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82|回复: 4

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9 08: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朗州醉翁 于 2023-10-19 09:06 编辑

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
——《探秘丰家铺》之一

.
徐隆广
.

      癸卯年国庆节与往年不同,中秋节刚刚过去两天就接踵而至,普天同庆,我也乐中其中!
此前两天,我与家人团聚刚散,丰家铺镇族亲国财就打来电话,并发微信:明天,我派车去接你来丰家铺,请你多加指导,共谋徐家大事。我隐隐约约感受到,“天下徐氏一家亲。”从徐氏始祖若木公传承下来的宗族文化血脉在我体内缓缓流淌。
      第二天国庆节,我离开了流光溢彩的汉寿县城,跟随散文作家徐凤敏女士驱车前往丰家铺镇,历时约一小时车程,在一个名叫浪山冲的村落里下车。族亲主人国财早已出门迎接,脸上堆满了笑容,把我们引进了敞口堂屋坐下,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开始叙谈探访这里的神奇……
      我从《汉寿县乡镇志:丰家铺乡》一书中得知:
      丰家铺乡曾有一个赋含诗情画意的名字:梅溪总。相传明朝永乐二年(1014),江西吉水县人酆(丰)氏两兄弟从酆家湾迁来湖南龙阳县梅溪总,在沧浪桃树湾石拱桥沿岸居住,并开设南货日杂铺,生意兴隆,惠及乡民,成为竹篾木具、珍贵药材及农副产品重要的集散地,故称酆家铺。为书写方便,后将“丰”改为“酆”的简体。梅溪亦或鹿溪,与梅鹿相关。“总”,明建制,类似乡。近年来,原丰家铺乡已与东岳庙乡合并改为丰家铺镇,但本文所载史科均以原丰家铺乡为依据。
  据《汉寿县乡镇志:丰家铺乡》志载:“丰家铺乡明代属龙阳县沧浪乡梅溪总。清初沿用明制,宣统三年(1911)更名梅溪乡。民国初年,汉寿县设东南西北4乡,乡下设总。丰家铺乡属南乡梅溪总。民国12年,全省推行自治,改总为乡。梅溪总改为梅溪乡。”后几经变更,19842月,恢复乡镇建制,成立丰家铺乡,集镇所在地为木瓜仑。
上世纪8090年代,我一直在汉寿县农委(办)工作,虽然身兼多职,但主要负责全县“三农”综合调研对上汇报,人称“徐老总”。丰家铺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演变自然有所认知和把握,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
      一是这里拥有十分独特的地缘优势。丰家铺镇位于汉寿县西南边陲,距县城40公里,地处雪峰山余脉,属低山丘陵地区。这里之所以地缘位置”,皆因地处汉寿县西南部与益阳市桃江县和常德市鼎城区三县区地缘交接地,人际往来频繁,物产交流活跃,是汉寿县边境贸易的重要市场之一。市场总面积1.84万平方米,可容纳客户300多家。车水马龙,一片兴旺景象!这里之所以拥有诸“优势”有赖于西部山峦叠嶂起伏,南部山脉纵横交错,群山拥抱,浪水环流,风景如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找到了最佳注脚和解读!
      二是这里拥有自然赋予的优越环境。这里的地形呈阶梯状递降,西南面高,东北面低,平坦地段属半封闭型盆地。最高山峰云峰山海拔320米,次为游树寨313.7米,分别为汉寿县境第二和第三高峰。主要植被有楠竹林和油茶树,漫山遍野,苍翠欲滴!古老而濒临绝迹的南方紅豆杉,有数千株在铁甲冲村连片生长,享受国家一级野生树种保护待遇,令人称奇,赞不绝口!
      三是这里拥有极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志载,航测总面积11.94万亩,其中耕地2.24万亩,林地8.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5。这里平地以种植水稻丶油菜为主,兼养猪丶牛丶羊和家禽。山地油茶和楠竹漫山遍野,随处可见,还生长着许多名贵药材,以七叶一枝花、何首乌、半夏、杜仲、勾藤和金银花等久负盛名。林业是这个乡的支柱产业,半数村民的经济收入都来源于此,过着“靠山吃山”的山民生活。
      这里的土壤土质,虽不丰腴,但也不贫瘠。潜育型水稻土、红壤土和潜育型土,孕育了这里的万物生长和复苏!繁衍着这里2.57万多黎民百姓,早在10年前,这里就被命名为“湖南省长寿之乡”,成为“中国长寿之乡”汉寿县的最早先例!
      这里山脉纵横,溪港交织,发源于桃江雲雾山的浪水是贯穿乡境最大的溪流,原与沧水在沧港合流,成为中华诗祖屈原沧浪行吟之地,后入撇洪河,直达蒋家嘴水闸排入西洞庭湖。而发源于铁甲冲村的铁响溪港直泻益阳桃江资水河段。且地势起伏较大,沟壑纵横,地层古老,构造复杂,基岩裸露,金、锑、铅、锌、铜等矿产久负盛名。
      四是这里拥有源远流长的古代文明。春秋末年,楚王室家族在此传承湘楚文化;宋淳熙年间,进士周德元在乡境创建“龙书院”,系县境“四大书院”之首。后宋端平3年(1235年)其五世孙周辚举进士,将书馆扩张一新,从此名声大振,负笈登门者众多;明清时期,境内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众多,且颇有建树。2004年,乡书画家李赞猷老先生书刻“龙津书院旧址”,现立于乡政府大门左侧园林。
      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已于2010年12月被批准为省级鹿溪森林公园,总面积3348.33公顷。1989年文化名人李赞猷为一美籍华人书写“寿”字和寿文,1992年又应台湾国学组织之聘,用楷书写完中外使用的汉字53772个,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存台湾历史博物馆。这里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
      杨贵妃晚年曾被护送到此,削发为尼,隐匿天宝庵,传诵着唐明皇与杨贵妃忠贞爱情的千古遗恨!
吕洞宾周游列国,曾到此点化鹿溪成仙境,引来许多诗人留下绝美诗篇:“婆娑睡眼望山凹,非雾非烟景四郊。一幅鲛绡不收拾,被风卷去挂林梢。”清代诗人李少白也赞叹“十里崎岖一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作茧将人裹,不信前途有路程。”
   昔日梅溪总,今日丰家铺,独特的地缘优势,天然的优越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悠久的古代文明,为新时代的新汉寿,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禀斌和社会财富!
      新千禧,新世纪,如今的丰家铺镇党委和政府已“旅游活镇”列入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依托鹿溪森林公园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农业观光等特色旅游产业链,同时全力做好敞口堂屋、古树名木和森林植被及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以保促发,以发促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全面启动鹿溪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
      在偏安汉寿县西南边陲一隅的丰家铺,如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这块如诗如画的彩色版图上,勤劳朴实、敢打善拼的丰家铺人,正张开温暖的双臂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投资商、创业者,开启新征程,创造新伟业,谱写新篇章!
   美好的希望,充溢在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
      (作者2023.10.6于沧浪街道八角楼社区锦上花小区陋室。)

