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3-9-12 15:13 编辑
中医之道贵 王渊渊 当下,绝大多数人认为,人生道路上,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正因如此,行医之道,就显得十分金贵。 医道有中西医之分,中医有中医之道,西医有西医之道,而中国是中医的发源和传承地,因此中医之道尤其金贵。 “无论是中医西医,都应先有医德。”这是中医覃道贵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行医60多年中,不仅把医德作为自己的行医之本,更把医德当成荣誉来鞭策监督自己。他为了给患者解除病痛而刻苦钻研,他为了利好百姓而不跟风逐浪把行医当成赚钱的手段。因此,他的中医之道更显珍贵。 覃道贵是石门县中医医院退休的中医副主任医师,也是我初中同班同学。他3岁失母,10岁丧父,上初中前就成了孤儿,从此靠姐姐支持和靠自己勤工俭学生活和读书。受经济条件所限,初中毕业时,他将班主任给他填报的第一志愿“石门一中”改成了“石门卫生学校”(中医班),并由此走上中医之道。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他始终凭着济世的初心,把三个手指柔情地按在百姓的脉搏上。为了传承国学瑰宝,他义无反顾在中医之路上一走就是六十年。 六十年,整整一个甲子。而对于覃道贵来说,却只是弹指一脉间。 建于上世纪六十年初的石门卫校,位于现在的石门县中医医院的南面。那时,石门县人民医院刚从此地迁走,留下的旧址改为县中医院,同时开办了计算学历的中医和中药两个中专班。覃道贵有幸成为了石门卫校第三期的学生。 当时的办学条件不言而喻。但历经过生活的艰辛,深知学习机会珍贵的覃道贵在校学习极其刻苦。他记忆超群,四年间熟背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巨著和几千个中医歌诀。他爱钻善思,啥事都要连问三个为什么,加上他当“草药郎中”的父亲遗传的基因,便很快成了老师眼中的好苗和希望。 覃道贵参加工作的第一站,是位于原石门磷肥厂以西澧水河左岸的“地航”(常德地区航运公司)石门船厂医务室。那时,他刚二十出头。他在卫校学习以中医为主,但也学过西医。医务室就他一人,全厂三百多号人的头疼脑热、受伤处理、疫情防控等工作全由他一人承担,只有他自己觉得“拿不下火”的病,他才往县医院送。 当时地航石门船厂医务室的条件很差,一间深约8米、宽约4米的房子,另加两盏酒精灯,几个注射器和消毒器皿,一台档次很低的显微镜,一架木柜,一张办公桌,便是医务室的全部家当。覃道贵把药柜往中间一摆,形成内外两间,内面一间消毒、打针、做小手术等,外面一间便是诊室和药房。中医是他的专长,他要厂里打了一套中药柜。从此,厂里职工患病,除急需使用西药处理的情况外,他主要用中药治疗。常常几味中药,几毛钱、甚至几分钱解决问题。经口口相传,他的名字在厂里职工、家属、以及附近百姓中传开,刚从卫校毕业不久的覃道贵便逐渐有了名气。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医生亦然。 1972年夏,家住石门县城老河街城隍庙附近的李云泉的父亲在县某大医院被判“死刑”后,被家人抬回家中穿了“寿服”静候“落气”。当晚,一位朋友对李云泉说,地航船厂有个覃道贵医生“很有些搞气”,是否可找他试试?将信将疑的李云泉抱一线希望,立马骑自行车将覃道贵接到家里。覃道贵微闭双眼,三指按脉少顷后说:“有救!”两字一出,全家人顿时不约而同用惊喜和疑惑交织的眼光打量着这位年轻医生。覃道贵处9味中药方一剂,叫李云泉马上将药买来给父亲灌服。覃道贵走后约三小时,父亲真的睁开眼睛说想喝粥。李云泉大喜,急忙骑自行车又将覃道贵接去。此后,其父亲经覃道贵所开的中药调养,又活了十多年。提起此事,如今已83岁的李云泉对此仍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1976年夏,津市市政协的一位领导患面部神经麻痹症而口眼歪斜,涎水长流而难以进食,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半月无效,但因不危及生命,遂带病出院后前往石门县城郊其长子家“躲地震”(当时相关部门预测津市、澧县一带将有地震发生)。其长子工作单位距地航船厂不远,且对覃道贵治疗疑难杂症的名气已有所闻,于是慕名将覃道贵请去。覃道贵诊完脉后,为其开了9味中药8剂。