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82|回复: 10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二十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20:12: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11-6 20:22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二十八)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五章   城市转型

第一节   从一封信说起
    1949年8月3日,由冀南地区组成的南下工作团抵津。4日,成立中共津市市委员会和津市市人民政府。遂5个接收小组成立,进行城市接管工作。第五组又称经济组,白天接收,晚上开会,历时22天完成。市委在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接收单位:伪财政部湖南常德国税局、澧县稽征所、澧县捐税稽征处、伪国赋粮食管理局第五聚仓库、湖南盐务局津市盐业分处、湖南省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澧县县银行、湖南第一纺纱厂津市办事处、中纺公司沙市驻津办事处、湖南省津市轧花厂、中国植物油料长沙厂津市分厂共11个单位,人员100人。”从中看出,除轧花厂一家工业企业外,其他均为金融商业单位。
新政权成立后的两个月,也就是1949年10月,中共津市市委书记的栗汇川在给省委城工部的汇报材料中这样写道:
    ……津市没有大的工厂,除一家电灯公司外,大致共有染织、针织、制革、造伞、制秤、辗磨、印刷、缝纫、豆腐、卷烟、油漆、竹木器、五金修理、弹棉、机器、棕索、石作等十几个手工业行业,744户,流动资金近2亿(旧币),参加手工业生产者2300 多人,占市场的比例是比较大的。商业方面,市面较为繁华,但歇业的多,商人的顾虑:一、不晓得今后税收怎样(怕多收,购进的货没征税,不知征多少,而不敢卖东西);二、怕国营贸易公司开张后,掌握了市场,自己没出路;三、对人民币信誉差;四、长沙失火烧了一个堆栈,内津市物资很多,商人借故辞退店员并停业……面前,接收工作大体告一段落,今后应即转入城市管理,围绕恢复生产,繁荣经济。面前,我们的干部不仅少,而多系农村出身,缺乏城市工作经验,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一个困难。
    1949年9月初,中共常德地委转发中央和华东局指示:“严催所属,在3万人以上城市,务须九月份召开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地委决定先设津市、澧县为试点,并要求津市马上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9月上旬,中共津市市委根据常德地委的指示,经过紧张而周密的筹备,组织召开了津市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就有计划有步骤地迅速恢复生产、沟通城乡关系,解决失业问题,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能够和共产党合作的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共同努力建设新津市,禁止黄金银圆流通,巩固人民币地位,肃清匪特,安定社会秩序等中心工作所作的报告,代表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形成有关决议,会议收到代表提案46件,交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处理。这一次的代表会议可谓是政权阶层与市民代表的碰面会,双方均带有试探性的味道,代表所提的议案不痛不痒,或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1950年10月12日,中共津市市委、市政府再一次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一年前相比,此次大会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氛围上都是前所未有,出席代表159人,大会收到各类提案147条。在这其中,一封来自工商界的意见书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极大关注。意见书近两千字,对津市的人文地理、矿藏物产、交通运输、工商经济等作了详实的介绍,就津市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里面既凝聚着津市工商业者几代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也包含有对新政府的期许。70年过去了,现在看其中的条文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文如下:
    津市市各界代表意见书
    津市从解放到现在已有一年多了,虽然以前长期受到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压榨和剥削,但是这一期间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政府尽了最大努力和工人阶级积极工作,工商界特别努力,广大农民支持的结果……津市基本上已由恢复走到发展的阶段。
