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84|回复: 0

萧骏琪:中国式生存(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5 09: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3-9-26 08:22 编辑

中国式生存(三)

萧骏琪

       你绝对不会相信我原来是画画的,而且临摩能力极强。从8岁伊始,一直画到16岁,以前我认为过年时画的画才叫年画。那时花鼓戏刚刚恢复,于是正月初头到正月半这十多天,很多地方搭起高台唱戏,人们也会从四面八方赶去看戏。看了几场后,我慢慢地知道了花鼓戏的唱腔,什么辞店调西湖底花石调二流三流反西湖之类,都在拥挤的观看中学到了。那时记性好,唱腔和歌词看了一两遍后都记得。曾经有剧团要我去打字幕,但字幕的字体要写反的,我没有去,倒不是写反字有什么难处,而是我嫌他们的工资太低,养活不了人。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走文学这条路,而且居然七手八脚走到了现在。                                                                                      .       19岁时我进了修山镇花鼓剧团,进剧团的原因很简单:受了叶梦那篇关于羞女山的文字的影响,绝不是团长陈远扬说的“有的人讨堂客不到是到剧团找堂客的”,花鼓剧团的团址就在舒塘街废弃的肉食站里。近40年过去了的2021年某日,我去采访种田大户赵稳军,归程时赵新飞先生开车送我到资江岸边,我寻旧觅故地去了一趟舒塘街,发现那条窄窄的街道依稀还时原来情景,虽然换了建筑和路面,虽然我没有遇见半个熟人,但春天里弥漫的熟悉的气息依然在舒塘街飘荡。

我怀念的翰二爹仙风道骨地走在家乡阡陌的田野里,老爷子一肚子平平仄仄,什么七律五绝包括对联随时都可以脱口而出,他谦逊、好酒,从没有想到看人不起,这与佛学的“众生平等”有很大的相似处。有一天我中午时分游到了他家附近,遇见了二爹,二爹问:搞口酒不?我们虽是平辈,但我一直敬畏他。酒是不能推辞的,但那天我确实有事,只能恋恋不舍地摇摇头。有腊肉呢,有刚买的河鱼呢,有新鲜猪血呢。翰二爹,南无阿弥佗佛啊,我受得了你连珠炮似的诱惑吗?面对那些你如数家珍似的美食,我还有心情能忙别的事吗?

烧火、挂吊锅,资江岸边的炊烟升起了,一老一小坐在火塘边,说萧氏始迁祖的创业不易,说家族的繁荣和能人辈出,说漩溪坝的流水里活泼的游鱼,说对“相国鸿图”的顶礼膜拜……酒杯是过客,酒是寓所,萧家坪的万物都是向阳而生。

我们都没有醉,我们都不会醉,喝酒的最高境界是似醉非醉。翰二爹要我叫他二哥,打死我也叫不出啊,喝酒与称兄道弟有什么关系啊二爹,你比我父亲都大,是吧是吗?二爹哈哈哈哈哈地笑着,引资江水为我们真真殷殷地流淌。

当我再度回到家乡去找翰二爹的时候,人们告诉我二爹已经做古了。我流淌的眼泪是为一位九旬老人的送行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啊,从此,漩溪坝的流水里没有了二爹的倒影,当上天收回了最后的恩宠,天堂里便有了翰二爹的吟哦。

二爹大名萧书藩,字翰芳,我学写对联的领路人。

2018年正月,有人加我微信,是家乡人便确认了。刚加上,便有粗噪门传过来:萧骏琪,还认识我吗?我是曾家坪的曾雨辉啊。这时,我应该激动得语无伦次了,曾家坪?我一直牵挂的李光辉不是也住在曾家坪吧,他现在怎么样了?年纪也有了50多岁了吧,那个慈眉善眼的翁妈几我一直叫她李妈妈,现在估计已作古了,她是李光辉的妈妈啊,我至今还记得老人的一颦一笑。
我加了光辉的微信,我们开始聊天和视频了,视频中,李光辉显得有些苍老,头开始秃顶了,但眼睛里的光芒仍然是1989年时的善良。他告诉我,他十多年前结了婚,生育了一个女儿。后来,那个叫妻的女人弃他而去了,他带着女儿南下,他打工赚钱,女儿上学读书,中国式的生存方式很是繁忙,所幸的是女儿很会读书,这就是幸福中的幸福。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去曾家坪都是步行去的,到了老桥,再走过4至5里便到了,我年轻时缺衣少食但不缺力气,几里路算不了什么。到了曾家坪,仿佛到了另一个自己的家。在我的记忆中,李光辉能喝一点点酒,但大部分时间不喝,不像我贪杯。我们在一起“双抢”,我们一起“升级乌龟”,把曾家坪的夜晚吵闹成大栗港的不夜。

2022年,李光辉回到了家乡,事隔40多年,我见到了他们父女。李光辉老了,额头比原来宽大了许多,不毛之地的头颅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小女孩高挑,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很可爱。我们坐进茶楼,把一碗桃花江擂茶缓缓喝了,便各自离开。

人生,本来就没有太多的遗憾。短暂的见面只是为了再次美丽的遇见。我们比资水幸运何止一万倍,水是不会回头的,它们没有遇见的几率。

  我应该去看看猫哥了。

  2023年农历7月,是大舅妈90岁生日。老表中的秋老二(不是孔老二)打来电话,告诉了大舅妈生日的消息。初7日早晨,我从县城乘车去了刘家湾,忽然发现,我阔别了30多年的猫哥夫妇也到了。

一点也不奇怪,猫哥的岳母娘是大舅妈的亲姐姐,猫哥堂客“梅大块”梅芝姐叫大舅妈为姨娘,这是桃江乡下血缘关系的一种称呼:比娘大的姐姐是媠娘,比娘小的妹妹称之为姨娘。如果七算八算,我和梅芝姐应是表姐弟的关系了,猫哥叨了光,是完全可以表姐夫的。

猫哥穿一身唐装,比30多年前略显瘦了一点,明显老了一点,说话的语气依然是正宗的栗山河腔,声音大,仿佛我很耳聋似的。他说到高兴时,可以手舞足蹈来修饰语言的不足。他见到我时,一副脸笑得稀烂也在所不惜。我忽然想起30多年前的恶作剧,歉意地点点头。

30多年前的金秋,我们把打稻机踩成碑矶轰天阵地的响声,他吃新米饭,我喝廉价酒,从田里挖出的泥鳅是下酒咽饭的最好菜肴,猫哥吃饭发出的咀嚼声,可以让企图走近他的鸡鸭们魂飞魄散。

我们本来是兄弟,我们画蛇添足地约为了兄弟,猫哥咔嚓咔嚓吃饭的声音是一种悦耳的音乐,可以和善宝弹月盘的声音媲美。

后来我离开了卢家村的清静和猫哥吃饭时咔嚓咔嚓的咀嚼声,但我在网络上遇见了猫哥的儿子一伢几。30多年过去了,那个流鼻涕绩尿的一伢几也有了一蔸人。时间的脚步总是不断向前的,我们没有被社会淘汰,熬过了风花雪月的诱惑和风雷雨雪的侵袭,最后在资江岸边,一颗白头颅遇见了另一颗白头颅的时候,猫哥别哭,我们只是把旭日等成了夕阳。

还是他娘的李白说得好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哦哦哦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23:07 , Processed in 0.0311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