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3-11-20 11:19 编辑
退而不休,乐将余热献社会 ——记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退休干部龙西斌 转自《石门秋韵网》
龙西斌(右一)给领导介绍石门茶博馆
石门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县博物馆原馆长龙西斌2017年10月到龄退休。为了继续支持年轻人工作,继续他热爱的事业,继续当好人大代表,继续服务社会,他因加倍努力发挥余热而被大家誉为“最美老干部”。 龙西斌退休后,为了支持年轻人工作而不遗余力。但他做到不越权,积极协助接替他工作的馆长和班子成员继续做好文物保护、文物普查、文物征集等工作;并参与维修王尔琢、陈振亚烈士故居,新建县博物馆,维修文庙创4A景区,修建泰和合茶庄,主持茶马古道申报世界遗产,建皂市考古遗址公园,建磨市镇红色纪念园和王尔琢公园,打造中国白云山茶文化公园,编写《石门县文物志》、《石门红色史》、《石门土家族》、《李自成禅隐夹山考释》、《石门宜红茶史》;并先后申报了一批市、省、国级文物保护单位,如王尔琢、陈振亚烈士故居,泰和合卢次伦书室、茶仓,石门文庙,梯云塔等,还申报了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为充实新县博物馆馆藏发挥了重要作用。 石门县参与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龙西斌退休后干的一件大事。在单位支持下,他牵头组织建成了石门茶博馆和壶瓶山红茶坊博物馆。他自垫经费十多万元,先后收集有关茶的文物万余件全部交公,其中马鞍1227个,木茶箱1668口,茶袋1216条,茶麻袋1115条,铜制茶壶829把,陶瓷茶碗1350个,其他茶博文物4000多件。拍摄石门“申遗”汇报片中,他曾两次昏倒在现场。他的努力奋斗,使石门的“申遗”收获了巨大成功,国家文物局已将“壶瓶山古建筑群、水南渡古茶道段、夹山寺”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他多次应邀以专家身份,参与全国万里茶道申遗研讨会。2023年6月,他还当选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龙西斌因几十年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退休后仍干了许多为民称道之事,他连任5届县人大代表、7届市人大代表。 2020年2月,龙西斌被石门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石门县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他提交的议案和建议有11件被评为优秀,曾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人大代表。市人大一位领导审理龙西斌提的建议和议案时有感而发说:“龙西斌代表提的这些建议和议案直面民生,高屋建瓴,切中要害。我们就要这样高境界、高水平的代表!” 通过长期深入调研,他首提了修建“安慈”和“宜张”(炉慈)高速公路,疏通澧水航道,修建湖北松滋到石门县城的“松石”高速公路(现均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他还认定唯有提高县城连接桃源盘塘和到壶瓶山、至南北镇的公路等级,才能彻底改变石门交通主动脉“全程限速30公里”现状,石门经济发展才可能提速。于是他连续十年冒严寒、顶烈日沿途实地考察调研,并陪同“国代表”王怀军多次前往湖北联络湖北“国代表”,先后提出关于建设“常恩”旅游高速公路的议案、关于加快推进呼南高铁宜昌至石门至常德铁路开工建设的议案、关于将石门至桃源陬市段公路列入“十四五”高等级公路建设规划等等建议。不少人听说他的事迹后感慨地说,锲而不舍地为改善石门交通奔走,“龙代表”真就搞到了点子上。 因知识面广,责任心强,能力突出,并具有权威,退休后先后义务参与的大型活动有:夹山闯王陵廉政教育基地展陈禅隐馆和醒悟馆内容和形式设计、石门文化墙内容形式设计和指导、洞国学校校园文化策划、县博物馆(文庙)抢修,王尔琢、陈振亚故居、泰和合图书馆和茶仓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还协助配合省文物专家鉴定组和县博物馆到壶瓶山镇泰和合茶号鉴定茶博文物,其中150多件被定为国家珍贵文物。为了宣传石门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土家文化、茶禅文化、闯王文化,每年给上级领导到夹山、磨市、壶瓶山等处义务讲解10多次。 他把人民群众办成事,办好事作为奋斗目标。为了改变石门落后的交通状况,他决心为争取“常恩高速公路”而奋斗,特别是他连续多年提出的《加快推进呼南高铁宜昌至石门、常德段项目建设的建议》去年也得到了市发改委转告的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回复。被人认为无法实现的惠及石门人民和子孙后代的项目,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正向着他设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作为一名退休干部,他积极参与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锲而不舍十多年为修建南北镇白竹山公路在市、县人大全会上撰写建议,并自掏腰包给白竹山村捐款3000多元,给罗坪乡、雁池乡修建公路11000元。 为了将夹山寺、闯王陵申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头部严重受伤并落下后遗症。但他时刻想着为党为民工作,退休后仍为工作而带伤赴北京、新疆、内蒙、福建、湖北等地、及本县本市基层,调研行程近十万公里。病倒了,打几天“吊针”后又接着干。他迈着艰难的脚步,始终在奉献社会和为民造福的路上义无反顾前行。 (石门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