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47|回复: 23

终于看到人工天河红旗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 10: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3-8-1 11:41 编辑

     终于看到人工天河红旗渠


    早年被联合国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似人工天河其工程浩大、难度之难,确实太不简单、太震撼人了!今年的5月9日,我终于看到这红旗渠

微信图片_20230801093402.jpg
    这天上午9点多,赴河南安阳市红旗渠的我们,到了过去的林县,即今林州市的红旗渠风景区。经过走豪华螺旋通道往上,再迈陡而宽的上百个大台阶后,一个个就气喘吁吁地上到了高高的太行山半腰。然后,我们左转,沿着宽敞平坦的台渠人行道,欣赏着6米多宽渠道内欢畅流淌的渠水,在前去100多米后,终于在人们蜂拥拍照的前方,看到了那5米多高、6米多宽的青年洞洞口!

微信图片_20230801093401.jpg
    大概这是久盼的高光时刻吧,此时我啊,心都快要跳出胸膛了!因为,在盼了53个年头后,终于在今天,实打实地看到了眼前这人工天河红旗渠啦!
    要知道,此前早上6点半,辞别郭亮景区附近的阿川酒店后,乘坐旅游大巴的我们,迎着冉冉升起的一轮朝阳,驰骋在了林州市地段,直往红旗渠奔来。即将来到盼望着的红旗渠了,真是“其喜洋洋者矣!当时只见,前方天际的艳阳,好像对着我们,放射出了温暖温馨的光芒!

微信图片_20230727170147.jpg
       要知道,53年前的1970年那年底最后的两天,正在石门县城背后山上参与枝柳铁路会战、来自桃花源附近的一万五千青年民工,此时轮流进到石门县电影院,看那个把小时的中央新闻纪录片红旗渠呢。之后,一个个被深深感动的民工,在继续抢修战备铁路石门火车站的战斗中,更是群情激昂。大家战严寒、化冰雪、挑大担,你追我赶,浑身焕发出使不完的劲。我这之后,不仅脑海里时时幻化出《红旗渠》中那些战天斗地的感人情景,尤其是那些腰系粗索、手持棍棒,在悬崖峭壁间,正为撬掉崖上松动的块石而荡来荡去的身影。还有腰缠绳索,定位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铁姑娘们双手掌着钢钎,男青年们挥舞着八磅大锤,正舍生忘死地配合着打炮眼,之后又分散着点火、搞爆破。就因为崇敬这些修筑人工天河的英雄们,还想一睹上世纪六十年代十年由他们建成的这红旗渠工程的雄姿,当时20岁刚出头的自己,就昼思夜想,盼望着有一天,能有机会实地看看这人工天河红旗渠呢!
微信图片_20230727165936.jpg
微信图片_20230727170314.jpg
    要知道,当时我团各营指战员轮流观看《红旗渠》时,作为团部办公室在电影院组织观看活动的工作人员,几次重复看了这部纪录片。所以,对这片子,自己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对红旗渠有关数据,至今记忆犹新;对片中的主题歌,还能吟唱出来呢!比如说:
    ——当年林县参加红旗渠的10万开山者,历时10年时间,终于削平山头1250座、开凿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座,终于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人工开凿出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纪录片中还说,若用这些挖砌出来的1640万立方土石,可修筑一条高1米、宽4米,北到哈尔滨、南到广州几千公里长的大道呢!你看,这该多长?!而通过修筑红旗渠这条人工天河,入山西漳河水,从而解决了全县5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彻底改变了林县千百年来缺水的历史。当时以后,不少村庄变成了江南水乡。从1万亩水浇地扩大到60万亩。过去的荒滩一下变成了果园,县里的工业也因此发展起来了。农业呢,自此年年丰收。红旗渠建成后,还被周总理评价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至于红旗渠被联合国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则是1974年《红旗渠》纪录片在联大播映后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230801102838.jpg
微信图片_20230801102838_1.jpg
    ——当年红旗渠震撼人心的修筑场景,实在是太多太感人了!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念念不忘纪录片《红旗渠》中的主题歌。这便是:《誓把山河重安排》!这歌唱道:“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大寨田。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

微信图片_20230801095230.jpg
微信图片_20230801095314.jpg
    看到眼前的青年洞后,情不可抑的自己,除了在此照相留影,想永远铭记这一永世难忘的时刻外,我还与老伴一起,折转身来,在青年洞正前方一公里长的渠道上,徜徉起来了。

