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11-18 17:19 编辑
民间艺人倪定武
民间艺人倪定武(1927—2011)
倪定武的老家是安宏乡同春十四队,上世纪五十年代搬到六合垸,即人民公社时期的六合九队。原因是冲着倪定武夫人周碧桃(1926—2003)的娘家哥哥嫂子来的,哥哥周德义,在粮食部门,是国家干部;嫂子谭元秀,农会干部,共产党员,特别是被选为湖南省人大代表,到省里参加人代会,程潜省长都是她参加投票选出来的。搬到六合,亲戚之间有个照应。 搬来六合垸,还因为倪定武是一个戏子,常年在外面,照顾家里的时间少。解放初,他曾经是艺联剧团的演员。据县志记载,安乡县艺联花鼓戏剧团,原为1956年来县演出的长沙市艺联楚剧团,1958年改编为安乡县艺联花鼓戏剧团,以剧院演出为主。上演剧目主要为经过改编、整理的古装戏和一些移植、创作的现代戏。《林英观花》、《送秧》等10多个剧目在地区以上戏剧调演、会演中获奖。农村业余剧团,1958年,安造公社组建汉剧团,安化、安宏公社分别组建花鼓戏剧团,1959年解散。1977年,安文、安全、安宏、安成公社民间艺人自发组成1个汉剧团,1个荆河剧团、两个花鼓戏剧院,80年代中期先后解散。 据家住安宏西李家的、我的小学同学陈大桂的回忆:安昌乡花鼓剧团的创始人是我的亲叔父(严政斌),严奉梅的爸爸(严奉梅也是我和陈大桂读完小的同学)。我的父亲两弟兄。我叔叔当年即一九五八年时任安昌乡党委副书记(二把手),以后宋世正调走后,继任一把手。我叔父一生爱娱乐,爱花鼓戏!他跟我说过,当时县里有精神,同意安昌成立花鼓戏剧团。公社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县花鼓剧院的刘彩霞等人到会指导,有当时安昌知名的艺人参加,研究剧团的组建工作。首批邀请倪定武,卜彩和,王裕金,匡銀华,徐福信,李青珍,陈艺芳等等十几个老艺人参加。剧团名字,开始就叫安昌公社花鼓戏剧团,后来安昌公社从西李家划开,分成两个公社,北面仍叫安昌公社,南面叫安宏公社,剧团名字就叫宏昌花鼓戏剧团。有关的文件说这个剧团成立时间不长,但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还是不短的,松散性的,老百姓有需要就临时搭板演出。我在有关文章回忆的“两台难忘的草台戏”,一次是人民公社成立大会上演出的《毛国金打铁》,还有一次就是我的老家六合垸六队廖志斌结婚演出的《磨房产子》,就是倪定武戏班子的演出。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与倪定武有一次交往,差点跟他去学唱戏。那是1960年下半年,我在西李家读完小。农历十月初十是我祖母的生日,天下雨,很冷。祖孙情深,我不顾下雨,回家给祖母过生日,正好与倪先生同行,估计他是从同春或唐家铺回六合。他给我谈“唱戏”,竟认为我适合唱戏,动员我跟他“学戏”。我差点动心了。后来是父母不同意,没去学戏。 至于1977年这次,好像是夏天,我曾到唐家铺一个朋友家玩,亲眼看到倪定武先生在排戏,印象很深。排练场在唐家铺的一个礼堂的后台,一群青年男女边舞边唱,称“走台”。倪师傅很认真,对演员的举手投足要求很严。当时文艺政策已经允许唱“老戏”,排练的具体是什么戏不清楚了。
倪定武饰演的包公青天大人