    我们知道中国工业,尤其是内地工业是非常脆弱的,国民经济比重,工业只占10%,而农业占了90%。至于九澧流域及川鄂湘黔广大边区,近代化工业简直没有,完全是一个纯农业地区,是未开发的处女地。因此津市只能成为产物集散、商品贩卖这样范围的小城市。基于现在客观形势的发展,我们为了要积极从事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充实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内容,关于津市工商业总的发展趋势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建议政府创造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开发河南岸工业区建厂地带。有计划地建立真正帮助与提高农业生产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一般工业及工业使用的原动电力。纠正一般工商者生产经营的脆弱性和畸形状态,坚持面向农村适合广大农民需要的最高原则,搞好城乡关系,加强物质交流。因此,津市现在的地理环境、资源情况以及客观条件,究竟有无发展前途,应该向哪一方面发展,这是我们必须特别注意的。
    1.津市的地理环境
    津市位于澧水下游,北连沙市、宜昌,南通常德、桃源,西经石门、慈利、大庸而达川、鄂、湘、黔边区,东经洞庭而迄长沙、汉口,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对于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互相交换调剂有无,以及其他城市工业所需要的大量原料和粮食资源供给在整个国家经济上是重要链接的一环。
    2.物资产销情况
    洞庭湖西岸,长江以南地区土地肥沃,都是农产物最丰富的地方,过去有“洞庭熟、天下足”之说,也就是指这块地方而言,所以,这一地区的棉稻出产在生产战线上是具有特别潜力的。关于津市过去每年向长沙外埠输出的大谷就达百万余石。虽碾米工业不发达,但在长沙、汉口等各大城市的粮食供给方面仍有其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棉花,在津市一地向外埠运销每年约在十五万担左右,一九四八年最高额在十八万担。这在中南区纺织工业的作用太重大了,湖南纺纱第一厂裕湘纱厂完全是这一地区原棉供给的,西南、云贵川各省、武汉各地的纺纱厂也都是在这里采购。现在人民政府抓紧这一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大力推广植棉工作,将来对纺织工业原棉供给的光辉前途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其他如菜籽、芝麻、黄豆、豌豆、麦子、莲子等各项农产物的出产亦复不少。
    澧水上游川、鄂、湘、黔广大边区的山地出产,以前经津市出口的桐油每年约十万余担,皮油、梓油约两万余担,其他食油,如棉、菜、茶油等约三万余担。此外,猪鬃约八百担,五倍子万余担,鸡鸭蛋四万余件,牛羊皮羽毛万余担。这仅就一些不完全的统计。至于这一地区的矿产蕴藏丰富,因经济落后,未曾开发。现有石慈雄黄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石门夜行庙的烟煤和澧县羊耳山的烟煤,其品质可与辰溪煤相伯仲,昔用土法开采未具规模,其他如铜、铁、铝等金属矿产因未实地勘探不敢臆断,但矿苗据各方面报道是真实可信的。
    3.客观条件与发展前途
    自解放以来,军事战线上彻底消灭了湘西余匪,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生产战线上各级人民政府大力领导生产自救,修理防汛,取得了几十年来未有的大丰收,农村经济情况基本好转,尤其是在秋征以后,我们这一地区正准备着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数千年来的人剥削人的封建制度,使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土地回到农民手里,便可大大改变整个农村经济面貌。农村购买力也起了一个新的变化,即伴随封建阶级没落,所谓地主富农式的消费购买力降低,相反,占90%以上的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雇农因土改翻身,生活向上,对物资需求将会变得更为广阔,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4.津市应向哪一方面发展及如何创造津市工商业化的先决条件
    根据津市的地理环境、资源情况以及客观条件,津市发展的光辉前途是可以肯定的,因为过去津市没有近代化工业,纯粹是一个转运贩卖的消费市场,往往以廉价的农产品换取外来高昂的工业品,而形成入超的情势,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故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津市从消费城市变为生产城市,建立对农业生产有益的工业生产、制造,与农民生活水平相符合的一般商品,同时,商业经营只有服务与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才能有其他的发展前途,因此,按照津市实际情况,最适合发展工业,榨油工业、面粉工业、蛋品工业、机米工业等轻工业的发展,这也是津市工商业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发展道路上的必然趋势。
    津市工业化有其优越条件,对于今后津市的经济建设必须填空进行,创造津市工业建设厂的先决条件,号召各地厂商来津经营,保证有利公私经济的发展。
    津市市区历年来因洞庭淤积河床日浅,洪汛期内沦为泽国,附近数十里垸堤时有溃决之虑,物资损失极大,这是坚决要与洪水作斗争的。为了减少水患的威胁,结合开阔河南岸的工业区地带,我们要求即时疏浚茶炉河,直达窑坡渡,澧水得以分流,这一工作的完成,不仅克服了我们经常的灾害,而且有利地促进整个津市的繁荣,其理由:
    (1)为减少水患威胁增加农业生产。澧水经慈利、石门抵达津市,经安乡以入洞庭,至津市小渡口后。以极大弧形几成倒流,而至窑坡渡约十五里,因此,当洪水奔流至小渡口时即成汹涌淤塞之状,津市以东各垸堤深受威胁,而以十万亩之大围垸首当其冲,往往因而溃决。最近五年便有三年溃决,造成劳动人民最大的损失。如果从津市对岸疏导茶炉河直达窑坡渡,水程仅五华里,以五十丈的宽度和三丈的深度,可蓄十五万七千五百立方丈的水量,即可分散水力,减低洪汛水位,使津市以下各垸农产物的收获得到安全保障,仅大围垸一个垸子一年的稻谷收获量就可达到四五十万斤,这个经济价值是非常重大的。
    (2)为了长远利益打算,津市为九澧流域唯一商场,每年因街道上水,遭受的损失如房屋的损毁、物资的损害、疫病的传播等,可以说无法统计。另在运输方面,可以减少十里地的水程,节省火轮煤炭的消耗,以及民船运输力的加涨,因此,疏浚茶炉河,与长远利益和国民经济发展是有重大关系的。