微信图片_20230801095442.jpg
我们一边看渠道里欢快奔腾着的清泉流水,一边或瞧着这渠道上下左右的悬崖峭壁是那么地刀劈陡峭,或欣赏崖陡壁上倔强生长的大小树木。这些挂壁的绿树,把根深深地扎进了看不见缝隙山岩中,又这么青枝绿叶地在悬崖壁上守望,一年365天地抗击着天干日晒、雷霆雨暴、风霜严寒等的万般挑战,真似“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它们的生命力,实在顽强、不简单!看到岩壁上悬着生长的青枝绿叶,正坚生长,而且枝繁叶茂,这就让人油然记起,茅盾1941年写的《白杨礼赞》、陶铸1959年发在《人民日报》上的《松树的风格》,这脍炙人口的散文,一篇礼赞当年抗日军民面对强敌的顽强抗争精神,一篇赞颂松树一样风格的人民的无私奉献品格,由此我感悟起来,这"十万大军战太行"的人们,建造出了眼前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桥,不正是他们不甘缺水与贫穷的苦命,奋起改造河山获新生的今天的真实写照么?同时他们孕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还对后来全国各地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等的,无不产生了极大的推动效应。

微信图片_20230727170047.jpg
    从青年渠参观下山后,我们又乘车几十公里,来到了名为“红旗渠纪念馆”的地方
    在这里,我不仅进一步感受到修建人工天河的浩大与艰难,而且认识到成就红旗渠精神的弥足珍贵。因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这里,我注重看了这样三处地方:   
    一是纪念馆环境设施。在这大约2万平米的场地上,有红旗渠的几个分水闸、红旗渠精神纪念碑、红旗渠的纪念场馆,还有有关的雕塑,以及《红旗渠全景图》等。

微信图片_20230801094934.jpg
微信图片_20230801095052.jpg
微信图片_20230801095124.jpg
    二是红旗渠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红旗渠当年修筑过程中珍贵的系列历史照片、实物展示,还有醒目的图文说明,等等。这因此让人直观地感觉到,在那温饱困难、人畜饮水奇缺、无任何机械设备的年代,林县人民建造红旗渠“难于上青天”的苦情苦境;更有修筑大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奋斗意志及毅力,因而林县这里,创造出了“天生一个仙人洞”的伟大奇迹

微信图片_20230727152401.jpg
微信图片_20230801102839.jpg
    三是拍摄了《红旗渠全景图》。在进纪念馆之前,我看到右边长而高的一面墙上,绘制着《红旗渠全景图》我慢慢看后,觉其画得十分清晰、感人。通过绘制这些工程,贯穿了全线,成为红旗渠上重要的坐标符号。后发觉,这是来自著名画家罗奇先生之手,并且是为纪念红旗渠通水50周年而作的,惟妙惟肖,传神极了。于是,我赶紧退后几步,举起手机,连续着横拍了十多张,将其全部照了下来。再随后又品画,我才品味出了新的味道。

微信图片_20230801101645.jpg
    原来,从全景图中,我获知,红旗渠上,有这十大著名工程!它们依次是:渠首拦河坝、青年洞、空心坝、南谷洞渡槽、总干渠分水闸、桃园渡桥、红英汇流、夺丰渡槽、曙光洞、曙光渡槽。

微信图片_20230801101718.jpg
微信图片_20230801101747.jpg
    从红旗渠纪念馆出来,我们到附近的铂丰大厦酒店餐后,便于下午1点11分,登车往南阳,看刘关张桃园结义兄弟三顾茅庐的地方去!在车行600公里的路上,晚上9点多到达南阳市宛城住宿地前,我的脑海里,一直回忆着林县人工天河红旗渠看到的历历情景。还有就是,我那浮想联翩的脑子里,还浮现出了电视剧《红旗渠》的感人画面。这是2021年下半年央视播出的节目。这部31集的电视剧,恰到好处地演绎出,当年林县人民为了改变世代缺水的严峻现状,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从太行山腰修建红旗渠,最终实现剧中主题歌所歌唱的美丽画卷。这就是,“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大寨田。

微信图片_20230801093518.jpg
    终于看到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情景,实在让人喜出望外。而实地看到这不凡的红旗渠,确实让人感慨不尽了。
    我觉得,在当年困难重重的境地,能修筑出这闻名于海内外的红旗渠,实在是,风景这边独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1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仅脑海里时时幻化出《红旗渠》中那些战天斗地的感人情景,尤其是那些腰系粗索、手持棍棒,在悬崖峭壁间,正为撬掉崖上松动的块石而荡来荡去的身影。还有腰缠绳索,定位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铁姑娘们双手掌着钢钎,男青年们挥舞着八磅大锤,正舍生忘死地配合着打炮眼,之后又分散着点火、搞爆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10: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林县参加红旗渠的10万开山者,历时10年时间,终于削平山头1250座、开凿隧洞211个、架设渡槽152座,终于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人工开凿出了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 1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誓把山河重安排》!这歌唱道:“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大寨田。自力更生创奇迹,高举红旗永向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 04: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老师精品佳作,为您点赞!顺祝夏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06: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3-8-2 04:57
拜读学习老师精品佳作,为您点赞!顺祝夏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 08: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61642238-B70C-4049-9EFB-4E476F60516B.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2 08: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 06:1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战胜自然的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3 06: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3-8-3 06:15
人类战胜自然的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1:07 , Processed in 0.0413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