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7|回复: 2

商业宝地大码头(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4 14: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业宝地大码头(三)


                                                                                                                        文/宋先熙
(接上页)大码头更是焕发昔日青春,再现辉煌。各店生意红火,老板腰缠万贯,踌躇满志。街头行人摩肩接踵,更显拥挤。津市人们常把人多的地方形容像“大码头”一样,是亲历之谈,也是当时大码头的一大特色。人多就声音嘈杂,每天大码头街头,自晨至幕,都充溢着小贩的叫卖声、三斗坪运盐长途归来的挑夫吆喝声、各店起下货物时挑夫哼唱的劳动号子和行人的欢声笑语、 争吵声,各音杂陈,谱写了一首并不和谐的市声交响曲。
        十四年抗战, 是国运乘危、 苦难深重的年代,也是津市商人的黄金时期。 暴发户不断涌现。
        大码头老板们,各有机遇不同, 但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暴利。福顺昌昆仲长袖善舞,在一次生意中盈利12万元。裕明百货店、杨鼎新纸庄在时局动荡中发展壮大,财力大增,很快成为各行业翘楚。 就是1942年才挤进大码头的利隆盐号,原始资本仅食盐400担,后加入三斗坪运盐行列,几经周转, 至抗战胜利前, 股本最多时已有食盐1200担, 当时,这还不算突出的事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当晚,《津市日报》收到中央社电讯,印发号外,广为散发。全市人民欢呼胜利,群情振奋。大码头各店门首很快挂上汽灯、电灯,灯火辉煌,街上被照耀得如同白昼。 有的店还在门首高悬国旗。庆祝离不开鸣放鞭炮。各店首先出动整批抢购,嫌零星鸣放不够热闹,整箱放置门首不远处,打开箱盖,用炭火引爆, 一时火花飞溅, 爆声震天。是日,鞭炮声彻夜未停,全市鞭炮店存货告馨。次日拂晓,大码头纸屑遍地,厚处几可淹没脚面。鞭炮不拆分,整箱鸣放,这在津市尚属首次,大码头的老板们以此方式抒发爱国热情,庆祝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 大码头顿失几许热闹,老板们在兴奋之余,各作新的打算,筹谋在新的形势下, 业务更上一层楼。但策略未定,时局倏变,内战继起,货币不断贬值,物价逐日猛涨, 经济面临崩溃边缘。 生意已不好做,退而缩小业务,小打小闹。临解放前多,深怀共产忧惧, 老板们为了保存既得利益,有的携资外逃,想在外地另谋发展:有的买房置地, 留福子孙:有的化商业资本为个人生活资金,仅留少量资金维持门面,采取以静待变的态度。
        津市解放后,国有经济逐步占领了津市市场。1951年,津市成立公私合营企业公司,大码头资金较大的老板们连人带资金投入了这个公司。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至此,社会主义经济占领整个市场。
        历史偏爱大码头,它虽历经沧桑,但容貌未改。解放后,混凝土代替了麻石路面,使路面更为宽广平整:澧水大桥临空横跨南北,临岸轮运码头,客流络绎,客货畅流,水陆两便,形成交通枢纽:大桥东侧街头,百货大楼与工商银行大厦巍峨对峙。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与个体商户比肩营业,形成购物中心,因而又被誉为“金三角”。
        岁月悠悠,时移势迁,叫“宝地”也好,称“金三角”也好,名称虽异,内涵却同。大码头风采依然,辉煌再现。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4 21: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吴老师佳帖。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6 20:1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吴蓉蓉 发表于 2023-10-24 21:47
欣赏吴老师佳帖。谢谢分享!

谢谢吴蓉蓉老师的欣赏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2:17 , Processed in 0.5035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