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17-1-9 14:08 编辑
【点赞新汉寿】心系企业 情系发展
汉寿县老干部网宣协会会长 李顺华
2O17年1月7日,汉寿县老年体育协会年会在汉寿县昌隆牧业有限公司召开,老干部参观了公司的大北农(汉寿)养猪服务中心、公司荣誉墙及营销部,认真听取了公司董事长周昌波的工作汇报。
这天上午,天下着小雨,气温很低,县政协原主席周世盈、县政府原顾问袁贵友、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大爱、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彭惠敏、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介华、县政协原副主席高茨英、县委原副调员夏蔚成、具政府原副调研员李顺华等同志不顾严寒,来到昌隆牧业,老领导首先在公司参观、调研。几位老领导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介绍公司发展壮大过程的PPT,听取了公司董事长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充分肯定公司的可喜业绩和发展路子。
昌隆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林木种植、畜牧养殖和养猪服务于一体的农业企业。公司董事长周昌波2002年毕业于湖南农大,起初在国营天心公司工作,后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辞掉工作,回乡创业。短短几年,他办起了养猪场,年出栏生猪2万头,存栏1万头,存栏母猪1000头、公猪30头,年创产值3000万元。猪场先后被省畜牧局和国家农业部评为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公司与全国著名企业大北农集团联手建设过程中的大北农(汉寿)生态种养产业示范园巳租地1000亩,种植名贵苗木1000亩;计划建猪舍13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5万头,年存栏母猪2000头,计划年产值8000万元。猪场建在山上,配套建2000立方米沼气池。干猪粪用于花卉、苗木林作基肥,沼液经预埋管道输入苗木基地用作追肥。这样做,既降低了苗木栽培的生产成本,又为猪粪尿排出找到了出路;既杜绝了水源污染,又因林木搭配美化了环境。由于周昌波董事长业绩突出,受到群众的好评,同行的赞赏,领导的认可,今年年初,他光荣地当选为县政协常委,县专家联谊会会员。昌隆牧业先后被县、市评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昌隆牧业为龙头组建的汉寿县华农养殖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在座谈中,老干部也了解到目前生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困境。去年,省政府下发文件,规定洞庭湖区内湖沿岸1000米范围内禁止禽畜养殖,已建禽畜养殖场要限期拆迁,全县须拆迁的规模禽畜养殖场有300多家,申报美丽乡村的乡镇不得建禽畜养殖场。这样一来,汉寿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出现一种谈“猪” 色变的怪现象。只要一讲起建猪场,一个个头摇得象拨浪鼓,不管你是否建在山上,是否会产生污染,都持否定态度。一些养猪专业户非常担心,一些有心从事养猪行业的企业家举棋不定。汉寿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每年出栏生猪102.7万头,每年享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资金300多万元。生猪年产值28亿元,占农业产值的30%,生猪产业是我县农业领域的一个支柱产业,各级党委、政府理应大力支持,确保生猪产业持续发展。否则,生猪大县的牌子难保、生猪养殖专业户前景迷茫,积极性严重受挫、农业产值无疑下降。更重要的是,猪肉是人们不可缺少或替代的肉食品,全国13亿人口,汉族人口l2亿,如果不养猪,猪肉供应从哪里来?
老干部在座谈中认为,保护农村环境无疑是对的,杜绝水源污染十分正确。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谈“猪”色变,对于排污设施配套的养殖专业户,对于“ 猪场上山,种养结合,生态排污,综合利用”的生猪大户典型代表应予以支持、扶植,让他们探索生猪养殖与保护农村环境的新路子,带动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为“打开沅澧大门,建设滨湖强县”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