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91|回复: 22

【原创】民间灯舞闹年来:玩狮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8 10: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64045gzc8j0z2e2zu4glt.jpg
   
    狮灯舞是中国民间流行最普遍、人们最喜爱的民间灯舞,它涵盖舞蹈、音乐、民间文学、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内容,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载体,历史传承、艺术借鉴价值极高。
    同全国各地一样,狮灯舞也是常德人民过年过节和重大庆典活动的主要节目。《常德民俗志》:“狮子有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由公母二狮组成,舞蹈动作有抖毛、舔足、抚弄、抢宝、滚球,表演时有锣鼓伴奏。武狮以表演功夫为主,节目有踩桌、跳角、上台,还有人狮搏斗。表演者上台时,先将方桌架成高台,最高者由九张方桌叠成,然后一层一层地向上穿,至最高层表演各种动作。每年入冬,便开始训练,约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各种动作,正月初开始表演,至十五结束。”
    我们老家狮灯的文、武两个类型与上述有点差异。文狮指的是春节期间串乡走户,在堂屋或院落里表演狮灯;武狮以表演功夫为主,更多的时候是“打地场”,即在某种重要或特约的喜庆日子里,在固定场地里,由一堂或几堂狮队,几十个人联合表演。
    春节期间,文狮来到门口,主人放鞭炮迎接,打击乐先进门,玩狮人顶上狮皮后,打击乐变换点子开始舞动。狮子按程序玩“走四门”、“坐中堂”,然后“扫堂”拜屋出门上第二家。有的主人爱热闹,给狮子“摆阵式”:玩长板凳、大桌子、草把把等。还有的主人在门口垒上两条长板凳,狮子必须跳进屋而又不绊倒。如遇新婚家要玩“麒麟送子”,玩到新人床上,并给新床和新人挂红。遇到新屋,狮子还要爬到屋梁上去挂红。这种狮灯还有许多的讲究:去一个村落表演,首先要弄清这个村落的方位和水流方向,然后先从最下游的人家表演起;开始表演时,头朝房右,尾朝房左,进门后狮头按照堂屋的下左角、上左角、上右角、下右角、中堂的顺序表演,最后,面向上右、尾朝下左“扫堂”出门。狮灯在首演之前,须烧香叩头禀告上苍,结束舞狮存放前,也要焚香敬神祈祷,作“杀狮”状。
    由群狮、众人联合表演的武狮,丰富精彩,但难度很大,如踩桌、跳四角、爬高杆、爬高梯、过高桥、玩梅花桩等。特别是将大方桌正反垒上十张左右,由两个人顶着狮皮,一张张的玩上去,又一张张的玩下来,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打地场”还有各种“斗狮”、“戏狮”的表演,如刀、枪等武术器械与狮子的“搏斗”,徒手拳术的对搏等。甚至丢掉狮皮,进行专门的武术表演,如耍刀弄剑、舞枪抡棍,集体拳脚、单个特技等等不一而足。
    安乡的狮灯也是文武混在一起的:“七层叠”、“藤缠树”、“牛恋凼”、“观音生莲”、“黄龙出洞”、“金狮戏水”、“金盆洗澡”、“狮子捧球”、“狮子吐须”、“麒麟送子”、“聚宝盆”、“天下太平”等。还有“抓痒”、“恋凼”、“喘气”、“扒沙”、“晒鳞”等表现狮子平常生活形态的动作。
    玩狮是没有鼓点子的打击乐,只要大锣、苏锣和头、二两钹,大锣掌握乐牌。乐牌子不多,行路较远一点时用“大淌子”串以“野鸡卜”,真正玩狮时用的也就两个牌子,在未顶上狮皮和舞完结束时用牌一,顶上狮皮开始舞动时用牌二。节奏随着表演的狮子变化而变化,层次鲜明,紧张热烈,激昂明快,恰如其分地烘托出雄师豪舞、英姿勃发的气势与神韵。
    要创建一堂狮灯,首先要制作狮子灯,这是关键。用竹篾扎成骨架,用布缝包好后再缝上羊皮,芦花公鸡套皮做狮鼻,电筒前罩做狮眼,白麻衬以红布当胡须。玩狮队一般由十人左右,其中四个人舞狮(轮换),四个伴乐(两钹,苏锣,大锣),一人接洽收红包,还有背长枪短刀等道具的。狮灯训练,一般在冬天农闲时节请师傅进行,既学习舞狮艺术,又学习武术和拳术,如踢脚下腰、翻筋斗、飞桌子等跳跃腾挪功夫,还有集体拳术,单人拳脚以及耙头枪棍、大刀长矛、连嘎棒(三节棒)、流星坨、耍水碗、爬高杆等花样都要学一点。
    有关狮子舞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礼乐志》中提到的“象人”。按照三国时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南北朝时民间也流行狮灯舞。到了唐朝,狮灯舞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舞蹈,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五方狮子舞”。白居易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唐代狮灯舞还流传到日本。唐代以后,狮灯舞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的《东京梦录》记载说,有的佛寺在节日开狮子会,僧人坐在狮子上做法事、讲经以招徕游人。明人张岱在《陶阉梦忆》中介绍了浙江灯节时,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围簇观看狮子舞的盛况。
    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而中国一般不受狮患所害,因此民间对狮子倍感亲切,把它当成威勇与吉祥的象征,不满足于立门墩、屋檐、石栏、印章、年画上静止的狮子艺术形象,要让狮子活起来,于是他们便创造了模拟狮子行为的舞蹈,再加以改进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并希望用狮子威猛的形象驱魔赶邪。
    民间舞狮活动虽然由来已久,但这门艺术起源仅有汉代、北魏和唐代三说。汉代起源说: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使者扬言朝野,若能驯服此狮,便继续进贡,否则断交。使者走后,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将狮皮剥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一人逗引起舞,此举不但骗过了大月氏使臣,而且连章帝也信以为真。此事传出汉宫,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就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也说北魏起源的:舞狮作为表演艺术,成形于北魏时代,当时北部匈奴侵扰作乱。他们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使他们知难而退。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舞玩,得以流传后世。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记述当时洛阳长秋寺佛像出行时,有“辟邪狮子引导其前”的话。还有唐代起源说:故事说当唐明皇梦游月殿时,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他要近臣照他梦境中的瑞兽模仿出来,同时由配以雄壮的锣鼓编舞娱宾。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
 

064044q9fj8d0tidx0a35d.jpg

064056qv8wizu6nu6ezwns.jpg


064056w1bnffz2dg13f1hm.jpg

064055tmqozjjjj1gy6jmj.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蛮有意思!狮子,分南狮、北狮!我喜欢看北狮的表演。我们这一带,时新的是北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1: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海外欣赏的是南狮。技巧高超的,也是南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天同庆,万民同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1: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元宵期间玩狮子的习俗差不多流行全常德市,只不过玩的水平有高有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3: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狮灯舞是中国民间流行最普遍、人们最喜爱的民间灯舞,它涵盖舞蹈、音乐、民间文学、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内容,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载体,历史传承、艺术借鉴价值极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4: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玩狮子,舞龙灯,欢欢喜喜闹新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4:45: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舞龙玩狮,民间传统习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5: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舞狮的都有一身功夫,胆大心细,可以在垒起的七张方桌上面游玩自如。下面观众无不咋舌欢呼,精彩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8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舞龙灯,玩狮子,都是民间传统习俗,沅水.澧水两地都差不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0:51 , Processed in 0.0381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