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42|回复: 0

安乡重建范仲淹读书台古文资料选译(七): 重修读书台记(续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3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8-3 19:46 编辑

安乡重建范仲淹读书台古文资料选译(七)
重修读书台记(续二)

180828w55661e9q52i5n99.jpg
常德名人研究会会长周国忠率《安乡名人》
编辑部成员参观范仲淹读书台遗址

【原文】
    登斯台者,景仰前徽(1),追寻逸轨(2)。看湖光草色,同探学海渊源。想画粥断虀(3),省识(4)儒家风味。立禹皋于廊庙(5),壮志须酬;老稷(6) 契于江湖,初心莫负(7)。才储将相,声名可并一韩(8);理悟中庸,识解独超千古。开薪传于闽洛(9),漫云长白为名山;授笔伏于春秋,岂让狄青(10)称弟子。至若名儒纯吏潘金峰(11)之雅范堪亲,金马玉堂(12);张洞庭之清芬可挹(13),则又乡先生(14)之特出,而手泽(15)犹存。都人士(16)所宜师, 而瓣香(17)更近者矣。

【注释】
(1)前徽:前人美好的德行。 南朝 宋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钦若皇姑,允迪前徽。”
(2) 逸轨(yì guǐ):高洁的轨范。晋潘岳《秋兴赋》:“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
(3)画粥断齑(huà zhōu duàn jī):也作划粥断齑,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分开捣碎的腌菜和凝结的粥,按定量来吃,形容贫苦力学。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
(4)省识:犹认识。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弟子出遗像,乃一老僧。使今见其人,亦不復省识矣。”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后指代朝廷。
(5)禹皋:夏禹与皋陶,远古时代部落领袖。禹是治水英雄,皋陶是舜的臣子。均被后世奉为神,受祭祀。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后指代朝廷。
(6)老稷:老庄与稷下学派并称。老子庄子学说皆以论说自然之道为主旨,崇尚自然无为,主张人事应以自然法则为本,做到无为无欲、虚静不争, 眨斥世俗的知识和道德规范。稷下之学,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士思想的总称。下学士中“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者颇多,使发展改造了的道家思想居于下之学的主导地位,故“老稷”并称。
(7)初心莫负:做某件事的最初的初衷、最初的原因不能忘记辜负。
(8)声名可并一韩:宋韩玉《临终诗》有“天下无双士,军中有一韩”;另,明戚继光诗有:“声名天下无双士,保障军中有一韩。”韩琦和范仲淹在西北边关联手,震慑敌军。
9)此句意为闽、洛是来熹、二程的故里,是程朱理学开薪传的地方;而下句的长白山,也因范仲俺在那里读书而闻名。薪传,即薪尽火传。《庄子 ·养 生主》:“指穷于为薪,而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指”,为“脂”的假借字。 言脂膏有穷而火传延无尽,本为壁喻人的形体有尽,而精神不灭。后来也比喻学问技艺世代相传。
(10)狄青(1008—1057):宋汾州西河人,字汉臣。为延州指使时,勇而善谋,得到范仲淹的赏识,教以兵法,青因折节读书,成为名将,官至枢密使。 狄青以士兵而为大将,著威名,但不为文臣所喜,罢为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出判陈州。
(11)潘金峰:即潘相(1713-1790),字润章,号经峰,请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官昆阳知州。任职国子监时,著有《琉球入学见闻录》。另有《矕文书屋集略》。
(12)金马玉堂: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金马玉堂,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出自汉·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13)张洞庭:清湖南安乡人,字雪书。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检讨,进中允。曾主江南乡试,提督广东学政。致士归里,居林下二十余年,修学宫,修家庙,造御书楼。卒年七十余。有《后乐堂宦稿》、《洞庭文集》。“清芬可挹”是指可以学习别人高洁的德行“清芬”是清香,多喻指高洁的德行。“挹”是指可以采取采撷(14)乡先生:为古时尊称辞官居乡或在乡教学的老人。《仪礼.士冠礼》:“奠挚见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汉.郑玄.注:“乡先生,乡中老人,为乡大夫致仕者。”乡先生,指居林下二十余年的张明先。(15)手泽:先辈存迹。
(16)都人士:指居于京师有士行的人。另,为《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或亦指咏某贵家女出嫁于周之诗。首章二句为:“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⑷,出言有章”都,城也,疑指镐京。意译:“当日京都的人士,穿着狐裘毛色黄。他们仪容没改变,说话出口就成章。”
(17)瓣香:佛教语。犹言一瓣香。参见“一瓣香”。 师承;敬仰;或喻崇敬的心意。


