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06|回复: 2

老家六合垸·周杏芝,原来是武汉织袜厂的女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3 16: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10-10 17:02 编辑

老家六合垸7.jpg
周杏芝,原来是武汉织袜厂的女工


周杏芝老人.jpg
张家婆婆,名叫周杏芝,
曾是武汉织袜厂的女工

    在老家,有一个邻居,我称呼她“张家婆婆”,队里的老人都知道她是解放初期从三岔河搬到六合垸的。这个“张家婆婆”,原名叫周杏芝,曾是武汉织袜厂的女工。她本是湖北天门人,其前夫人称“徐杂货”,是个“挑八根系”、摇着小鼓穿街走巷的货郎,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没有少追赶他。汤福科说徐杂货名叫徐治平。周杏芝和徐杂货是老表开亲,但后来两个人离了婚,徐杂货一个人回老家湖北天门了。那她怎么就成了张家婆婆呢?其中还有一段小“渊源”。
    张家婆婆对应的男主人叫张义主,原配名叫李怀英,二人都是澧县官垸人,就在安乡大湖口的“对河”。老家人知道李怀英原来的的丈夫姓刘,是个身有残疾的地主,张义主是他家里的长工。不料,日久生情,李怀英爱上了张义主,生下一个儿子以后,双双私奔到六合垸。后来,张义主还成了我父亲当组长的互助组的成员。但没过多久平安日子,生活起了波澜,先是李怀英的妹妹找到姐姐,我记得小时候都看到她的妹妹在一棵大树下伤心伤意痛哭的情景;不久,传出新搬来的徐杂货的老婆周杏芝“勾引”上了张义主的传言。一时打打闹闹不断,最终结果是李怀英被接回澧县,周杏芝变成了新的“张家婆婆”。其中详情,无从获知。大家生活在一个村民小组,免不了有些闲言碎语:张义主也恋恋不舍送前妻,有的人看见他哭了!有人说张义主是喜新厌旧、贪图美色,毕竟周杏芝更漂亮;也有人推测李怀英在澧县有儿子,而不得不回去。后来,生产队去澧县买牛、买母猪时,喜欢落脚李怀英家里,见到了她的家人。有人说这个儿子跟张义主几乎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没几年,在六十年代,过苦日子的时候,李怀英又只身来六合垸,大家说是旧情不忘,他和一个叫邓长生的老头结合了,两家屋场台子挨着屋场台子,竟和张义主成了邻居。但没过几年,还是散伙回澧县了。
    张义主虽然有这段婚姻闹剧,但并没影响他在村民中的形象。他一直在生产队当保管员,在群众中威信很高。我当兵前,已经是高中生了,他很喜欢和我谈国家的时事政治。1971年3月,我复员回老家,父母告诉我“张家大嗲生病了”,我提着礼物去看老人。按照乡俗,“烧茶”(即点心)给我吃。张家婆婆端着一个小碗盛着的茶食给我,睡在病床上的老人看见了,发很大的火,骂张家婆婆太吝啬,“不看这是我的什么人,比我的儿子还亲!”我回家把这个场景告诉我的父母,父亲说老人活不久了,最近对老太太不满意,老太太相中的上门女婿,张义主不看好,说她今后没好日子过!
    其实,新的张家婆婆虽然没有生育,但与张义主仍然算得恩爱,厮守了一辈子。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也冲击到张家婆婆,说她是资产阶级小姐,一辈子没下田干活。还有人说她有金银首饰,逼着她交出来,听说造反派没收了她一对金耳环。有人知道她是湖北天门人,还去湖北进行外调,了解了一些情况。而更多的人则认为,是周杏芝自己吹嘘说漏嘴惹的祸。她说自己年轻时在武汉看过“梅兰芳的戏”。造反派有人知道梅兰芳是戏剧大家,能看到他演戏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于是,周杏芝老人成为破四旧的重点对象。
    上世纪90年代,周杏芝老人张家婆婆年纪大了,经常生病。他的家境一般,我的父母有时候也接济他一点。有一次,我回家遇到老人,我好奇地问她:“您说看过梅兰芳的戏是真的吗?”老人毫不遮掩,说她是湖北天门人,年轻时被招工到武汉织袜厂当女工,有机会和工友们在武汉大剧院看戏。后来武汉沦陷,织袜厂南迁到安乡的三岔河,她就跟着厂子过来了。徐杂货是她的表哥,可能是当时得知周杏芝到了安乡后追来的。
    周杏芝老人还诉我,张家大嗲去世后,她回了一次天门,见到久别的亲人,也见到了表哥徐杂货。老人还拿出照片给我看,徐杂货还健在,因为有文化,回老家被安排教书,并且成了公办老师。徐杂货结婚成家,有子女,当时老伴已经去世,亲戚朋友还想撮合他们共同度过暮年。张家婆婆说不可能了,因为安乡有她的家和几十年朝夕相处的乡亲。“她的家”是指她和张义主建立的家,两老没有生育儿女,接养了一个女儿叫张月娥,招女婿王尤高,后来还添了两个孙子,取名张树清、张竹青。

