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9|回复: 3

津兰学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5 16:0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津兰学校
      民国初年,芬兰基督教湘西北信义会在津市先后创办“津兰小学”“津兰女校”,“ 津兰幼稚园” “津兰中学”,统称“津兰学校”。校名取津市与芬兰各一字        ,既表明其地域国别,也取“育德树人,兰芝流芳”之意。
      当时,市民对外国人办洋学堂的动机揣测较多,疑虑较大,不敢把孩子送入学校,所以入学学生多系教徒子女,学生人数不过十多名。经过一段时间,未见异常,始有非教徒子女陆续到来,学校规模得到发展。当时两校的负责人分别为芬兰籍牧师石约翰和石仲兰。男校任教老师有何恒久、鲍长轩、樊纯武、何仲兴等,女校老师有吴君华、雷国翠、张景云、樊承恩、汤香铭、杨普生、田信贞等。与此同时,信义会还开办了“津兰幼稚园”,园长为王来英。1937年抗战军兴,一部分芬兰人回国,学校停办。
      1941年,应市民请求,津兰学校选出新董事会,申请复课。董事会由郭峥嵘任董事长,校董有李松声、朱超我、雷冠云、王默曲、杨复科、田德珍等。复课后的学校将男女二校合并为“津兰小学”,规模得到扩充,在校学生达280名。学校经费来源除信义会每年贴补国币1500元外,还将位于澧县永丰乡的会产80亩水田划归学校(每年可收租谷96担)。据津兰医院芬兰籍护士席安琪回忆:“1943年,战事激烈,其他医院迁走后,津兰医院一枝独秀,我们也从不同渠道获得来自国际社会的捐款和国际教会组织提供的财政援助。医院的经济状况良好,甚至能拿出5万美元帮助津兰学校。”此外,学校也收取一定学费,初小每生3元、高小每生6元。当时校长为李木柏,教师有樊伟华、张伯夫等。课程除开设国文、算术、音乐、国画外,还有圣经课。学生须按规定听牧师布道、做祷告。
      津兰小学自创办后,随着学生逐年升级,渐渐发展为具有初小、高小班级的完全小学。为了解决学生继续升学的问题,信义会决定开办津兰中学一所。担任校长的是芬兰牧师高果能(也译葛纳仁),教员有何恒六、鲍其轩、傅鼎武,外语教学则由芬兰神职人员负责,所开设课程除国文、英文、数学、地理外,和津兰小学一样,圣经是其必修课。
      当时,津市有公、私立完小多所,但中学仅津兰中学一所,照理是不缺乏学生来源的,但津市是个商业城市,学生家长重商轻学,孩子高小毕业便辍学入店当学徒,极少升入中学;又因家长对津兰中学办学宗旨和所开课程有看法,即使继续升学者也纷纷送往澧县县城或长沙。这样,津兰中学生源无法稳定,难以持续发展。1937年,因战争爆发,津兰中学一度停办。1940年,津兰中学复课一年后,又因种种原因宣告停办。津兰中学的开办,是津市中等教育之滥觞。
      在津兰中学停办后,津兰小学一直坚持到津市解放。1950年,芬兰籍牧师大部分回国,教会事务中止,学校停办。
     津兰学校的开办,充分体现了“上帝爱世人”的基督精神和中芬人民的深厚友谊,值得纪念和称颂。

Screenshot_20231014_131327_edit_411821281919622.jpg

Screenshot_20231014_131247_edit_411842858384854.jpg

Screenshot_20231014_131337_edit_41180084144208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5 22:4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16 05: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3 15:31: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历史,激励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1:52 , Processed in 0.0374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