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24|回复: 0

老家六合垸·六合垸的村官们(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0 10: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3-12-22 12:33 编辑

老家六合垸6.jpg
六合垸的村官们(2)


陈良觉(2023·10·16).jpg
陈良觉先生(1941——)


和陈良觉电话聊天
    2023年10月13日晚上,电话和陈良觉聊天。陈良觉祖籍益阳,祖父陈尚文,祖母刘氏;父亲陈桂庭(1904—1984),母亲刘氏(1904—1977)。陈良觉辛巳年十月十四日出生,公历是1941年12月2日,已过八十二岁了。我刚懂事时,陈良觉就是大队干部。据他介绍,1962年,他就是六合大队的团支部书记;1964年,担任大队会计。当大队支部书记是1985年,上接卜功银,时间两年,接替他的是老书记熊云香,他是从公社企业下放回来的。组织和陈良觉谈话,职务虽然是副书记,但享受书记的待遇。
    陈良觉的原配夫人刘学兰,娘家住六合四队,读小学我和她是校友。五十年代,六合垸没搞园田化之前沟沟港港多,为了学生安全,放学时要求“走路队”,指定队长负责。我和刘学兰的家都住学校东北方向,沿着“港儿”走。下午放学时,老师总结头一天路队纪律,有表扬有批评。一天放学,老师问昨天有没有同学在路上玩水,我第一次“告密”,说刘学兰和几个女同学玩水。老师提出批评,她们也承认了。不过在回家的路上我也听到她的警告:再告密,小心挨打,因为她们年纪比我大,真有些害怕。因为这件事,所以我关注刘学兰。后来听说她招工到常纺,这次陈良觉告诉我,陈学兰不是招工常纺,而是津市的缫丝厂绸厂,再后来丝绸厂迁去浙江杭州。因为刘学兰在老家和陈良觉订婚了,刘学兰辞职回老家。陈良觉和刘学兰结婚了,有五个子女,三个儿子:陈太平、陈纲要和陈伟。两个女儿。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5年的一天,刘学兰在水桥上洗衣物,突然大路上一辆刚维修好的三轮摩托方向盘失控,直冲向水桥,撞伤了刘学兰的头部,当场死亡,时年54岁。陈良觉和刘学兰养育了五个子女,三个儿子是陈太平、陈纲要和陈伟;两个女儿是陈永红和陈碧文。儿子陈伟在袁平安之后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

张新培(标准).jpg
张新培先生近照
和张新培电话聊天
    2023年10月12日下午,应国斌和张新培电话聊天。张新培先后两次任村党支部书记,一次是接替朱富清,从1991年至1998年;第二次是接替周春华,从2022年到2023年。
    张新培是本村三队人,出生于1954年12月12日,农历甲午年冬月十八。祖父张运兰(1901—1972),父亲张庆云(1926—2014),母亲杨玉珍(1926—2015)。父母生育了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六个儿子是新民、新培、国良、国其、国安、文化;三个女儿是正英、阳春、小红。张新培的配偶范连喜,本村范炳梅的女儿,生育了两个儿子,即张书兵、张宇。
郑培民指挥抗洪.jpg
1998年夏天,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和副省长庞道沐在安乡指挥抗洪,

    1998年年初,市委党校举办县处级干部读书班,安乡的县委副书记李寿全参加了。知道我是六合村人,告诉我六合村村级经济发展不错。因为我知道一些负面消息,所以希望官方传来的情况是正确的。后来大水,张新培这个大队书记出名了,副省长庞道沐深入抗洪第一线巡察水情,在六家渡码头上看见一堆青年人喝酒打牌,问是些什么人,怎么不认真巡逻,回答是在休息,和大队书记在喝酒。防汛等于打仗,庞副省长一气之下,宣布拆销张新培村支部书记的职务,省电视台随即播出了这个消息。其实,这几个青年是安尤六家渡的人。这时,张新培正带领群众在巡逻排险,市委书记吴定宪和县委书记徐万发都在场,可以作证,他们共同做张新培的工作,保持沉默,维护领导的威信。在市里,我也听到因安乡倒垸被免职的县委书记、调任市委副秘书长徐万发同志和我讲的一个笑话:六合村的老百姓广为传播:“某天晚上,湖南省的最大的副书记会见了湖南省最小的副书,听取如何严防死守的汇报!”说的是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一天晚上巡察到了六合垸,听取村党支部副书记应国作的汇报。徐万发知道应国作是我的弟弟,说了这个笑话。1998年是一个多灾之年啊!

