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张云华 于 2023-10-10 22:16 编辑
实施乡村振兴 建设幸福鼎城 ---鼎城区乡村振兴走笔(三) . (文/图 张云华 王江丽)施家陂村位于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是常德市乡村振兴谢家铺示范片的示范村,面积7.64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855个农户,3764人。先后获得“全省集体经济强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在施家陂村,企业成长壮大,为美丽乡村建设赋能助力,形成村企共荣的“双向奔赴”。施家陂村是全区有名的富裕村,它的富裕来源于村支两委先知先觉,敢于尝试,从2006年开始,他们就积极引进外地企业在本地办厂,在施家陂村,企业的事就是村里的事,村里的事也是企业的事。村企之间荣辱与共,各项工作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打造了集“农工贸”于一体的产业集聚区,从曾经全区最穷最差的“落后村”,变成了现在最富最美的“明星村”。 幸福广场 全村有大小企业26家,村里入股的企业就有6家,这些企业,让村集体、村民入股,帮助500多位村民就近就业,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通过入股分红、资源资产出租以及劳务取酬,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0万元,组集体每年获得土地入股分红60多万元,300多户农户入股企业,每年分红80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老百姓收入高了,建设就肯占主动,村集体有钱了,给村民奖补就有底气了。各级的衔接资金向施家陂村投入的比较少,主要靠自己本村的实力不断地壮大,靠他们的民营企业和村级集体经济支撑,村里的所有道路都是他们自己出资修建。 近5年来,施家陂村以衔接资金整合自筹资金,通过“群众占主动,企业给赞助,集体给奖补”模式,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村组公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清新别致……在施家陂村漫步,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扑面而来。 老年互助幸福屋 走进“老屋园幸福屋场”,映入眼帘的一座假山,很多人认为就是一个普通石景,这个假山可不是由村里出资建的,而是本村的一位张姓致富能人自己出资建造,他投入20多万元,将以前一个杂乱无章的庭院改造成了一个小花园,现在成了当地的网红打卡地。 沿休闲道右侧是“老年互助幸福屋”,它是一农户将自家闲置的房屋无偿提供给村里,后经村里精心打造,变成焕然一新的“老年互助幸福屋”,凡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并免费为他们提供中餐。 智能防溺水监控系统 右前方一口较大的池塘碧波荡漾,只见周边安装有监控设施,据说是联通公司与村里合作配备的智能防溺水系统,只要有人靠近2米,设备会自动报警,提醒水边的人员远离。为防止小孩溺水,建立了一条安全屏障,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称赞。 生态净化池 左前方是生态净化池,为解决居民污水问题专门设置,即使距离很近也闻不到一点味道。抹抹蓝天反衬着阳光,水面波光粼粼,小小的光束穿过绿色睡莲点点射出,五光十色。 法治文化广场 经过小小弯道,进入法治文化广场,此处用于法治教育宣传培训的场所,有法治宣传走廊,周边是一片绿草茵茵,广场平时可供村民跳舞活动,也是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地方。广场旁为小朋友建立了游乐设施,让他们尽情享受童年乐趣。绿树成荫,宛如一片梦境,树叶的清香飘绕我们身旁,使人神清气爽。 从施家陂村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村支两委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真是可圈可点。 一是党建引领突显成效。2017年,投入190万元建成规范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支部“五化”建设,推行“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示范路、示范渠等创建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二是产业发展硕果累累。作为全市首个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在“企业资本+村集体经济入股+村民现金入股”发展模式的推动下,形成了集优质水稻、高产油茶、生态龟鳖、农产品加工、建材家居等农工贸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村内有常汉龟鳖养殖、民富建材、源富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带动300多户,500多人就业,为村集体、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巨大财富。 三是民生福祉持续增强。打造“三纵两横”村主干道网络,硬化村组道路41公里,实现村组道路硬化全覆盖。打造三个农村互助幸福屋,每年为全村老年人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持续推进“无上访村”建设,“雪亮工程”实现全村监控探头全覆盖。 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怡然自得,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产业给力、村民齐心,村里一年一个样,成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村落,在企业车间、在幸福屋场、在群众的欢笑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村民的幸福快乐生活。
常德宝来建材有限公司
鼎城区华富田家具有限公司
湖南常汉龟鳖养殖有限公司
常德鼎和烟花爆竹经营有限公司
湖南百酥源食品有限公司
常德铭顺建材有限公司
鼎城区德盛定制家具厂
湖南亿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3.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