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9|回复: 2

牵着牛儿走山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30 09:04: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牵着牛儿走山川

                          夏惠林

         这篇文章所讲故事的内容是英子告诉我的。开始拟的题目是“英子赶牛”,有人觉得不妥,说耕田也是赶着牛的,容易搞混;后来改做“英子放牛”,也觉得不怎么对头,因为放牛那事儿大多是小孩子干的,而且放牛比较放任,牛儿也比较自由,而英子那次的事情并不那么放任……想来想去,我忽然脑洞大开,何不弄个带点诗意的题目,让别人没话可说呢?于是便有了这个不伦不类的题目,至于有不有诗意,见仁见智,老鼠挂秤钩的事,我也不便多啰嗦。

         好啦,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英子同我一样,当年也是下乡知青,只不过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也不认识,但后来共过一段时间的事。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英子到这个生产队快两年了。这天,生产队长交给她一个任务:同几个社员一道把几头失去了劳动能力的废牛送到她家乡的外贸公司去。搁在平时,这可是个美差,队里许多人都想去的,因为第一,可以出去看看大口岸,因为那时候她家乡那个城市还是比较有名气的,被人称作“小南京”或“小上海”,本地著名作家阳桂生写的《去看天边》中的那个天边,其实就是那里;第二,可以得到几块钱的生活补助,虽然那钱并不多,也就是几餐饭钱和一晚上的住宿费,落不到自己的口袋里。

         说起她家乡的那座城市,那个时候的确不错,澧水上游各个县市(本省的,还有湖北省的个别县)的供销社,乃至公社的供销社都在那里设立了办事处,转运过往的物资,码头很是繁忙,但自从后来枝柳铁路修建,“轰隆轰隆”的火车代替了“呜呜”的轮船与“嗨嗬啰哟嗬啰”的木船,傍津建市的那个市就失去了她的优势,几乎成了一节盲肠,虽然近年来以“工业立市”的口号在希图再一次崛起,而且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恢复昔日的元气,还有待时日。不过,她的确曾经辉煌过,以后也会进一步崛起的,此乃后话,这里要说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时候,还是个很令人向往的大“码头”,有人也叫做“口岸”的。

         英子下放的那个生产队因为毗邻公社畜牧站,畜牧站占用的土地就是她们生产队的,由于这得天独厚的条件,畜牧站收购丧失了耕作能力的废牛然后送到她家乡外贸公司的事情就成了这个队正大光明的副业,别人抢都抢不去的。但这样的事情以往大多是派正劳力去做,可这次却安排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半大小孩,加上英子以及一个和英子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四个人,为什么这么安排呢?队长还是动了一下脑筋的,因为一者,英子因为响应“和贫下中农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号召,那年春节就没有回家和爸妈团聚,到此时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了,这么做显得他关心知识青年,二者,同去的几个人里,那个小孩就是他的儿子,他想叫儿子去见见世面,而英子的家是那里的,吃住就顺理成章地交由她解决了,当然,英子也乐得公费回家一趟看望爸妈,吃吃好久没有吃到的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

        一行四人上路了。从小路走,单程大约七八十华里地,生产队给定的时间是两天,报酬是每人四元五毛钱,外加两天的工分,这在当时来说,可是个美差,因为那个生产队的工值仅有一毛多点,后来有人说,原先以为赶牛是个苦差事,没想到还是个肥差。

        话虽是这么说,辛苦还是有的。

因为要赶时间,所以尽量抄近路走,于是,要么是走在弯弯窄窄的田间阡陌上,要么是爬上爬下的翻山越岭,有时候还要涉过小溪沟,虽然不是什么高山大河,更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只不过是丘陵区的小山包而已,但上坡下坡的,也还是很费劲,所以,我拟的题目《牵着牛儿走山川》还是说得过去的。而比较要命的是,那牛儿虽是“废牛”,是“无力渐艰行”的“羸牛”,但只不过是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耕田而已,它的顽皮劲儿并没有丧失,而且还很倔强,字典上那个“犟”字,上面一个强,下面就是牛,人们说某人“犟得像头牛”,看起来还是蛮有道理的。这不,几个人天刚亮吃了点东西就出发,走了不到一个钟头,那小孩牵着的那头牛,不知怎么突然挣脱了缰绳,往刚才来的方向跑去,那孩子急得直哭,边追边抹眼泪,英子她们三个女人,每个人都牵着一头牛,又不敢松了绳子去帮忙,只能在原地干着急。幸好附近几个好心的社员帮忙拦住了牛,那牛只跑了一百多米,就被他们牵回来了,几个人千恩万谢的才又继续赶路。一路上,人和牛都没得吃的,饿着肚子翻小山越丘陵涉溪沟地走哇走哇,好不容易到了澧水南岸,等着装货的渡船一来,马上就胜利在望了,可这时候又出了情况:那个女孩牵着的水牛见到水(幸好,另外三头牛是黄牛,如果都是水牛的话,她们三个人还不知会怎样),突然就挣脱缰绳往水里跑,那女孩被拖得直趔趄,又不敢放手,生怕牛跑了。另外三个人见此情景,也吓得直哭,旁边的人连忙大声呼叫,叫那女孩赶快松手,免得被拖下水去,那女孩才松掉牵着的缰绳。那牛儿下水之后就安静了,它“扑腾扑腾”着洗净了身子,又“咕噜咕噜”地喝够了水,才乖乖的在好心人的牵引下上了岸,几个人这时才松了一口气,待船一到,马上牵着它们上船过河,交到外贸公司,完成了任务,这时候,天,也全黑了。

        这天晚上,英子再一次吃到了妈妈的味道,她们几个也都跟着饱饱地吃了一顿,晚上还看了“大口岸”的景色,而且睡了个好觉。

         这一次的牵牛跋涉,在英子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多年以后的今天,她虽然早已经有了第三代,但说起当年这事,她还是记忆犹新。

(作者系津市教育局退休干部 高级教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8-30 11:2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5 10: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堪称美文,欣赏学习,为夏老师点赞!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3:18 , Processed in 0.0315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