天门西湖公园.jpg
风雨中的天门市西湖公园(2012年11月)

    武汉沦陷,具体时间是1938年10月25日,那么武汉织袜厂南迁三岔河镇应该在这个时间以前。1938年6月12日,日军攻占安庆,武汉会战开始,战争持续到10月,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0月14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决定放弃武汉,实行战略转移。10月24日,汉口市长吴国桢宣称:“我们的最高战略是以空间换取时间”“我们于人口的疏散,产业的转移,已经走得相当彻底,而且我们还掩护了后方建设”。三岔河位于藕池河的东支,航运从武汉长江可以直达三岔河,由此不难了解武汉织袜厂迁移三岔河的情况。
    我和张家婆婆相约,待时间充裕时我再详细的了解她的身世,但是岁月无情,不久,她去世了。
    又有传言说张家婆婆和徐杂货一起搬到六合垸,与一个叫汤明山的人有关。这个人是安化天宝的,在三岔河警务所当差。警务所就在织袜厂旁边,汤明山和徐杂货一家熟悉,于是结伴到了六合垸。汤明山和一个新寡的女人结合了,那女人的男人也姓汤,1960年“跑湖北潮”,举家跑湖北了。世界真小,八十年代末,他回安乡“看看”,竟然在老家虎渡河渡口遇见了我,亲热地和我打招呼。他说见了我的父亲,在我父亲家里吃午饭;也见了张家婆婆周杏芝。旧情不忘,这不得让人与村民的传言相联系了。

天门茶圣陆羽纪念馆(2012·11·22).jpg
2012 年11月22日,我在市政府修志,办公室支持我华东考察之行,从南京返回常德途中,
我作天门之行,与欧阳文辉游览西湖公园,参观茶圣陆羽纪念馆。

    时至2023年9月3日,我和张家婆婆的姨侄女儿廖灿香电话联系上了,她告诉了我一些情况:周杏芝家住湖北天门干驿镇,有三姊妹,周杏芝老大;老二是一个男孩,去世得早;老三周静云,廖灿香的母亲,因服药不当,成了哑巴。老三嫁给马湾镇姓廖的人家。徐杂货和周杏芝是同地方的人,廖灿香说他们小孩一直以姨爹相称,叫什么名字不清楚,家里大人介绍说是“志雄姨爹”(音)。他解放初从安乡回湖北后教过书,后来在一个医院做厨师,退休,应该有养老金。1982年3月,因为在此之前周杏芝回过湖北,与娘家亲戚主要是妹妹家取得联系,姨侄女廖灿香到安乡来看姨妈,经人介绍嫁给南县北河口偏垸刘姓人家。从此,张家婆婆有了娘家亲人走动。
    人生就是这样,兜兜转转,起起伏伏,终了便是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4 16: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4 18:0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stron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3:48 , Processed in 0.0363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