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2|回复: 0

8、79年进攻谅山焦点之战,解放军悬崖奇袭巴外山,越军到死都没想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3 18: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军人20.jpg
    8、79年进攻谅山焦点之战,解放军悬崖奇袭巴外山,越军到死都没想到


    “收到!我们马上出发!”接到上级下达的任务后,164师491团团长这样回答。
    虽然当时天空中一直下着蒙蒙细雨,491团的战士们的衣服都被打湿,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没有任何抱怨。在这个时候要从大局考虑,如果不能及时拿下巴外山,谅山战役的打响就需要集体推迟。面对大局,战士们心里清楚孰轻孰重。
    一、气候恶劣,艰难中向巴外山进发
    491团这次的任务是攻下巴外山,作为谅山的外围高地,不攻下巴外山,大部队在进攻谅山的时候会遭到更大的阻力。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谅山战役重要性不容置疑。谅山战役中,巴外山战役是重中之重。虽然战斗规模比较小,但是对整个战争局面的胜利来说确实非常重要的。
    谅山以北,层峦起伏,丛林密布;谅山以南,稻田纵横,水网密布。这种情况对行军是极为不便的,但是这也恰恰给越军提供了负隅顽抗的机会。谅山范围有铁路、公路纵横,北到中越边境,南抵河内,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要想打进河内,切断敌人运输线,谅山是关键。从当时的整体战况来看,越北方面的兵力并不少,正规军、地方团、省队、公安屯加起来有十多万人。
    对于越北山区,战士们并不熟悉,这里山地多,又陡峭,易于防守,越军对解放军的战略也比较熟悉。这样的情况按理来说应该是相对艰难的。但在负责防守这里的越南第3师相对懈怠,这为巴外山战役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当时巴外山周围大雾弥漫,天空中时常弥漫着细雨,能见度很差。虽然条件恶劣,但是进入越南作战的部队全都斗志昂扬。当时指挥部给491团下达命令的同时还协同163师的487团和488团,55军这几个部队兵分三路,他们分别进攻扣马山、417高地和巴外山。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战略,是因为这里的地形比较特殊,面对群山环抱的地形特点,指挥部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制定了扫清外围,再发起总攻的战略。为配合军主力向谅山进攻,491团沿公路由东向西攻占扣和暮山、丹登地区后,进至302高地、探昂一线占领阵地,准备向巴外山发展进攻。
    如果从正面进攻谅山的话,只有沿着公路进攻,周围的山地丛林便成了敌人藏匿的危险区。如果越军第3师把主要兵力放在山头的话,那么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在经过公路的时候就会遭受猛烈打击。
    二、借助浓雾、地形,悬崖奇袭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64师491团接到了攻打巴外山的任务。巴外山位于谅山市东北,由10个大小不同的高地组成。在这里驻守的越军是第3师141团9营,之所以派这么少的兵力守卫谅山的东北角,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条件比较好,易守难攻,基本上只要占据高地,敌人想要打进来都是非常困难的。
    驻守在这里的越军主要分布在巴外山主峰和北侧的440高地,炮兵阵地在主峰西侧,同时越军还在阵地外围设置了大面积的雷场,这样的守备情况算得上是固若金汤了。
    巴外山位于谅山东北不远处。其东侧长形高地由四个高地组成。4号高地较高,海拔450米,呈西北、东南走向。北侧较陡,山顶草木低矮,山腰以下树林茂密,灌木丛生。该高地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是巴外山主峰东侧的天然屏障。
    但是因为有公路沿其南侧山脚通过,该高地可直接控制,所以是我军向谅山发展进攻必须夺取的一个要点。
    2月28日早上8时,491团在浓雾中发起强攻。敌人的防守比较严密,贸然进攻整个部队都会暴露在敌人的火力范围内,为了保存实力减少伤亡,491团先派一个营从东面助攻,同时另外派一小队战士秘密潜伏接近敌人前沿工事,迅速排雷。
    这样就可以提前从越军的地雷阵地上撕开一个口子,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攻下巴外山阵地。借助浓雾的天然掩护,491团的战士们很快就从地雷阵地上打开一条通道。路面打通后,战士们按照计划攀上陡壁。
