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34|回复: 19

古代判词赏析(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4 17: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案情简要】某丁任一方郡守,时逢天灾闹饥荒,奏请朝廷赈济百姓。某丁没等皇帝诏命颁下来,便开仓放粮。朝廷知道后,着按察使以不待请命而行事对其定罪科刑。某丁不服,称系急饥民之所急,解饥民之所难。白居易收到这个案子后,做出了如下判词:
    【判词正文】临邦匡乏,情本由衷;为国救灾,美终归上。丁分条出守,求瘼居心:岁不顺成,人既忧于二鬴;公有滞积,户将饩于一钟。是输济众之诚,允叶分忧之政。然以事虽上请,恩未下流。稍违主守之文,遽见职司之举。使以未有君命,何其速欤?郡以苟利国家,专之可也。恤贫振廪,邓攸虽见免官;矫制发仓,汲黯不闻获罪。请宥自专之过,用旌共理之心。
    【赏析】白居易的判词虽属拟判,其格式都是固定的。开头两句都讲一番大道理,然后步入具体案件。
    本案是赈灾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他开宗就说,救灾济民是朝廷的本意,也是皇上的恩惠,可以名扬天下。某丁是朝廷派出来的官吏,遇到天灾后,出于关怀百姓,“忧于二鬴”,既然国库有粮,怎么就不能“饩于一钟”?他这样做,实为“是输济众之诚,允叶分忧之政”。虽然是“恩未下流”,也是救“急”,忠实履职嘛。这样的违命,也是情有可原的。当然,按察使对其追究,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紧接着,白老先生列举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晋元帝时邓攸遇“郡中大饥”,“未报,乃辄开仓救之”,遭弹劾,最后官复原职。再一个是汲黯,汉武帝时为谒者,河内失火武帝使其视之。汲黯说,“家人失火,不足忧也”,还是河南遭灾严重,“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于是“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贫民”。皇上知道后“释之”。
    由此,白居易判曰:“请宥自专之过,用旌共理之心。”



DSC07900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4 17:4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丁郡守为官一方,面对饥荒,顺应民意,奏请末准的情况下,擅自作主,开仓赈济,未予获罪。白居易的判词能从国家整体利益和判例通盘兼顾,难能可贵!体现了民生至上,共同治理国家之良苦用心。古代办案也注重事实求是和社会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4 18: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4 22: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问好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1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古代判词,"请宥自专之过,用旌共理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5 11: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古代判词,"请宥自专之过,用旌共理之心"。
每次见到谢院长乐呵呵的照片,心里就好舒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6 22: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7 23: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光新 发表于 2017-1-4 17:49
丁郡守为官一方,面对饥荒,顺应民意,奏请末准的情况下,擅自作主,开仓赈济,未予获罪。白居易的判词能从 ...

白居易曾有“兼济天下”的政治思想,还是贴近民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7 23: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7-1-4 18:54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王老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7 23: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爱玉 发表于 2017-1-5 11:20
欣赏古代判词,"请宥自专之过,用旌共理之心"。

白老先生的判决最明确具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8:42 , Processed in 0.04006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