    (3)为了创造津市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开阔河南岸工业区建厂地带。津市街区海拔低,洪水超过35米就要侵入市区,超过39米,全市便一片汪洋。将皇姑山北麓沿线辟为津市工业区,使津市工业化有其保障。对于今后津市的经济建设必须填空进行,创造津市工业建设厂的先决条件,号召各地厂商来津经营,保证有利公私经济的发展。
    以上所述,是否妥当,仅作参考。
                                1950年10月12日
    1951年春节,市委书记张邦信等一行来到市工商联筹委会慰问走访,大家就津市建设大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市委书记的诚意,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畅所欲言,最终对将津市由消费性城市转化为生产性城市,商业城市转化为工业城市达成共识。筹委会主任龚道广、秘书长朱振炎遂将这一信息在津市工商大户间广为传播,引起极大反响。这一年的春节,显然与往年不一样,祥和油行一时成了商人的聚会中心,也就在这些看似随意的漫谈里,一个企业的坯胎渐已形成,这就是日后不久兴建的澧东机制油厂,更为所有人不曾料想到的是,为在工商户中筹集这笔建厂资金,所筹款项竟多出了50亿(旧币),因而就有了后来的津市公私合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个由商转工的城市转型浪潮自此展开。
    曾自始至终参与这一伟大变革,后曾担任过市人大副主任的朱永濂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津市从1951年开始‘重点转移’,即由商业消费城市转向工业生产城市,这是一个伟大转折的新时代。”
    这是一个差点被尘封了的史料,当编者从浩繁的档案局资料堆里意外地找到这封意见书时,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据考证,当初起草意见书的参与者,既有高学历的儒商,如禹禹三(武汉大学)、龚道广(暨南大学)、汪文斋(北平大学)、朱振炎(上海商学院预科)、何伯康(复旦大学),也有本埠工商界的闻人胡异三、胡彬生等。他们在民国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要么报国无门,要么夹缝生存,十分渴望能有一个和平安稳的生存环境,共产党一年多的执政,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因日后频发的政治运动受到冲击,甚至是迫害,但也毫不有损于当初他们那颗渴望祖国强大,人民安康的赤子之心。
    水患是掣肘津市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意见书中对水患的危害以及治理的重要性备述详细,当时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建制和市领导变更频繁,到了1958年,市委、市政府才将津市防洪大堤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逐级上呈申报,因诸多原因未果,直至1973年,经各方努力,凭藉淞澧大院整治之机,津市防洪大堤终于建成。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6 20: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雷老师佳帖。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6 21:2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6 21:28: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美文!为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7 06:35: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吴蓉蓉 发表于 2023-11-6 20:24
赏读雷老师佳帖。谢谢分享!

谢谢吴老师的首赞支持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7 06:3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杨支埃 发表于 2023-11-6 21:21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谢谢杨秘书长的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7 06:36: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淑娥 发表于 2023-11-6 21:28
拜读老师美文!为佳作点赞!

谢谢彭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7 08: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1E03496C-C5EB-4DE0-82E8-824F6F356686.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7 09:2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惠凡 发表于 2023-11-7 08:03

谢谢杨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7 10: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1:55 , Processed in 0.0462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