维持学生纪律时闹了一点误会。后来老书记在县城,我们相遇,老人毫不介意,像父亲对待儿子一样亲热。李恒辉和周四喜生育了六个子女:李文斌、李桂香(女)、李美英(女)、李慧(女)和李胜利。
    掲家婆婆也驾船。掲家婆婆名叫覃金秀,和七队覃道银是姊妹,是覃士国的姑妈。她的第一个丈夫是潘玉臣,没有儿子,接一个女儿,叫潘启慧。潘启慧的父亲是安尤芝子湖的一个姓刘的地主,土改时被镇压。潘启慧读书报考安乡一中未被录取,到杨家河农中就读,后遇到一个机会,被选送长沙农业机械化学校读书,毕业分配到嘉禾县农机工作,开始开拖拉机,后任农机局副局长。潘玉宏去世,覃金秀改嫁掲斌臣,从此覃金秀被人称呼为“掲家婆婆”,他们又接了一个儿子,叫陈本福,打铁的,生育有三个女儿。


摆渡.jpg
摆渡

    住码头上驾船的还有卜珍英,她和卜功银是自己屋里,并且同辈,她的母亲人称卜家三娭。卜珍英有一个亲叔叔叫卜宗怀,住在原六合大队11队,划到西李家去了。卜珍英的爱人是安乡一中的教工黄忠纯,我们学生也喊他“黄老师”,有三个孩子,大女儿黄和平,二女儿卜小平,最小的是儿子,叫卜金辉。“文革”后,黄忠纯调安乡剧院,退休。
    住在码头上的还有卜宗汉(1924—1999),夫人刘士梅(1924—2012),是曾在六合大队任过支部书记的卜功银的父母。卜功银的父亲仅比我父亲年轻一岁,父亲七十岁时,我回老家常对我说,自己没有用,一身病,走路都恨不得要人扶,卜家大嗲身体不错,还包了家里的米打,挑一担谷很轻松。卜宗汉的夫人刘士梅和原11队的刘士权、刘士贵是姊妹。
卜宗汉、刘士梅夫妇.jpg
卜宗汉(1924—1999)、刘士梅(1924—2012)夫妇

    何德华(1893—1976)、何谭氏(1898——1981)也是码头上的老人,我和大家一样对他们都不熟悉,但说到他们的儿子何炳炎(1921—2007)、何炳辉兄弟大家就知道了。何炳炎年轻的时候,还曾唱过花鼓戏。他有打推子的技术。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打米机才普遍,以前靠推子给稻谷去壳。推子,类似磨子,都是靠两扇磨盘挤压,磨子是碾压成粉。磨子用石头雕刻,而推子制作工序复杂,磨盘是用黏土筑成后还要装齿。何炳炎就是“打推子”的。我岳母在世时经常说她很感谢“何师傅”,他到湖北江陵打推子,牵线同样是给人作童养媳分别几十年的姐姐相认,从此相互来往。何炳辉曾经给大队看鸭子。何炳炎的夫人是陈冬秀(1924—2011),有子女五个:哲文、哲武、顺兰(女)、哲刚、哲强;何炳辉的夫人彭春秀(1943—2023),有子女四个:翠兰(女)、建兵、军兰(女)、何明。

何德华夫妇.png
何德华(1893—1976)、何谭氏(1898——1981)夫妇

    住在码头上的还有万氏家族,码头南端有万家洲,紧靠朱家洲,是他们的聚住地。万氏家族有六弟兄和一个女儿:老大万凤林(万学钧),有儿子万久明、万超海;老二早故;老三万丹林(万学贵),有儿子万超群、万超南;老四万书林(万学钾),有儿子万超登、万新国、万超礼;老五万墨林(万学铨),有儿子万超宏、万超勋、万超凯、万超伟。老六万茂林(万学铭),有儿子万超苗。万茂林(1923—1953)后面还有一个妹妹叫万学成。万墨林,人称“万家五嗲”,有经营头脑,长子万超宏也一直在商业上如手联社、供销社、乡镇企业局打斗,受他们影响,差不多举家经商。

153448ebpzmy31vu25y2jy.jpg
万茂林的儿子万超苗(1946—)


    住在码头上的还有彭斯煜,彭家幺婆婆的儿子。我在西李家完小读书时上学、放学走他家门前经过。我听大人说,我们是亲戚,感觉很亲切。彭斯煜和我的姑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他被过继出去了。最近研究彭氏家族我搞清楚了:彭景峰有四个儿子:运海、运坤、运松、运柏。运坤有三个儿子斯炎、斯炳、斯煜。运柏是景锋的最小的儿子,运坤将儿子斯过继给他。我读完小时,运柏的夫人还在,我们喊她幺婆婆。彭斯煜好像是在码头上杀猪。彭斯煜和前妻的儿子叫彭逢鑫,当过兵,转业到津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夫妻闹矛盾去世。彭斯煜的第二任妻子尹淑珍,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彭元香,在北京发展。尹淑珍是宁乡人,学大寨时慕名安乡流浪而来的,今年九十多岁了,尙健在。嫁给彭斯煜不久,有一次大队开会,大家欢迎她唱老家民歌,她大大方方唱了,异乡风味,很有意思,我至今还有印象。
    住在码头上的还有姓戴的人家,待考。解放初期,乡里人打赌,谁要是输了,赌注就是“拱码头上范四婆婆的胯”,“范四婆婆”因为矮,并且很有名气,是谁,不得而知?

175616dzgx5y3udzd5bvug.jpg
笔者的岳母卢秋秀(1924—1989)

    1978年,六家渡大桥通车,渡船已经成为过去,码头热闹起来,像“小镇”发展,桥东引桥,南北两侧建起了砖瓦楼房。最早,大约1985年前后第一批建房的有陈清汉、刘春山、易正东、陈本福、杨协和、程厚汉、严国清、马吉宏等。陈清汉、刘春山修建的都是上下三间的两层楼房。刘春山的楼房发生了两次不幸事故:1989年春,楼房通楼顶的楼梯还没有安装护栏,岳母卢秋秀(1924—1989)挑一担腌菜到楼顶去晒,不慎摔下来了,当场去世;1994年8月,舅佬邓学明(1953——1994),聋哑人,夜间被歹徒杀害。
    2016年,新的六家渡大桥通车,原来的六家渡码头逐渐冷清了。但新修的荆八线公路走这里经过,这里还有几个工厂在生产,加之两桥之间距离只有两华里,不太远,六家渡码头将会有新的发展,不会荒废。

邓学明(1953—1994).jpg
邓学明(1953——1994)

【标题题字:徐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18 16: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新的六家渡大桥通车,原来的六家渡码头逐渐冷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18 18: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图文并茂的佳作,欣赏学习,为永志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18 18:4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古道今,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1:56 , Processed in 0.0368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