患者是个办事严谨的人,每天准时服药后便立马对着镜子观察面部变化,并写下笔记。当服至第4剂、即服药到第四天时,便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口眼渐正,8剂服完,则一切恢复正常。据患者说,此后他将保留下来的此方传与津市、安乡一带的亲朋,先后治愈了50余名此病患者。1993年夏,这位领导的老伴病危住进津市某医院。因其女婿就在该医院工作,入院一周后医生直话直说:人是没救了,再住,只能浪费钱。经其女婿协调,家人无奈将患者接回家中准备后事。这时,在石门工作的长子突然想起了覃道贵。长子当时是我同事,他从津市打电话给我,请我尽快代他接覃道贵并陪他前往津市。他的父母在津市比较知名,我陪覃道贵走进他家时,房里挤满了向患者做最后告别的人。覃道贵说了一句“病人需要安静”后,众人随即散去。覃道贵诊完脉,开了12味中药的处方三剂。长子当场将处方交给在医院工作的妹夫,嘱其快去抓药。妹夫接过处方看了看后,又看了一眼覃道贵,然后又继续盯着处方看。长子怒斥妹夫:“还看什么,快去呀,这是妈妈的救命药呢!”妹夫这才快步去了医院。少顷,妹夫在医院打来电话说处方中有一味药没有,咋办?覃道贵便换了一味。药买回熬好灌入不久,患者竟奇迹般从床上坐了起来。后经覃道贵开的中药调理,她身体竟逐渐恢复。 仅据我一人所知,这些年来,被覃道贵这样从死亡线上拉回的患者少说也有十多例。 我一位高中同学的女儿在英国伦敦工作,其女婿是地道的伦敦人。2019年秋,其女夫妇携两个儿子回石门探亲期间,9岁的小儿子突然上呕下泻,躺在床上无力动弹,我同学的女婿使用在英国启程时自备的药物无效,又拒绝在当地医院打抗生素,所以病情一直无法缓解,一家人十分着急。我听说后,要我同学带孩子去找覃道贵。覃道贵给孩子开了6味中药两剂。但带回家后,她女婿见这些草头木根,不仅样子难看,且未消毒,坚决拒绝服用。后经我同学反复劝说才勉强同意。孩子上午和中午各服一次后,上呕下泻的症状便消失。她女婿亲眼见了奇效,晚餐后主动给儿子倒药,但没找到儿子。一问,儿子竟跑下楼打兰球去了。我同学的女婿当场感慨地说,神奇的中药给他解了一个很大的难题,更让他第一次见识了中药的功力。 覃道贵的中医之道正如其名:如金珍贵。 他的中医之道,贵在不忘初心,倾心为了患者。他在职时曾先后担任过县中医医院门诊部、传染科和北院等部门医生和主要负责人。所到之处,他都倾心为患者着想,在院内外均有很好的口碑。退休后,许多患者、包括县中医院的同事都慕名找他看病。他总是欣然诚心相帮,甚至还根据患者要求乘车百余里上门为患者解难。退休后,好几个药店竞相“抢”他坐诊。他不为金钱所动,去了一个报酬相对较少、但较讲究药材和炮制质量的药店。他说,药材和炮制是疗效的根,失去此根,就难以保证疗效,患者就会在无形中受害。 他的中医之道,贵在极具仁爱,人民至上心口一致。他给任何人诊脉都非常认真,对祖宗传教的“望、闻、问、切”从不马虎。有的患者,尤其老人或农村人受表达能力限制,半天说不清要表达的意思。但患者再啰嗦,他总是耐心倾听,详细询问。他在山区农村长大,深知百姓困难,因此,他惜药如金,用药尽量控制剂量,从不乱开药,他想的就是既要争取好的疗效,又让患者尽量少花钱。正因如此,他从医几十年,从不收任何患者的处方费。他从骨子里认为,仁爱,是医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医者绝不能变成见利忘义商人,医院和药店更不能演变成赚钱的企业。 他的中医之道,贵在善于钻研,努力传承中医。他虽只有中专学历,并因此在评定职称时止步于副主任医师,但他凭着对治病和传承中医的不懈追求,把一名中医的三个手指头运用到了极致。60年前背过的许多中医名篇和歌诀,他至今仍能背诵原文。遇到罕见或难治的疑难杂症,为了给患者寻找对症有效的良方,他常在家里通宵达旦查阅资料和钻研,甚至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我的一位老师患严重骨髓炎无法行走,住院半月无效后出院在家里硬扛。我听说后,请他上门为老师诊疗。他细心看过后,说这种病过去叫“瘤痰走气”,是极易致残和非常难治的顽疾。于是他在家查阅了5天资料,自创了一个处方。我的老师服用后20天便痊愈。30多年前,他在石门县中医医院任传染科主任期间,一名肝炎病人同时患上了肺结核。这是非常棘手的事情,因为按照西医一直以来的治疗方法,就是打链霉素同时服用异烟肼,而且治疗期至少一年以上,而这两种药都非常损伤肝脏,即便是没有肝病的人同时使用这两种药,也极可能造成肝脏损伤。