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21|回复: 5

白鹿古寺,我倾听着你穿越时光走来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31 19:3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竹风 于 2023-8-3 04:07 编辑

IMG_7683.jpeg

文/顾群惠
图/顾群惠
   
       一座古寺,就是一本古书,把曾经的风雨烟云不动声色的嵌入字里行间,在临风开卷的时候,让身处其间的人们浑然感受着历史的瞬间,从时间的皱褶里,去品读倾听过往的沧桑和辉煌。于是,我走进了武陵花山之巅的白鹿古寺,白鹿古寺亦从历史中走来…

       白鹿古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原址位于梁山(又称阳山、太阳山)。古时梁山山峰险峻,沅水滔滔,林木葱茏,遮天蔽日,是佛家的第五十三福地。

       公元454—456年南朝孝武帝时,赐高僧妙音住持梁山。梁山有鹿苑,妙音和尚训一白鹿为自己的坐骑,世号“白鹿禅师”。白鹿禅师日间劳作,夜晚或坐禅,或说法,点化众多门生。农闲时,常乘白鹿外去布施、讲经,其禅风影响中外古今。所建寺院匾额为“观音寺”,俗称白鹿寺。

       公元724—755年唐天宝时,友凌和尚奉诏居持梁山,并将“观音寺”额改为“寿光寺”。传说,有一日,一梵僧到来,自称从遥远的西竺国闻白鹿传奇而来参拜,友凌告之,白鹿已亡,在山西边建“白鹿塔”安之。梵僧来到塔前,命开塔瞻仰。数十人都打不开塔,梵僧只好自己持九环锡仗,轻轻一叩,塔随仗而裂,但见眼前金光闪闪,塔内满钵金锁连环骨,梵僧横九环锡仗,担起金锁连环骨,飘然而去。友凌见状,感到惊骇,望着远去的梵僧道:白鹿禅师啊,您号妙音,不就是观音寺吗?而我却将您所建的观音寺改了名,所以您化作梵僧惩示我了。于是,友凌上奏朝廷,将寿光寺复名观音寺,山民们因怀念白鹿禅师,故仍称观音寺为白鹿寺,清朝时,朝廷正式更名为白鹿寺。

       听不完的皇家与佛家的传说,读不完的佛门与红尘你来我往的故事,真实的,虚幻的,传说的,神化的,发生的,口传心授的,给白鹿古寺涂上了一层又一层的色彩。

       与其说白鹿古寺是皇家命名的享誉东南亚地区的佛教祖庭,到不如说白鹿古寺是高僧倍出,佛堂墨香的诗和远方。晚唐五代时期,朝廷赐曹洞宗高僧梁山缘观居持梁山,他自称“梁山好汉”,常以诗度人,一句“益阳水急鱼行涩,白鹿松高鸟泊难”的偈诗,向弟子阐明了梁山佛门教规戒律的高峻。所赋“梁山一曲歌,格外人难和,十载访知音,未尚逢一个”的偈诗,揭示了佛家修行人必须讲究“正知、正见、正觉、正行”的宗法,提出了对宗法传承人的严格要求。

       之后,名僧岩与善冀、应圆、师远、石溪等禅师先后云游梁山,他们赋诗传法,笔惊风雨;作画参禅,墨撼四海,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千古名诗名画。

       以诗、画、禅著称的师远禅师,既精于禅理,又善作诗画。他以生活中一个平凡牧牛人的“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忘牛存人、人牛俱忘、返本归源、入廛垂手”十幅诗画,通俗的教会了人们修行的秩序和悟道的方法。他用《十牛图颂并序》的经典,点化人们驯服“心牛”,从而达到“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不用神仙真秘决,直教枯木放花开”的静观万物枯荣流转,不为外境所动的禅意境界。师远禅师提出的“寻牛觅心、归家稳坐、红炉熔雪、超然物外、圣境度人”的禅学理论在本土及韩国、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佛门弟子、文人墨客、学者等纷纷慕名而至,香火旺盛。

       然斗转星移,岁月流失,昔日祖庭经历千年风雨侵蚀和战火烽烟的摧残而人去寺空,遗址仅存残垣断壁,抗战时期曾一度作为常德女子中学校舍,“文革”期间寺毁,香火绝迹,腊梅尚存。

       数十年后,或许是盛世福光的普照,或许是故土情结的感召,2008—2013年,武陵僧人能盛法师受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高僧之托,率十方善信和社会贤达,选址于梁山山系的花山,重建了白鹿古寺。新落成的古寺占地19.97亩,耗资达4000多万元。依山而踞的寺院建筑群中轴对称,高低有序,层次分明;中式风格的大殿红墙飞檐,雕梁画栋,高耸入云。巍峨的古寺与流经山脚的柳叶湖水交相辉映,一幅“佛光山色”的诗意禅境图蓦然入眼:“古朴山寺白云蒸,如来小住现金身;飞檐重钓前朝月,碧水流音不染尘”。

IMG_7682.jpeg

        如今的白鹿古寺一  进为 山门,山门东墙面绘紫竹图,题有“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辉与蝶”诗句。西墙面为白鹿寺全景图作背景的缘起(简介)。山门字画的寓意即:进入山门,到达净地,必得佛佑,免除烦脑,一生平安。

       山门后座为天王殿,四大天王中间供奉坐高为2米的弥勒佛像,其形态袒胸露腹,箕踞而坐,笑口常开。寺院住持能盛法师常以弥勒佛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实相点化学人。中国弥勒佛信仰从南北朝开始,是民间百姓最喜欢的“佩身佛”,是白鹿寺里游客朝山的“第一佛”。