倪定武是正儿八经的戏班子出身,他的身材、脸相主要以演花脸为主,戏剧业的术语是“净”,传下来的照片有他扮演包拯的剧照,据曾经和倪定武先生是近邻的贺先安回忆在古装戏中他最擅长扮演包公。以他的身段丶脸普丶唱腔丶演技把一个刚正不阿的包文拯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如痴如醉的戏迷。他所执掌的剧团名叫宏昌剧团,宏丶昌两乡的很多人就是通过他的表演认识了宋代的包公。五、六十年代时有省里剧团到安乡演出,该剧团便将演包公的演员放到现众席,特邀倪定武先生出演包公,包公的戏份有多少次,他就演多久。以他的身段丶脸普丶唱腔丶演技把一个刚正不阿的包文拯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如痴如醉的戏迷。他所执掌的剧团名叫宏昌剧团,宏丶昌两乡的很多人就是通过他的表演认识了宋代的包公。不过听熟悉他的人说,其它行当如“旦”“墨”“丑”行,他也演过,自己组织剧团主要是排戏。五十、六十年代六合垸的草台戏很活跃,老一辈农民在年轻时不少人都能上台唱戏,当时唱的是老戏。我知道的、观看过的演出,演员有六队的何必正、龙云香,码头上有何炳炎,一队有何近云、夏建平。另外,春节期间的地花鼓,也有倪师傅的功劳。文革期间,倪定武大部分时间是在本大队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主要成员有李德泉、刘志和、刘雨初、何近云、杨正泉、夏元秀、周德英、陈菊香、邓三元、陈元英、彭菊兰、陈三元等。宣传队队员都是由倪定武挑选,大队书记李恒辉通知到生产队,甚至亲自上农户家做工作。成功演出的现代戏有李德泉和夏元秀演的《打铜锣》,刘雨初和陈菊香演的《补锅》,陈菊香扮演的兰英扮相美丽,唱功过硬。另外,刘雨初和邓三元演出的《送货路上》,还被选送公社参加汇演。 六合垸演戏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市农业局夏忠祥先生回忆:“我曾祖父在世时,他自己喜欢唱戏,也喜欢戏班子来地方唱戏,只要外地来了戏班子,都要在我老家附近搭台唱戏三天,遇到过年过节什么的有时候要唱更长时间,所有支出都是我曾祖父夏昭佐负责。我父亲夏建平传承了老辈的文化基因,也喜欢唱戏,甚至粉墨登场,他和李德泉、刘志和等人一起,小时候过年我还多次听父亲演唱。父亲很会打鼓,别的地方来唱戏的到了我们队里的话,那鼓手一定请我父亲充任。我记得那时候刘志和拉二胡,我们称弦子的乐器,李德泉打镲(钹),我父亲打鼓。”
陈菊香,1948年10月出生,已经是奔八的老人了。“文革”初, 豆蔻年华,扮演《打铜锣》中的兰英,扮相俊俏,唱腔优美。
刘雨初和周德英夫妇。
1967年暑假,我参加双抢,头脑发热,业余在生产队排演我自己编写的一个抓阶级敌人的小型花鼓戏,演员就是本生产队的青年社员,扮演坏分子的是生产队的会计何雪春。排演好后,没有乐队,我找到倪定武,他积极支持我,帮我指导,特别是乐队,逐个配乐,合练。一天晚上,大队安排演出,演出开始前我有一个简单发言,说我们不迷信权威,完全是一群没有演出经验的青年农民自编自演的,如果问我们谁是师傅,我就告诉他我们就叫“都师傅”,都是师傅!这下惹祸了,听说打鼓等响器的李德泉很不满意,是倪定武出面平息了他的怒火。
2021年10月,应国斌、邓三元夫妇回老家看望生病的彭定中和何雪春(右)。 彭定中长时间任六队队长;何雪春担任会计,在1967年暑假我编排的现代小花鼓戏中扮演“阶级敌人”。 彭定中患绝症,2021年底就去世了,他的愿望只是希望能够过年,结果没有实现。 何雪春多活了一年,“新冠”放开后,没能逃过一劫,不过他有两年中风的历史。
