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黄南林 于 2023-11-1 11:57 编辑
津 市 市 人 民 法 院 以法治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津市市人民法院紧密围绕津市市委市政府“一三五”战略定位,锚定“五三六”目标任务,聚焦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法治硬措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披甲护航。
普 法 宣 传 进 企 业
诉调对接 商企止纷质效高
近日,湖南津东云纺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与某建筑公司负责人在津市市人民法院法官的调解下握手言和。 据悉,湖南津东云纺纺织有限公司与某建筑公司的马某签订了承建合同,因承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湖南津东云纺纺织有限公司将该建筑公司与马某一同诉至津市市人民法院。法院立案庭审查后认为,若按部就班进入诉讼流程,解决纠纷耗时过长,将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经营。为高效解决企业间的纠纷,津市市人民法院引导湖南津东云纺纺织有限公司申请诉前鉴定,并同时启动诉前调解。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该建筑公司同意放弃9万多元的工程尾款并另行支付赔偿金8万元,湖南津东云纺纺织有限公司放弃其他赔偿主张。至此,一起合同纠纷圆满解决。 今年来,津市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新路径,不断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衔接,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全面提升诉调对接工作成效,为辖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今年,津市市人民法院在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津市农村商业银行分别成立了津市市人民法院驻高新区司法服务工作站、津市市人民法院金融纠纷调解工作站,安排工作人员入驻站点,及时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全程跟进涉企案件诉讼服务事项,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诉前。目前,两个站点共调解案件221件,其中调解成功的有103件。
提档升级 商企维权速度快
“讨了几年的货款,在法院的帮助下终于收回来了。”近日,湖南诚铭牛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为津市市人民法院高效的诉讼服务点赞。
据了解,个体工商户黄某拖欠了该公司货款10万余元,在多次催要无果后,湖南诚铭牛业有限公司向津市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津市市人民法院当天立案,当天送达法律文书。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凌晨在菜市场蹲守,终于在30天内成功执结此案。
为给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诉讼服务,该院在诉讼服务大厅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按照涉企案件“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办理、优先执行”的原则,安排专门人员,全程跟进涉企案件诉讼服务事项,提供全流程、无死角诉讼服务。对于材料不全者一次性告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场予以受理,案件当场立案率达到了99%。对于在线申请立案的,立案审核时间由7天压缩至3天以内,推动立案工作快速化、标准化运行。据统计,该院所办的涉企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为45天。
此外,该院还建立了院领导对接园区企业的工作机制。6名院领导对接服务园区129家重点企业,定期走访调研,做实“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三门“功课”,着力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执行攻坚 商企权益得保障
津市市人民法院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到日常执行工作中,统一规划、集中部署,以开展专项行动的方式提升执行质效。该院先后开展了“虎啸执行攻坚”“湘执利剑”等专项活动,对涉园区企业等案件进行集中执行,对企业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充分利用线上查控和线下找财相结合等措施,快执快结及时发放案款,缓解企业因案件面临的资金压力。
据统计,2022年以来该院执结涉企案件186件,执行到位金额达4000余万元。今年4月,针对湖南大北农华有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常德仁和盛五金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较多,被执行人分布范围较广,执行难度较大等情况,该院安排专人前往福建、重庆等地,加大财产查找力度,几天内为上述企业收回债权近160万元。
该院采用执行流程集约化模式,做到简案快执、繁案精办,对于简单企业案件尽量缩短案件流转时间,压缩办案周期;对于疑难复杂涉企案件,该院每周召开局务会集中讨论,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再多方协调衔接,以团队作战代替单打独斗,进一步提升办案效率;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来,该院进一步加大对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有效规制和依法打击力度,用足用好拘传、拘留、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性措施,进一步凝聚以打提威、以打促执、以打治罪的强执合力。今年以来,该院共拘传拘留被执行人40余人,调警协助执行30余次,扣押车辆8台,向公安机关移送4名涉嫌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线索,保持了严厉打击“老赖”的高压态势。
面对涉企案件执行情况的复杂多变,该院始终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工作理念,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酌情处理。在冻结、扣划企业银行账户时,该院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给企业预留部分流动资金,让其能够运转。在查封企业的生产设备时,采取登记造册、就地扣押的方式,责令其妥善保管并允许使用,以便促进其履行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强制执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在执行赵某与某置业有限公司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执行案中,考虑到该企业项目总投资大,且近年来处于亏损状态,无法在短期内完全偿还债务,执行人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协调,最终在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前提下,让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使双方权益均得到了保障。
(来源:津市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