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90|回复: 0

安乡重建范仲淹读书台古文资料选译(十一)·文正公珠墨池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7 1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8-7 22:24 编辑

安乡重建范仲淹读书台古文资料选译(十一)
文正公珠墨池记
张 景(1)

183404ij8iggji8ikqyxog.jpg
畅谈范仲淹读书台的重建工作,献计出策。

【原文】
  鹤江之西,岿然在望(2)者文正公读书台也。台之下有池焉,广不盈丈,深不过尺,而清莹秀澈(3),隐隐分硃墨形,岂其天作地生之状乎?抑亦洗墨漱砚之所渐渍而然乎?乃黮(3)云一色,朱霞并辉,柳影横塘,蕉雨添液,白鸥矫翼(4),锦鳞漾波(5),噫嘻异哉!池之天然有如斯哉!而窃因之有感矣(5)
【注释】
(1)张景:字瑞臣,南平村人,少孤,奉母章孺人,色养不衰。列诸生,由明经拣选县丞。
(2)岿然:高高挺立。在望:远处的东西在视野以内;或谓盼望的事情即将到来。
(3)清莹秀澈(qīng yíng xiù chè):清洁光亮、秀丽澄澈。
(4)白鸥矫翼:见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意思是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
(5)鱼的美称。 南朝宋鲍照 《芙蓉赋》:“戏锦鳞而夕映,曜绣羽以晨过。”沙鸥: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 范仲淹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5)窃:私自,暗自;或谦称“自己”。
【译文】
    县河西面,高高挺立、很远就能看见的是文正公读书台。读书台下面有口池塘,广不盈丈,深不过尺,而清洁光亮、秀丽澄澈,隐隐分出硃墨形状,难道这形状是天作地生吗?也许是洗墨漱砚时慢慢积墨渍而变成现在这样的吗?于是有黮云一色,朱霞并辉,柳影横塘,蕉雨添液,白鸥矫翼,锦鳞漾波,噫嘻,真奇怪啊!池是天然形成这个形状的啊!而我私下因此而很有感想。

座谈会上.jpg
老同志、老专家李承武、熊长青先生在座谈会上。


【原文】
  我孱陵北通澧水,南连洞庭,无丹崖翠壁之环绕(1),多海市蜃楼之障翳(2)。水涸,幸坎止(3)于万井之中,而静影沈壁(4;水涨,每混淆于重湖(5)之流,而浊浪排空。古今来桑田沧海(6),其若循以环而靡定者(7),曷可胜数(8)!况隙地为池,仅一凹耳,又屡经波涛之汹涌,沙砾之渐垒乎,而何以数百年来与台长留,不至于填塞埋灭也。噫嘻,我知之矣!寒烟荒草之间,人迹罕到之区,而公托足于斯,奋志读书斯,岂非世之所谓寂寞者哉!乃当斯时也,鬼神为公拥护,禽鸟为公栖止,林泉为公响应,津渡为公呈奇,风雨为公时若(9),兰蕙为公吐秀,土壤为公层累,蛟龙为公潜没,而池有不效其灵者乎?
【注释】
(1)丹崖翠壁:色彩斑斓绚丽的崖壁。出自 元代 张野 的《水龙吟 游钱塘西山》:“丹崖翠壁,野猿幽鸟,冷泉高树。”
(2)海市蜃楼( hǎi shì shèn lóu):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出自《史记·天官书》。障翳:遮蔽,指物体表面蒙上的灰尘等物。
(3)坎止:谓遇险而止。 清李霨《舟发浦城》诗:“乘流怪浮生,坎止私愿毕。”
(4)静影沈壁:即“静影沉璧”,意思是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见·范仲淹《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5)重湖:洞庭湖的别称。湖南洞庭湖南与青草湖相通,故称。
(6)桑田沧海:意思是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出自《神仙传·麻姑》。
(7)靡定:没有确定。
(8)曷可胜数:怎么数得完,或者说数也数不完。
(9)时若:四时和顺。唐白居易 《为宰相贺雨表》:“臣闻圣明在上,刑政叶中,则天地气和,风雨时若。”
【译文】
    我孱陵北通澧水,南连洞庭,没有色彩斑斓绚丽的崖壁环绕,多的是海市蜃楼般虚幻美丽的湖景。水涸,幸亏是在万井之中遇险而止,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佩;水涨,每每汇聚于洞庭湖洪流,浊浪排空。古往今来桑田沧海,其循环往复无法确定者,如何数得清!何况这是一块很小的空地形成的池子,仅是人的耳朵外轮的一个小洞,又屡次经受波涛的汹涌冲击,沙砾的层层积累,为什么数百年来珠墨池能与读书台长留,不至于填塞埋灭呢?噫嘻,其原因我知道了啊!寒烟荒草之间,是人迹罕到之区,但是范公托足在这里,奋志读书在这里,这岂不是世人所说的世界上的寂寞者吗!但正是因为如此,鬼神为公拥护,禽鸟为公栖止,林泉为公响应,津渡为公呈现奇异,风雨为公四时和顺,兰蕙为公吐秀,土壤为公层累,蛟龙为公潜没,而珠墨池怎么会不报效其神灵呢?

座谈会上2.jpg
重建范仲淹读书台是好事,幸事!



【原文】
  且想见公当日临池洗墨时(1),绰然(2)有忠孝之念,忧乐之志,澄澈(3)于胸中,而一疵不染如止水焉(4),岂徒为玩物适情(5)之地欤?恣意文墨之境欤?此池之所以不至于填塞埋灭而长与此终古也!夫古圣贤读书之所,虽一凸一凹历久而常新者,人杰地亦灵也。然台非空峙,遗响在焉;池非空莹,手泽存焉。登公之台者,当思有以临公之池矣!作硃墨池记。
【注释】
(1)临池,指俯视溪池。东汉张芝学习书法十分勤苦,他在水池边练习写字,用池水洗笔砚,使一池的水都变黑了。后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
(2)绰然:宽裕的样子。形容非常宽裕,态度从容,不慌不忙。
(3)澄澈:清澈透明:湖水澄澈见底。
(4)止水:静止的水。《庄子·德充符》:“ 仲尼 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
(5)玩物适情”:意为愉悦中的生命体验自由。《尚书·考灵曜》有“地有四游,常动而人不知。又玩物适情之意。”大意是大地向四方游动,人虽不知,而身随、心随,便有了闲适怡情之意。“玩物适情”一词,属于物质层面上的精神提升,非一般大众百姓所能娱,实为士大夫或文人墨客闲暇娱情。故此,宋代朱熹曾曰:“游者,玩物适情之谓。”
【译文】
    想象当日范公练习书法在池边洗笔时,态度从容,就有有忠君孝亲的情感,先忧后乐的志向,清澈透明,存于胸中,而一疵不染,如同止水,哪里只是一般的玩物适情地方呢?或者任性于文墨之境?这就是此朱墨池之所以不至于填塞埋灭,而长存于今的原因!凡古圣贤读书之所,虽一凸一凹历久而常新者,是人杰地也灵。所以说,读书台岂空空耸立,遗响在焉;珠墨池不是一般空灵晶莹,前辈的遗墨、遗物特别是精神还存在。登范公读书台者,都会想象正亲临范公的珠墨池!
作硃墨池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9:51 , Processed in 0.0368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