拜谒范仲淹2.jpg
2021年,参加《安乡名人》组稿会议后,
周国忠(右)和应国斌在书院洲范仲淹塑像前留影。



【译文】
    登上读书台,钦佩敬仰前贤美好的德行,追寻他们高洁的轨范。看湖光草色,同探学海渊源。想画粥断虀,认识领悟儒家风味。立大禹和皋陶神像于太庙,壮志须酬;老、稷学说相忘于江湖,初心莫负。才储将相,范公声名可与韩韩琦媲美;理悟中庸,认识独超千古。理学薪火渊源于闽洛,且不要说范公读书的长白山将成为名山;读书传授兵法,狄青面称弟子。至于名儒纯吏潘金峰脱俗的风度,高尚的品格,受范仲淹的影响就不言而喻,所以同登金马玉堂;张洞庭明先高洁的德行值得人们学习,是特出的“乡老先生”,而手泽犹存。乡绅士庶都奉之为老师,用一瓣香表达心中的虔诚。

【原文】
    邦彦识疏鼮鼠(1),辨误蟛蜞(2)。故纸徒事于蝇钻(3),秘书未窥夫虎观(4)。材惭樗栎(3),幸蒙大匠之搜罗;乘愧驽骀(4),谬遇孙阳之赏识(5)。抠衣(6),随鲁国之诸生;滥竽(7),奏齐庭之薄技。不逢元晦,石鼓无声(8);倘遇阳明(9),尊经可记。所冀高台特峙,并鹅湖洞庭以千秋,遗泽孔长,随澧水安流,而万古云耳,是为记。

【注释】
(1)识疏:才学疏浅。鼮(tíng)鼠:文采如豹的老鼠。 郭璞:“ 汉武帝时得此鼠,孝廉郎终军知之,赐绢百匹。” 宋王楙 《野客丛书·豹文鼮鼠》:“考前汉诸书,不闻终军有此事。读后汉《窦攸家传》:‘ 光武宴百僚于云台 ,得豹文之鼠,问群臣,莫知之。惟竇攸曰:“此鼮鼠也。”诏问所出,曰:“见《尔雅》。”验之果然。解辨鼮鼠,被认为识多见广。
(2) 蟛蜞(péng qí):淡水产小型蟹类。《晋书·蔡谟传》:“让初渡江,见蟛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螯。’令烹之,既食,吐下委顿,方知非蟹。”
(3)故纸徒事于蝇钻:佛教有蝇钻故纸故事。宋代和尚古灵赞禅师在百丈怀海师处回原来剃度的庙里,感谢本禅师。一天,本师坐在窗前看经,这时恰好有一只蜂子,在不断地撞击着窗纸,想飞出室外。神赞禅师看了这一幕,含沙射影地说道:“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说完,便念了一首偈子:“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4)虎观:即白虎观,汉宫观名。在未央宫中。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会学者于此,讲五经同异,成《白虎通德论》书。
(3) 樗栎(chū lì):樗和栎指两种树名,古人认为这两种树的质地都不好,不能成材。后因以“樗栎”喻才能低下。用亦为自谦之辞。《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人世间》:“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观者如市,匠石不顾,遂行不辍。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
(4) 驽骀(nú tái):驽和骀,都是劣马。唐·李群玉《骢马》诗:青刍与白水,空笑驽骀肥。
(5) 孙阳:古代善相马的人,又称伯乐。
(6) 抠(kōu)衣:意思为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礼记.曲礼上》:“毋践履、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7) 滥竽: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而占据一定的职位,以劣充优。见《韩非子·内储》:“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8) 元晦:即宋理学家朱熹。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潇湘街道湘江北路,地处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明徐霞客赞誉称“石鼓书院兼具滕王阁、黄鹤楼名胜之优越”;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誉。
(9) 阳明:即明代理学家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
【译文】
  邦彦才疏识浅,不认得文采如豹的老鼠,更会误将蟛蜞当成蟹。蚊蝇不走空门徒劳的想钻故纸堆出去,老庄不知道白虎观独尊儒术的会议。惭愧樗树和栎树不是有用之材,庆幸有能工巧匠四处搜罗;愧乘驽、骀劣马,错误地遇到伯乐孙阳的赏识。提起衣服前襟,跟随在鲁国诸生后面;充数的滥竽,薄技献奏齐庭。如果不逢元晦先生,石鼓无声;倘若遇到王阳明,尊经事迹可记。所希冀的高台独特峙立,连同鹅湖、洞庭千秋万代,遗泽孔长;随澧水安流,而万古千秋!       
是为记。
(全文完)


191449jtrqq300q0qq57mm.jpg
古灵神赞,神赞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姓氏不详,
出家后从本州大中寺受业,后行脚参礼百丈禅师,得以开悟见性。
开悟后即回大中寺,欲点化其本师,以报剃度之恩。
一天,本师坐在窗前看经,这时恰好有一只蜂子,
在不断地撞击着窗纸,想飞出室外。神赞禅师看了这一幕,
含沙射影地说道:“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
说完,便念了一首偈子: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0:29 , Processed in 0.0384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