    越军的岗哨虽然地势高,又险峻,但是他们到死都想不到解放军战士竟然会从悬崖峭壁下爬上来。就这样突然出现的491团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越南士兵还来不及反应,提前穿插到位的一个营也从掩体中窜出来,打得越军根本来不及应对。
    提前迂回到主峰西南侧的另一部分491团战士突然现身,一举摧毁了敌人的炮兵阵地。突如其来的进攻让越军根本来不及反应,再加上当时491团是和163师的487团、488团是一起在附近作战的,周围的越南部队也来不及支援。
    经过一天的激战,491团基本将巴外山的敌人消灭。越南的第3师141团9营也不是吃素的,不愿就这样把阵地拱手让出去,又发起多次反击。
    越军141团9营大部分被歼灭后,残余部队在巴外山以南及附近无名高地驻守,企图趁机夺回巴外山的主要阵地。但是当时巴外山阵地基本都被491团占领,战士们利用地形优势完美地化解了他们来势汹汹的多次进攻。
    全面攻打巴外山的战斗结束后,根据师部指示,491团1营留在巴外山继续驻守阵地,清剿残敌。1营营部和2连驻守巴外山东侧长形高地,1连驻守巴外山主峰东北侧,3连驻守巴外山主峰及其西侧无名高地。
    三、合理安排,清剿余敌
    剩余团主力经过简单休整后准备继续向谅山方向进发,毕竟这次作战的主要目标就是进攻谅山。但是还没等到部队开拔,3月1日凌晨,团指就改变策略,命令3连配属1连2排和1连8班前往巴外山北侧搜索残敌,1连余部接替3连在巴外山主峰的防御任务,营部率2连仍然在巴外山东侧长形高地组织防御。
    当时1连在2月28日的战斗中减员较大,除了2排和8班,战斗人员只剩下25人,加上配属的火器分队以及勤杂人员总共70人。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是因为1连除了手中的轻武器之外,还有重机枪2挺、轻机枪3挺、40火箭筒2具、60迫击炮2门,82无坐力炮1门。
    没有扫清这里的残余势力,团指不放心。毕竟作战速度比较快,敌人很有可能会在后期援军到来的时候反扑,如果到那时候再进行打算的话,敌人很可能会利用地形优势变得更加顽强。为了不拖延部队总攻谅山的整体步伐,491团决定派1连继续搜索,清剿敌人。
    1连受领任务之后,于当天8时到达巴外山主峰阵地。3连由于任务紧急已经提前撤走,连移交阵地的工作都没来得及进行。到达阵地后,1连连长立即派出警戒,掩护连队组织战斗,并带领排长、班长进行现地勘察。
    后查明,山顶有原来越军构筑的掩蔽部一个,主峰南侧和西南侧有一条断续堑壕,西南侧有一条被覆坑道,坑道口旁边有2间草房。1连连长从种种迹象判断,这么隐蔽的地方,敌人极有可能还会回来,并且从这里发动进攻。
    正南方向的越军不断向巴外山主峰打冷枪冷炮,虽然这些炮弹大多数没有爆炸,但很难确定他们不会在部队总攻的时候反扑。随后,1连连长集中主要兵力在主峰南侧,其余各处设置暗哨,这样不论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能够及时应对。
    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1连连长灵活果断,把1排15人编成2个班,配属轻、重机枪各1挺,再加火箭筒1具,负责镇守主峰南侧,抗击向主峰南侧进攻的敌人。3排7班配属轻机枪1挺、82无坐力炮1门,在主峰西侧组织防御,抗击向主峰西侧进攻之敌。
    为了尽可能地利用地形优势,还安排了2门60迫击炮在主峰北侧的凹陷处。这里是视觉盲区,有利于隐藏,向主峰南侧和西南无名高地防御前沿提供火力支持。经过简短的战斗安排后,战士们士气旺盛,迅速进入战斗准备。
    周密的安排也没有浪费,敌人在3月1日上午摸了上来,当时留守的491团1营各部都已经进入战斗准备状态。9时左右,越军趁着浓雾弥漫发起进攻,对巴外山主峰阵地进行了炮火攻击,步谈机和1排的重机枪被打坏,两名战士负伤。
    在只能听见枪声看不见敌人的情况下,1营的战士们临危不惧,在能见度仅有10米的情况下利用有利地形对敌人夹击。借助浓雾,越军第3师141团9营残敌进行了两次进攻,通通被化解。
    残敌在巴外山主峰西南和南侧无名高地以迫击炮和轻、重机枪实施长时间不间断的火力袭击,但并未对战士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当天10时左右,浓雾渐散,主峰南侧和西南侧无名高地的越军还在使用迫击炮和重机枪射击,战士们当机立断联系炮兵连对敌人实施火力袭击。遭到打击的敌人向西南方向逃窜,至此,在巴外山的战斗全部结束。
    巴外山之战,491团共击毙敌人252人。此次作战中,战士们迅速确定主要的防御方向,合理分配兵力武器,在地形不熟,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迅速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在全面战斗结束后,1营的后续守卫任务完成得也干净利落。在几个连队的相互配合下,积极主动,进展歼敌,有效地消灭了敌人的残余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6:05 , Processed in 0.0408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