有一年夏天,我看了倪定武先生排演的现代戏《牧鸭会》,给我留下来深刻印象。倪光保回忆,这是倪定武在办宏昌剧团时即1960年前后排演的剧目,演出地点在彭家瓦屋屋场,搭台演出。我的《前三十年人生琐忆》(应国斌著《澧沅俊彦》,湖南人民出版社)回忆了这件事,女主角扮相漂亮,从大人的议论中我记住了她姓匡。记不得是什么时候我还在新华书店买到了《牧鸭会》的剧本。上电脑查百度,有花鼓戏《牧鸭会》的资料:
倪定武的幺儿子倪冬敖,2023年3月某天与我聊天, 告诉我演花鼓戏《牧鸭会》的演员确实姓匡,叫匡银华, 曾经住在他家对面,算邻居,不过他们两口子都去世了。
这曲小戏是华容人袁修广1957年创作,其剧本1958年2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59年再版,全书14页,定价0.06元。我买的应该就是这本书。该剧一问世,即在地区、省演出,先后获地区剧本一等奖,省戏曲演出一等奖,省文化局、省文联文学创作二等奖,1964年,湖南省参加全国建国15年来优秀剧本剧目评奖,《牧鸭会》再次获奖。 《牧鸭会》是现代戏小喜剧。故事发生在1957年仲春,湘鄂边界,湘北某鸭业合作社共青团员、组长杨金明与青年社员蔡黑鱼,牧鸭来到鄂南某农业合作社地界,在一丘冬水田边,巧遇自小由父母包办订亲而从未谋面的未婚妻陈桂珍。在牧鸭组长杨金明离开现场的情况下,牧鸭员蔡黑鱼为让鸭群觅食自作主张挖开了农业社的冬水田放水,恰巧被农业社共青团员、女看水员陈桂珍看见,矛盾冲突由此发生。事情不算大,而且矛盾双方都是为集体:一边是为鸭群更好地觅食,放水晒田自然有利;一边是马上就要春耕了,蓄了一冬的水当然不能白白放掉。杨金明回到现场后,当即严厉地批评了蔡黑鱼只顾自家集体利益而损害他人集体利益的错误做法,马上向小陈赔礼道歉并筑好放水的田月口,在此过程中与陈桂珍相认,陈桂珍也因此从心里佩服杨金明,打消了曾经一度盲目想解约退婚的念头。《牧鸭会》实际上是一对情侣在牧鸭中相会,并由此巩固婚约,再订终身。同时,也展示了新社会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青年社员,尤其是共青团员热爱集体的精神风貌。
匡银华生前照片。上世纪六十年代, 她在倪定武排演的《牧鸭会》中扮演女主角陈桂珍。
今年三月回老家给岳父母修墓,住六家渡码头上。一天,在倪定武的最小的儿子倪东敖的棺材厂坐,谈起他父亲倪定武,说到姓匡的演员,他说真有这个演员,名字叫匡银华。更巧的是她的原配是沅江人,车祸死了,再婚丈夫沈启发,西李家当过村支部书记,后来家搬到六合垸,就住在他的对门。不过现在夫妇都已经去世了。我的舅佬邓战勇住枞杨树,现在和西李家合村,他认识沈启发,主动提出给我找照片。我写《老家六合垸》,写艺人倪定武,写他排的现代戏,写漂亮的女演员,如果能配上照片……越想越美!即使文章写得再差,也有可读性!几经周折,2023年9月6日,我的小学同学陈元秀帮我找到了匡银秀的照片! 最近,我和贺先安同学聊天,他也谈到匡银华:匡银华在最初成立人民公社时和我是一个生产队,不同班级的小学同学。 匡银华有哥哥匡金华。父母亲死得早,兄妹相依为命。匡家原籍是益阳县杨林坳乡烈公桥村,搬到安乡安宏同春村后,两兄妹乡音未改,依然是一口标准的益阳话。虽然都只读过几年书,但兄妹都很聪明。匡金华在最早成立大队党支部时便是支部委员丶大队长。匡银华小学没毕业便辍学在家,跟着师傅倪定武学唱花鼓戏。倪、匡两家相距不过约三百米,教,学自然很方便的。银华天生丽质,初学登台便以扮相俊俏丶声音甜美而一炮而红,——印证了我看《牧鸭会》扮演陈桂珍女演员长相俊美的评价。
【书名题字:徐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