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10-31 11:15 编辑
5岁男孩遭遇车祸昏迷至今未醒,巨额医疗费谁来支付?法院:先予执行!
5岁男孩遭遇严重车祸,昏迷9个月至今未醒,仍在医院救治的他,父母却已无力承担治疗费用……怎么办?“先予执行”了解一下! 5岁男孩遭遇车祸,昏迷9个月至今未醒 2023年1月31日,5岁男孩小周在某县某村路段被车撞倒。交通事故发生后,小周被送往某县人民医院开颅抢救,后又转至省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先后花费医疗费近50万元。 幸运的是,孩子的命保住了,但不幸的是,小周陷入昏迷始终未能醒来。 2023年7月,父母将小周转至康复医院继续治疗,据医生介绍,小周目前每天的治疗费用(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检查费用)为1500-2000元,预计还需康复住院6个月,总费用约25万元。 小周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独生子昏迷不醒、高昂的医疗费用让整个家庭都蒙上了阴云。 肇事司机杨某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强险和300万元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但具体该赔付多少,三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无奈之下,小周的父母将杨某和某保险公司起诉至某市区人民法院。 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25万“救命钱”解燃眉之急 为保障小周得到及时救治,法院迅速启动诉前调解程序。在调解员的充分调解下,某保险公司同意先行垫付了40万余元医疗费。 但小周后续的治疗费依然是个大问题,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太长太复杂,小周的父母也已经把亲戚朋友们都借了个遍,实在凑不出钱来了。 看着心急如焚的当事人,案件承办法官想到了“先予执行”的政策,于是向其释明了先予执行的相关规定。9月20日,小周的父母准备好相关材料,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请求被申请人某保险公司先行给付申请人小周医疗费用25万元。 收到申请后,某市区人民法院立即向某保险公司核实了肇事机动车的投保情况,并在综合考虑小周的后期医疗费用、事故责任和车辆投保金额后,依法裁定被申请人某保险公司先行支付小周医疗费用25万元。 随后,法院第一时间通过“闪信”将裁定书及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送达至某保险公司,执行法官也与某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告知其申请人目前救治情况,督促其尽快履行先予执行义务,某保险公司遂主动将25万元付至法院账户。 10月12日,小周的母亲韦女士来到某市区人民法院,领到了上述款项,她脸上的愁云也终于散开了。 以案释法:先予执行,让权益“提速实现”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作出之前,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对方当事人向申请一方当事人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其他财物,或者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并立即付诸执行的一种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二)追索劳动报酬的;(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对于特殊、紧急案件实行先予执行,可以让当事人的权益“加速兑现”,解决严重影响当事人生活或生产的“燃眉之急”。本案是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妥善解决涉民生案件的生动体现。对特殊困难群众,人民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并通过诉前调解、先予执行等方式,让权益“提速实现”,充分彰显司法的速度、力度与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