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261|回复: 17

我当民办老师那两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0 15: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9a9a904-7026-eb19-675c-ccf1e4364e5c.jpg

   我的老家在湘鄂边界的安乡县黄市嘴村。东有藕池河,西临虎渡河。家乡历来注重人文,民风敦厚。小时候见到的虎渡河很宽、很长。船来船往,涨水时还常有河豚(我们称为江猪子)游过。由于水路交通的缘故,码头小镇倒也比较热闹繁华。
    38e12218-7fbc-6a83-6607-81a265138932.jpg

    这里的黄市嘴小学开办于1931年,虽经历战火摧毁、社会更替、时代变迁,但学校一直延续至今。解放后,黄市嘴学校从一所初级小学,慢慢发展到完全小学,“文革”期间还曾一度开设了初中和高中班,成为拥有从一年级到高中的完全学校。这几年,学校布局调整,不少学校被撤被并,而黄市嘴小学依然保留着。
   我是1964年考上初中的。1966年上半年,文化革命开始,学校立即卷入大批判、大字报的斗争旋涡,教学读书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67年,我们这届毕业生,书也没有读完,毕业证也没有人发,便各自回家。1968年,复课闹革命,由于我个子矮小,生性懦弱,不适应斗争需要,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再也没有返校,就安心在家里参加生产队劳动了。
    1969年是文化革命的第4年,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口号声中,农村生产大队接管了学校,小学也办起了初中班。9月1日,大队支委会研究,安排我到黄市嘴小学担任耕读(民办)教师。这里是我的母校,是我发蒙读书的地方。没想到几年后,我这个未满十七岁的小青年一下成为了学校的教师,当时非常高兴,特别激动。一种幸福感、自豪感在心头油然升起。
    90d3ee49-0a2b-1539-1049-3c2a68bf2f88.jpg
(后排右三是我的父亲,后排左三是我本人)

    学校条件很差,只有一栋简易砖瓦房,四栋茅草房。那时的教师队伍是“一校两制”,即有一部分享受国家工资的公办教师,一部分大队开工分国家给点补贴的民办教师(也叫耕读教师)。两种性质的老师文化、资历差异很大,有正规大学毕业生,有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再就是类似我这类没文凭、没资历、没经验的新人。说来也怪,这样的成分混在一起,居然也相处和谐,大家互相尊重,互相照应。开始,我教小学,每月除了大队记工分外,还享受5元工资补贴。我很满足,我感到很富有。在公办老师面前,我很自信,丝毫没有自卑感。后来安排我教初中班的课,收入一下翻了一番。当我第一次领到10元钱时,真是高呼毛主席万岁了。
   我办公和住宿都在一间矮小的茅草屋里。所谓的办公桌是用砖头垒起的礅子上摆上一块写标语的木板子。凳子是从家里搬来的杨树小椅子。后来,总务给我买来一张办公桌,我学习雷锋,发扬风格,主动将新桌子让给了一位姓胡的女教师,继续使用我那木板子。我在房门上贴着一幅在红纸上写的虽不讲平仄但充满豪情的对联:身居茅庐心怀天下,脚踏实地教书育人,俨然一个壮志满怀、肩负重任的大学者。

    151355ohw40w8mfb4ibfhp.jpg
我和文艺宣传队的学生在一起
    我父亲是国家教师,也在这个学校教书。学生们喊我父亲大张老师,叫我小张老师。我比学生年纪只大3、5岁,有的学生个子比我还高,我们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当着人,他们喊我小张老师,单独在一边就是叫的新民哥。那时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排练文艺节目,一起到很远的地方看革命样板戏电影。我的住房兼办公室里摆满了学生们带的中饭,一瓶开水常常很快被学生们喝完。哪个学生不舒服,就在我的床上休息。
   我文化水平不高,但热情很高,态度认真。我本来数学成绩不好,新编的初中一年级数学课文就有了三角、几何,晚上我自学,不懂就问隔壁的老师,直至自己弄懂。第二天教学生,活学活用,效果也还不错,统考成绩竟也名次靠前。我满怀激情写了一首《我为革命站讲台》的诗歌,贴在学校宣传栏中,受到许多师生的好评。后来,在全公社各个学校流传。
    当年我的一位学生现在是报社资深记者,这些年来,每个春节总要提上几壶菜油和一袋优质大米,给我拜年。2009年腊月初八,我母亲逝世,他特地请假赶来,为我母亲守灵。他的父母亲逝世,我也前往悼念厅磕头。他说,他读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他家里已经断粮,没吃早饭空着肚子来上学。我见他脸色苍白,问及情况后,便把我的一碗中饭让给他吃。我花一角钱买了几个桃子当作午饭吃了。这件事我早已忘怀,可他永远记得。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我只当了两年民办老师,尽管那时很苦很穷,但我们心里充满阳光,充满希望。我十分珍惜这份工作,翻开那时候的日记,发现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作业马虎、哪个学生家里生活困难,或什么人病了,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哪一天我讲话失误、情绪不好,也在日记中作了自我批评。正是这段日子,培养了我的慈善、好学、敬业和演讲能力。现在,当年的学生已经当了爷爷、奶奶,他们的孙子也上学了。可他们见了我还是喊着小张老师,叫着新民哥,还是那样亲切,那样真诚,我真的很感动。这正是:

五十年前初就业,
少年返校执教鞭。
茅房四栋春秋暖,
破桌三尺天地宽。
父子同唱园丁曲,
师生共写桃李篇。
育才兴邦千古事,
红烛火种万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0 16: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年前初就业,
少年返校执教鞭。
茅房四栋春秋暖,
破桌三尺天地宽。
父子同唱园丁曲,
师生共写桃李篇。
育才兴邦千古事,
红烛火种万代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0 16: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张会长情感真挚的美文,让我也想起了当民师的日日夜夜。正如会长所说的培养了我的慈善,敬业,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到现在还在延续,这不,注册正扬网,天天笔耕不断,传播正能。发挥余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0 16: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23-11-10 16:10
拜读张会长情感真挚的美文,让我也想起了当民师的日日夜夜。正如会长所说的培养了我的慈善,敬业,好学的精 ...

谢谢老涵老师!我们都是同路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0 16: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张会长情感真挚的美文,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0 17: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张会长情感真挚的美文,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0 17: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年前初就业,
少年返校执教鞭。
茅房四栋春秋暖,
破桌三尺天地宽。
父子同唱园丁曲,
师生共写桃李篇。
育才兴邦千古事,
红烛火种万代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0 18: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多年前我下放安福乡农村,也曾当过耕读老师。以前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培养了我的爱心、敬业和学习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0 18: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年前初就业,
少年返校执教鞭。
茅房四栋春秋暖,
破桌三尺天地宽。
父子同唱园丁曲,
师生共写桃李篇。
育才兴邦千古事,
红烛火种万代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0 21:0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您的精彩回忆佳作,使我深深引起共鸣!我俩同样的学历,也当过民办教师(当兵退伍回来为一生病老师代课一个月。哈哈!)后又任大队带队去參加围堤湖矮围工程的民兵连长。后来又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民办教师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起到过积极作用,做出过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为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8:20 , Processed in 0.0385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