他查阅大量资料后,花大量精力研究出了一套中药治疗肺结核的方法,在不使用链霉素和异烟肼的情况下,患者一般纯服中药20剂左右便可痊愈,不仅疗程短,花钱少,而且还不易复发,这便极大利好了患者。他之所有有这些“绝招”,是因为他读书而不唯书,其处方不撒胡椒面而追求精准,不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糊弄患者,而讲究标本兼治,因此,他的处方有效而量少,为众所周知。 他的中医之道,贵在实事求是,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他治愈过无数疑难杂症及数百例癌症患者。不少人因此称他为“神医”。但他却不仅低调,而且还常反思自己曾出现过的一些诊断治疗的失误。不过,他的这种反思,不仅是低调和自责,更重要的是从自己曾经误诊的病例中分析出误诊的原因,进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他在与同事交流时常宣传这样的观点:作为医生,治好病才是硬道理,任何人都会有失误,但承认失误,反思失误,就会有利自己、同事和中医后来人日后更好地为患者治病。 毋容置疑,中医药(包括草药。草药实际也属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是祖先基于对人体疾病的认识,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总结出的一套防病治病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体系,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中药的治本和利民特征,也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我当知青时亲眼见许多中医(含草药)利好百姓的实例。有人被蛇咬了,懂中草药的农民就地扯些草敷上,几天就好了。1969年盛夏的一天,我在山上挖地时,一锄挖到藏在地里的一块顽石,挖锄弹回落下时挖破了我左脚背上那根大血管,顿时鲜血喷射而出。懂点中草药的生产队长见状,边叫我按住血管,边跑进树林扯些树叶塞入口中,嚼碎后吐在一片大树叶上给我敷住伤口,血顿止,4天后痊愈。1989年夏,我一位同事5岁的女孩一屁股坐进了装满开水的铁皮水桶里大面积严重烫伤,职工医院医生欲将其急送地区医院。一同事说临澧新安有位老太祖传治疗烫烧伤。单位急忙派车将女孩送去。老太将给女孩敷上其熬制的膏子,在用纱布缠住后说,无需再来用药,膏子熬上后会立即止疼并开始渗黄水,黄水七天渗完,伤便痊愈且无疤痕。后来全被证实,总共仅花40元钱。由于我直接见过很多这种实例,所以我很相信中医药。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近些年来,有人认为中医药已不符合我国当今社会的要求,其实质就是认为中医赚钱远不如西医。由于审视问题的立场跑偏,有些中医医院也被迫为了“发展”而远“中”亲“西”,甚至“挂羊头卖狗肉”。这种变异,实际上是异化了医生和医院治病救人的宗旨,将“人民至上”的初心摆到了赚钱之后,由此导致了中华民族相传千百年的中医不断边缘化。再加上许多名老中医先后作古,从而导致了中医不断萎缩,不少中草药民间偏方由此失传。 覃道贵三指济世六十春义无反顾,我因此坚定地认为,我国当今非常需要覃道贵这样千千万万一辈子义无反顾走中医之道的人。国人身体健康状况,是小康社会达标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高低的重要指标。而传统的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价值、尤其是中医药治本和利民的特征,已为临床、尤其我国抗击“非典”和“新冠”重大疫情中的实践所证实。据悉,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等欧亚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国外尚且如此,我们就更应正视现实,加紧抢救、传承中华民族的中医药这一瑰宝,使中医与西医携手并肩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惠泽人民。 2023年9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