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43|回复: 0

儿时玩伴的名字无不藏满学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8 16: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23-9-8 16:53 编辑



儿时玩伴的名字无不藏满学问



毕承福
我们这辈人,一般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乳名,也称小名,一个书名,也称大名。乳名大都比较贱,说是贱名好养,书名要雅,因为长大了要登大雅之堂,那个名字必须文雅大气。

本来我们的父辈,基本上都是文盲,读个一两年小学的就是大知识分子了,而那样的知识分子,我们队总共才两个,你说,就凭他们的水平能取个什么雅名呢?

昨晚失眠,想起儿时的玩伴,从乳名到书名想了个遍,突然发现,他们的父母给孩子取名还是破费心机的。

首先想起的是黑那儿,是我儿时的铁杆,十五岁以前一直形影不离,不知是不是那个乳名起了作用,他的肤色比我们都要黑一些,但他力气特别大,我们那一班人,摔起跤来,没有谁胜得了他,学校运动会,他就是我们班争金夺银的主力,特别健硕有力,这也可能正是他父母的希望吧。

他的书名叫毕仁忠,为了简单,我们常常写为中国的中,直到他有一个堂弟叫毕仁义的时候,那个忠就不再随便写了,原来他们的父辈是希望他们做忠义之人。他少时从军,后定居皇城,真正保家卫国,一生与忠义密切相关。

我有一个大哥,乳名叫羊儿,十多年后,他又有了一个弟弟,我们就叫他小羊儿。羊吃百草毫无禁忌,可谓百毒不侵,一定好养。果然,兄弟二人身强力壮,老大现已年近八十,依然耳聪目明丰神迥异,老弟也已六十有三,一套太极拳出神入化,退休后不是羽毛球馆挥拍练球就是在健身房秀肌肉。

老大的书名是毕承林,小弟的名字叫毕承云,不想很平常,一想,那是要他们有凌云之志,成栋梁之才呀!当然,也希望他们林高参天接祥云,兄弟之情永相随。老大是我们本土的大秀才,一笔字不知强过多少书法名家,老弟精习厨艺,曾给江总书记主厨,颇有参天之气吧。

狗的也是我的玩伴,就是在小河门采石场与我共一根抬杠的那位。猫狗九条命,都是最好喂养的主,一生无恙,他的哥哥小名叫哑巴,一般有这个名字人的在武侠小说中都有奇功异能,我曾写过的禾场上的大力士,他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的书名,老大叫毕家年,老弟叫毕家友,含义是不是年年有余呢?现在他们两家都丰衣足食,是我们老家的名门大户,用家财万贯富甲一方毫不为过,真的应了名字中暗含的年年有余,集腋成裘积土成金的初衷。

我有一个家族姐夫,年长许多,不知他的乳名,不过也听到一上辈人叫他风狗的,那意思不仅生命强大,而且行为敏捷,有立如松行如风之意吧。他有一个堂弟乳名叫毛货,是等待雕琢的璞玉吧,兄弟二人乳名都不高雅。他们的书名呢,老兄叫王观风,老弟叫王观华,这意思不是“风华正茂”么?老大不是读书人出身,却酷爱读书,并且过目不忘,兴修水利时,上工之余,最喜欢听他讲书,那个神情和田连元有得一比。

王观华和我们是一拨的,他有特别强的动手能力,虽没有正经拜过师,但他的木工瓦工都能做得有模有样,打鱼摸虾更是超乎常人,他还要一招,徒手抓甲鱼,不论池塘有多大,水有多深,他手搭凉棚,沿池塘走几步,就能准确判断池中是否有甲鱼,一旦下水,定然手到擒来。与他抓甲鱼有得一比的是幺吧儿,乳名也很土,家境不好,常见他打一分钱的酱油泡饭吃。但是他特别有力,和人扳手腕的时候,他的手像虎口钳,捏得别人生疼。看到别人上学,他也去了,轮到他报名时,就说“我叫幺吧儿”,“要报书名。”他摇头,没有。

老师是李祖珍,我们大石桥学校的名片,她见前面报名的那位叫毕承生,就问,你和他是什么关系?——他是我兄弟。哦,那我给你取一个名字,你叫毕承卫,你们两要讲团结,讲卫生。记住了,以后别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就说毕承卫,记住,毕承卫,三个字是这样写的,一笔一划,让他记老实。

毕承卫读书特别聪明,字写得好,尤其是毛笔字。那时,办公室外有一个宣传栏,经常张贴最美的大字,毕承卫的总是霸占第一的位置,每个字都是夹圈。那时,学生的作业当中有一个大字本,米子格,学生每天写一幅字,写得好的字,老师就用红笔加个圈,很好的就在圈上再加一圈,我们称为夹圈,毕承卫的字,个个都是夹圈!

我们嫉妒他,就说,他的名字都是老师取的,当然比我们聪明。我们老家正对澧水大堤,堤外住着毕业恒一家,我叫他恒伯。恒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乳名叫解放,来历可想而知,二儿子也就跟着叫小解放了。

一日,恒伯在我家喝酒,酒兴一起,就开始谈国论家,其他的我不记得了,单单记得他说,“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才有家。所以我的大儿子叫毕承国,小儿子叫毕承家。”这翻话,应该是写在政治老师备课本上的,恒伯居然说得这么振振有词,确实刮目相看,所以至今记得。

这两个儿子的确颇有家国情怀,文革那阵,大儿子是工联,小儿子是红联,同睡一床,观点迥异,常常在被窝里面用脚进行辩论,现在谈起,咿咿呀呀一笑了之。真真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啊!

比我稍微年长的王观上,生个儿子叫大毛,第二个儿子叫小毛,接着是三姐四妹。读书时,老大取名王连富,很为平常,后来老二读书,取名王连全,也正常,待老三上学名王连贵,老四上学取名叫王连双的时候,这名字叫突然大气敞亮了:富贵双全啊,谁不向往?

虽然,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但细细推敲起来,里面还是有些讲究,有些学问的。它们或应时,或应景,或寄予希望,或抒发某种情怀,可算是一种不错的文化现象吧。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3:37 , Processed in 0.0330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