袁平安.jpg
袁平安先生(1961——)

和袁平安电话聊天
    2023年10月11日下午,袁平安:在我的前面是彭逢盛做村支部书记,时间是2005年至2007年。三年一届,我一届都没有搞上头,自己辞职不干的。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农民负担重,按田亩计算,每亩负担有300多元钱,其中包括国家的农业税,还有水费、电费。都要找农户收上来。村集体已经没有值钱的东西,鱼池已经承包,最少5年。沟沟坎坎都被前几届村支部卖完了。剩下的是负担,农民负担重,栽田没积极性,抛荒严重,上面严禁抛荒,只好逼着村干部栽种。2007年下半年我辞职不干,但是不久国家宣布取消农业税,这下农村工作就轻松多了。辞职不干后,乡党委把我安排在修防会搞了两三年时间。本来政府帮我买了社保,开始政府负责交百分之七十,个人交百分之三十,后来变成自己要交百分之四十。我身体不好,担心自己能不能活过六十岁,就退保了。现在只拿“农保”,一年1000多元钱。


袁平安夫妇.jpg
袁平安和夫人阳翠英

  袁平安的父亲袁德保(1930—2022),母亲李喜英(1933—2009),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袁平安是老大;老二,病故;老三袁洪波,在重庆做生意。袁平安,配偶阳翠英,两个儿子,大儿子跟母亲姓,叫欧阳辉,1984年出生,在长沙三一重工一个分厂工作,是一个负责人;小儿子袁青,贵州师大毕业,在长沙作建筑设计,媳妇是同学,做园林设计。

李伏元.jpg
并乡合村前六合村最后一任党支部书记李伏元同志

和李伏元电话聊天
    2023年10月19日下午,我和来长沙带孙子的李伏元电话聊天。
    李伏元,2014年至2017年在六合村任党支部书记。2017年,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并乡合村,安昌、安宏和安化统称三岔河镇,六合和丁家渡合并为六合垸村。我的记忆里,这件事2016年就在进行,我父亲2016年5月9日去世,送葬那天杨伯如对我说不能参加吃饭,说“六合垸村”挂牌,有关领导要他参加。无论如何,李伏元,是老六合村、或按老乡习惯说的六合大队的“末代书记”,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李伏元的娘家是三岔河(安化)长明村人,出生于1961年1月28日,即辛丑年腊月二十三日。父亲李碧桃(1924—1987),母亲周青年(1927—2004)。父母养育了四个子女,李伏元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有两个妹妹。父母重视子女教育,李伏元虽然是家里老大,仍然送女儿读书,一直到安乡一中高中毕业。1984年2月9日,即农历甲子年正月初八结婚,嫁给六合村四组刘祥林的儿子刘月华。刘祥林和刘玉林是堂兄弟。刘月华1956年5月12日,即农历丙申年四月初三出生。
    1995年,李伏元走出家庭,担任村妇女主任。当年计划生育还抓得很紧,是她的主要任务,而且还要包组,负责上门兑现,如完不成任务,个人要去借民间高利贷,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村干部分工,李伏元包六组,几乎没有一点时间做家务。家里承包的十四亩鱼塘,十亩水田基本没管过,全靠丈夫一个人,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庆幸的是多次被评为优秀乡计生专干。2014年,乡党委信任她,群众拥护,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在六合村或六合大队的历史上写上了圆满的一笔。她主要办了两件大事:一是筹资新修了一个130平米的村部。六合的老村部在彭湾瓦屋,我当民办老师还在那里教过书,后来一度转到六家渡码头上,最后又定位到学校西面,这与李伏元修的村部有关系。以后合村,新村部显然狭窄,不够用了,被替代是自然的。不过,李伏元在书记任上是在创业,值得肯定。二是带领群众硬化了从肖公嘴到六家渡2千余米的灌溉沟渠,不仅几个组的农田旱涝受益,而且还美化了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3:40 , Processed in 0.0422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