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云华 于 2023-10-7 21:43 编辑
一路风光入画来 ——鼎城区老干网宣协会组织秋季采风活动 文/张云华 图/宋才华 莫益福
9月9日,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此时正当仲秋季节,花木茂盛,花艳遍地,气候如春,是一年中最可人时节。鼎城老干网宣协会又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采风活动。上午8点多钟,一些老同志满面春风整齐地坐到了大巴车上,大家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 老干网宣协会会长龚天宝手拿话筒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他首先感谢同志们满怀热情地参加此次活动,其次简单总结了前段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各位会员积极参与协会活动,弘扬正能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此次活动的意义、目的、要求给大家进行了宣传和强调。常务副会长兼支部书记娄德华宣读了采风方案,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明高、凤凰网常德站站长鼎城老干网宣协会副会长帅泽鹏,就活动安全采风主题思想分别进行了宣传和讲解。鼎城老干网宣协会正副会长、正副支书、副秘书长、微刊正副主编、分会负责人、部分优秀会员、区委组织部领导等35人参加这次活动。 此次采风活动得到了石公桥镇党委、人大、政府大力支持,镇党委书记麻建胜、镇长高斌、镇人大主席周刚、镇党委委员刘丹、李家桥村党总支书记刘安星等非常重视,全程参与了活动。 这是鼎城老干网宣协会组织的精干力量参与该镇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及村史发展历程的全方位报道的一次集中采风活动。主题思想,一是抓一村一品,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这个重点。二是抓石公桥关心重视下一代工作,打造出品味、上档次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园艺小镇”和“三堰口村史馆”,抓好后继有人这个重点。 近年来,石公桥镇立足辖区内各村资源和环境条件,因村制宜,创新集体经济模式,拓展集体经济发展渠道,激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打造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实现产业发展多元化,不断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为促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我们一行首先来到“三堰口村村史馆”,史馆座落于三堰口村幸福屋场与文化广场、陈家祠堂之间,村史馆分为四个展厅,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图片、实物、生动事例,全方位展示了三堰口村的历史沿革、村容村貌、民俗风情、农村生活变迁及获得的多项荣誉。村史馆,记录着村庄的历史变迁,馆内一件件老物件,勾起人们满满的乡愁;一张张老照片,诉说着乡村往事和风土人情;一块块荣誉奖牌,承载着党员干部群众辛勤的汗水和奋斗的历程。把历史文化发挥到学党史教育中,进行资源的整合,把过去的革命文物,引入到学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中。让文物成为过去的历史档案,让参观人员能感受到精神的传承。 之后大家一同来到李家桥村,今天刚好是开园期,只见路上车水马龙,果园人头攒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牵着长长的藤,缠绕网架上的猕猴桃,错落有致。在网架下面一串串形似小灯笼的猕猴桃吊挂着,在轻风吹拂下不停地摇摆,形成了一道美丽风景。猕猴桃是一种色彩斑斓,外形美观的水果,它的味道酸甜可口,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深受人们的喜爱。 李家桥村就瞄准了特色水果种植产业,采取了“村集体+合作社+大户入股”的模式,建设了猕猴桃基地,实行共同经营管理,按股分红。目前,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近400余亩,种植户超50余户,分别在兰草湾、沈家榨坊和神堰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群众就业,实现农民致富和集体增收。今年,预计产量达3万余斤,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多万元,预计丰产期,集体每年创收100万元以上。大家不仅亲手采摘,感受农民丰收的喜悦,同时还可以通过认领的方式专享猕猴桃树的收成。据说这里有公司认领了近500棵,认领金额达到十几万元。在每块不同品种间可以看到认领标识牌。 活动最后一站来到“园艺小镇”,进门左侧五彩斑斓的石墙格外耀眼,正面一栋白色镶嵌蓝色培训标语的建筑,看着十分接地气。两座航天标志,寓意探索无垠宇宙,航天科技引领未来;从清廉文化长廊,参观“两袖清风”、“父劝子廉”等廉洁成语故事,感受历朝历代先贤事迹中领略清廉哲理,这里是关心下一代教育的最佳场所;右侧下空旷场坪绿草茵茵,各式儿童体验和游乐设施琳琅满目,游泳池碧波荡漾,清澈的小湖里游船穿梭;各式露天帐篷像一座座蒙古包;巨大的娱乐餐厅可容纳几百人体验厨艺......以传统建筑及文化衔接现代生活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建筑、园林、艺术之美。 整场活动在《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声中结束。 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还有,鼎城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二级巡视员王少贤,鼎城区政协原主席、区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许中诚、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沈国华,区委组织部三级调研员、部务会成员贺用森等同志。
202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