       穿过山门,二进为气势恢弘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匾额四字系拓赵朴初先生笔书。“大雄”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宽大朱红的供台上,供奉着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其右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边是极乐净土世界的阿弥陀佛,佛史称“横三世佛”。这三尊大佛高5.8米,樟木雕塑,金铂贴饰,流光溢彩,芳香扑鼻。  

IMG_7722.jpeg

        说佛像,就必须提到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王朝的帝王,那就是唐朝女皇武则天,她精通佛学,熟读《金刚经》,她把佛学中的智慧、哲理助于治国,天下太平。她下诏颁旨,大修庙宇,塑造佛像,工匠们便把她的美貌、风度、气质等东方帝王元素融入到佛像中,这就有了当今世界各大寺院我们所看到的“眉目清秀”、“容貌姣好”、“睿智儒雅”、“庄严肃穆”的汉化佛像,世界佛法也就此由抽象念佛法逐步走向了中国化的实像念佛法。

       大雄宝殿两厢为十八罗汉,高丈许,以自在示人,形态各异。后殿为韦驮菩萨,七尺之躯,以驱邪示人,威武雄壮。后殿两侧,是文殊和普贤两菩萨,各乘狮象,以文理示人,形态儒雅。民间信众非常喜欢大雄宝殿的佛菩萨圣像,每年的释迦牟尼佛的“佛诞节”、“成道节”及众佛众菩萨的诞生、成道日的佛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梵音绕梁,香火不断。

       走出大雄宝殿,拾阶而上为一草坪,栽植树木花丛,鸟语花香。过石道,迎面为三圣殿。横额“三圣殿”三个金字系南岳高僧惟正大和尚笔书。         

        三圣殿是白鹿古寺的第二大建筑,净土宗的主道场,气场神圣庄严。通透明亮的大殿正坛,供奉三尊高4.5米、脚踩莲台的立式佛菩萨,中间一尊为阿弥陀佛,左手持莲华,右手下垂掌心向前,表示接引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佛国。其右边一尊为观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柳枝,表示向人间施洒甘露,救度众生。佛陀左边一尊为大势至菩萨,双手持荷莲,表示护持阿弥陀佛共同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三尊立式佛菩萨佛史称“西方三圣”。

        三圣殿供坛左右两厢殿壁和后殿是万尊贴金观音,金碧辉煌,香客供奉,表示祈愿子孙吉祥延绵。

       迈过三圣殿后殿门槛,扶石雕护栏,下石阶数蹬,即可到达方丈楼。方丈楼与三圣殿平行,上下二层楼结构。第一层正门进,设说法堂,为方丈解经说法之处。说法堂供奉坐高1.6米的毗卢遮那佛,手结玉执,跏趺而坐,表示光明普照,也表示崇拜此佛,可获正果,且形象庄严儒雅,给人以崇敬之感。毗卢遮那佛右侍甘斩菩萨,其左右手均持长检,表示严格执法,谁破戒违法,要遭到长检挨打。

        方丈楼第二层正厅设五佛殿,供台上依次供奉刚刚出生的释迦牟尼、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药师佛、弥勒佛。“五佛”象征佛恩浩荡,法喜临门。与民间的福、禄、寿、喜、康“五福”临门谐音,信众百姓每逢喜事便来五佛殿上香还愿,以感佛恩。五佛殿也是方丈说法的场所。

       五佛殿有两个侧门,一门为楼道进去口,一门通往知客室,经知客室方可进入方丈室。方丈室面积一丈见方,不可大,不可小,故称方丈室,为方丈住房,窗明几净。

       有位高僧说,中国的佛教庙宇,是天宫遗落的圣殿,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民间文化遗产的宝库,我想白鹿古寺也应是如此。

       白鹿古寺的木雕、根雕、石雕、玉雕、刺绣等艺术品可谓民间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产。寺院拥有的上万多尊大小佛像均采用赤楠、樟木、檀木、红豆杉等木材雕琢,才质芳香,金铂贴饰,天然防腐。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药师殿、天王殿、念佛堂,讲经堂的香案、门窗、栋梁等分别雕刻有“禅师乘鹿”、“达摩斗狮”、“五祖传钵”、“罗汉降龙”、“五佛临门”、“布袋传宗”、“文墨习笔”、“佛草生辉”、“荷莲出水”、“喜雀看梅”等具有“桃源工”特征的图案。桃源工形成于唐朝时期,是专门为宫廷皇室及官府打造雕琢器物的工匠。目触出自于桃源工之手的佛身熔金之美,佛相眉目清秀之美,禅师庄严睿智之美,菩萨慈善相好之美,奔鹿栩栩如生之美,文墨袅袅生香之美,荷花一尘不染之美和出之湘女之手的经、幡、幢绣品的指尖传奇之美,我就会问自己,这世上民间怎么会有这样巧夺天功的艺术品?

       白鹿古寺,你穿越时光走来,虽说是年轻了,然你渊源流长的文化底蕴却是更深远了。

      白鹿古寺,一座享誉东南亚地区的古寺;一座被例入湖南省重点寺院的古寺;一座蕴藏深厚历史文化的古寺;一座被评为全市和谐寺院来了再想来的古寺。来吧,来古寺看看吧!

IMG_7716.jpeg

IMG_7715.jpeg

IMG_7714.jpeg

IMG_7719.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31 21:3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寺需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31 21:3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2 09:5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如身临其境,欣赏点赞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7 16:5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必须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8 09: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454—456年南朝孝武帝时,赐高僧妙音住持梁山。梁山有鹿苑,妙音和尚训一白鹿为自己的坐骑,世号“白鹿禅师”。白鹿禅师日间劳作,夜晚或坐禅,或说法,点化众多门生。农闲时,常乘白鹿外去布施、讲经,其禅风影响中外古今。所建寺院匾额为“观音寺”,俗称白鹿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3:04 , Processed in 0.0393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