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44|回复: 6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十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2 10:0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9-22 10:11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十二)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二章 商业组



第四节 新中国商业组织

    1949年8月,津市市人民政府成立。遂设工商局,取代旧商会之职能。因是新建,业务不熟,故很多工作仍依赖于旧商会的协助。1954年津市工商联正式成立,为以后的对私改造做好了组织准备。此间,七大国营商业公司相继成立,同时兼有建立国营商业体系以及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双重职能。1956年,对私改造完成,成立津市市商业局,津市商人治商的历史结束。
    一、工商局
    1949年10月23日,津市设立工商局,首任局长张瑞峰,办公地点设在商会街(原商会)。主要任务是市场管理、公司登记、平抑物价、调整公私关系、通报工商行情。工作重点为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做前期准备。当时,我市共有工商业者一千多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完成了工商登记,而在合作化运动中,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市占85%的工商业者的公私合营。后来,因商业局的成立,工商局部分职能划出。其后的几十年里,机构、职能几度变更,曾一度萎缩为一个股室。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上级文件和要求,始将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办公室更名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并下设三个工商行政管理所。
    二、工商联
    1950年8月,为加强对工商界的领导和改组旧商会,津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候选成员由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不久,筹委会正式成立,领导工商界工作。至此,原津市商会宣告结束。翌年,加设公私关系调整委员会和品质规格检验委员会。四年后,津市工商联成立。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于1957年召开工商联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选出第二届执委31名,常委11名。经过调整,有同业公会23个,同业小组6个,会员2070人。1957年9月,“整风”运动开始,参与这次运动的有资本在2000元以上的工商业者、工商联机关干部及政协驻会委员,共计88 人。1958年后,大批工商业者安排在公私合营后的工商企业工作,同业公会撤销。此后,政治运动不断,工商联工作职能逐渐减弱,处于瘫痪状态,工商业者大受冲击。直至1979年,市政协恢复工作,工商联得以恢复建制。
    津市工商界1949-1959年所做的几项主要工作有:支前筹粮、统一货币、整修街道、支援土地改革、购买公债、工商登记、捐献飞机、筹组公私合营企业、公私合营等。尤其是公私合营,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市就有14个行业,195户首批实现了公私合营。
    三、国营专业公司
    1950年10月,津市成立第一家国营贸易公司。随后,花纱布支公司、粮食支公司、百货支公司、盐业支公司、油脂公司、土产公司、消费合作社等国营专业公司(社)相继成立,是为国营商业之始。1956年后,原私人商业归口于各专业公司。后随形势的发展,这些公司均在不同时期或重组,或隶属关系改变。1958年,各专业公司改为批发部,其行政职能归属于商业局,完成了私营商业向国营商业过渡的重要历史使命。其公司名称及人数如下:百货公司(81人)粮食局(54人)贸易公司(53人)、畜产公司津市收购处(21人)、盐业公司(34人)、中国油脂公司津市办事处(35人) 中国花纱布公司津市支公司(209人)。
    工商局、工商联、国营公司,作为建国初期津市商业的引领者,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时间不长,且各自执事的时间长短不一。1956年,工商科从工商局析出,单独成立津市市商业局。1954年8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委员会公布其组织章程、代表产生条例及选举办法等。明确了工商联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1954年9月,第一届津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至此,执事四年的津市市工商联筹委会完成使命。新成立的工商联较之前的筹委会,业务上基本袭旧,只是加强了党的领导,秘书长由郑仕朴(中共党员)担任。1956年,私改完成,商业局成立,原津市国营八大专业公司解体,分属省、地属下公司以及津市商业局。
    四、商业局
    商业局是在政府领导下,行使商务行政和经济双重管理。1956年之前,其职能是由市工商局、国营各专业公司及工商联负责。1956年之后,设立津市商业局,首任局长由皮业银市长兼任。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名称、管辖范围几度变更,尤其是与供销社的分分合合,但万变不离商。2002年机构改革,商业局与招商局合并为津市商务局。
    五、供销社
    1950年9月,津市合作总社成立。1955年2月,津市合作总社析为消费合作社郊区供销合作社,一年后撤销。1956年,津市在原郊区供销合作社基础上设立农产品采购供应站,经营棉、麻、烟、茶、畜等农产品。1957年2月,津市农产品采购供应站撤销,成立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津市采购供应站,时仅一年便并入津市商业局。1961年6月,市郊区恢复供销合作社,津市根据本市情况,将原商业局划分为两局,一个管城区,一个管郊区。1962年6月,撤销商业局,成立津市供销合作社。1969年12月,商、供再次合并。 1976年,商、供又一次分家,津市因郊区范围小,故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直至1980年3月,复设供销合作社,恢复津市市供销合作社,基层仅有阳由公社供销社一家,在市区以贸易公司经营为主。1983年,贸易公司于分为日杂废旧、生资棉麻两公司,后食杂从副食品析出,划归供销社,这一时期的供销社可谓是兵强马壮。1985年年末,原澧县白衣区三镇四乡划入津市,其各供销分社随同划归津市管理。  198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的开放,供销社对农业的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的经营掌控大为削弱。1990年代始,放开经营,各基层供销社渐次走入停摆状态,直至2000年公有企业改革,乡村供销社不复存在。市供销社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其职责是推进乡村振兴,搞好农资销售、农技培训、土地托管、农机销售、粮食收储等工作。
    供销社日杂公司下属的调剂店在1980年代初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当第一批从香港过来的尼龙T恤衫挂满了该店时,这个平素并不起眼的店铺一夜蹿红,一天之内,悬挂在营业间的几十件T恤被抢购一空。吸引年轻人的是这个店的时髦货,在百货商店是买不到的。老人们光顾它是想兜售自己失而复得的那点“老货”“文革”时抄走了,前不久又给退回来了,他们不想再为这些物件担惊受怕,换点钱是点钱。这便使得该店两头“走火”,一时生意兴隆,日进斗金。送货上门的“老货”不仅限于九澧一带,就连毗邻的湖北松滋、公安县都来“登门拜访”,收来的货通通送往广州外贸市场,再斟换回花花绿绿的港澳货,两头赚钱。不过,调剂店的好日子没过几年,自文化馆设立了文管所,这业务就不属于它的了,随着个体户的兴起,流通渠道的多样化,大多数商品都不存在了专卖,红火一时的人民路调剂店也就平静了下来。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很多老人对当年第一次穿上尼龙T恤的情景仍是难以忘怀。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2 10: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2 11:0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拜读老师的佳帖,可知昔日津市是无限繁华,商海潮涌,建筑奇特,文化领军等。
特为老师的佳帖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2 19:58: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2 20:0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佳帖,了解兰津辉煌的发展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3 12:3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3 14:4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2:30 , Processed in 0.0622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