微信图片_20231019084955.png 微信图片_20231019084933.png
                                                     作家凤敏采访                    丰家铺地理图

微信图片_20231019084923.png 微信图片_20231019084914.png
浪山村一瞥      浪水穿村环绕

微信图片_20231019084900.png 微信图片_20231019084827.png
                                                     封闭型盆地一角                  族亲国财家外景

   作者简介徐隆广,昵称朗州醉翁,湖南汉寿人,生于1939年12月26日,汉寿县农委(办)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南师大(原师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先曾执教多年,后又长期从事“三农”工作调研、项目工程咨询、文字宣传工作。在中央和省市发表各类文章500多篇,1200多万字,主要论文在国内外荣获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54次,其中两篇论文分别在美国和香港荣获世界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退休后,在常德市发改委等单位从事项目工程咨询丶企业文化策划和文字宣传工作16年,编制国家重点项目600多个,约5000多万字,其中6个项目荣获湖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三等奖;创办或主编6家企业文化报刋撰编文稿1200多万字。已结集出版《绿野拾零》《我的日志》;主编出版《铁骨丹心帅孟奇》1个版本;正待出版《夕阳之恋》《沙包村志》。曾被湖南省委、省政府评选为首届“湖南省党政机关先进秘书工作者”,“常德市优秀实用人才”,“汉寿县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共获省、市、县各种表彰和奖励40多次,并被湖南省老科协评定为高级经济师,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评聘为终身研究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0 08: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徐老图文并茂的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0 09:2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23-10-20 09:26 编辑

认识酆家铺,学习乡土文化。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0 09:53: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丰家铺人文丰厚,徐老挖掘出这么多故事,受益了。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0 11:51: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偏安汉寿县西南边陲一隅的丰家铺,如今,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这块如诗如画的彩色版图上,勤劳朴实、敢打善拼的丰家铺人,正张开温暖的双臂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投资商、创业者,开启新征程,创造新伟业,谱写新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19:46 , Processed in 0.0396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