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河布衣 于 2017-1-23 08:36 编辑
五言诗 读张新民《那年春节回家路上》
张松山
当年归家急,
五斤猪肉提。
乡亲忙过年,
扛锄挑箢箕。
不是挖湖藕,
就是去卖鸡。
换点零花钱,
买点鞭炮归。
百姓皆清贫,
猪肉属侈糜。
安定就满足,
曾谢华主席。
而今奔小康,
气象不同昔。
春联高高挂,
年货满新居。
忆旧不恋旧,
幸福当珍惜。
生活更美好,
逐梦志不移。
(2017年1月22日写于广州东方新世界花园)
【布衣说明】 这首五言诗,是我今天在张新民同志最新一篇新华博文《那年春节回家路上冒出的白话诗》后面即兴写下的留评,未及仔细斟酌,不免粗糙,特转发正扬网凑热闹,不当之处,请各位朋友指正。(2017.1.22)
附 我心和谐张新民新华博文原文及网址 :
http://cdzxzxm.home.news.cn/portal/blog/article/221381010?from=timeline
.
那年春节回家路上冒出的白话诗
2017年01月22日 07:55 人民政协张新民 来自:新华网博客
昨天,陪妻子到大润发商场购物,但见商场张灯结彩,商品玲琅满目,顾客熙熙攘攘,好一派喜迎新春的气象。回来后,整理旧物,发现一个已经封皮脱落的小本子上有一首写于1978年2月3日(农历腊月26日)的小诗,记载的是那天回家路上的所见所感。 当时,文化革命刚结束不久,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农民群众的生活还很苦。但广大农民不发牢骚,不怪政府,自找生计、自谋出路。 那一天,我提着县委机关分到的5斤猪肉,步行几十里回家。路上发现三三两两的农民从我身边匆匆走过,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到湖里去挖藕,或到县城挑土做点小工的。看到此情景,时年25岁的我感慨万千。一路上在脑子里形成了一首近似白话的小诗。回到家里念给父亲听,得到父亲的赞赏。 本子已经发黄,诗不像诗,字写得丑,也多有政治术语,但毕竟记下了当时的情景和我的内心情感。如今又到过年时,路上的情景见不到了,我有再好的诗歌,父母也听不到了。回忆至此,不禁潸然泪下。现不改一字,作今天的博文发表,以纪念那段日子,表达感恩之情,怀念我的父母双亲。
清晨所见偶感 清晨雨淅淅, 路上行人急, 铁锹倚大锄, 扁担挂箢箕。 借问何处去? 匆匆答不一: 或曰进县城, 或曰下湖西。 不向上伸手, 攻关凭自力。 忍看此情景, 心如江潮激。
倍恨“四人帮”, 干扰留残疾。 幸赖华主席, 巨手斩凶逆。 抓纲治天下, 首年见成绩。 坚冰已打破, 航道鸣长笛。 上下劲一股, 九亿人心齐。 纵有暂时难, 苦战定胜利。
我是一党员, 大海水一滴, 来自老百姓, 与之同生息。 勤俭树美德, 分文倍珍惜。 时刻念大众, 生活竭从低。 拼命干工作, 服务尽全力。
写于1978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