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45|回复: 8

见证野 茶(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3 1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新泉 于 2017-1-23 11:25 编辑

小时候,没有读书之前,只知道长茶果打茶油的茶树,不知道喝的茶有野茶树。不知道有两个概念。
        我知道野茶这个字眼,有四十多岁了。1992年,搞气功的张宏堡派属下弟子到处传功兼卖带功茶叶,说的就是采用的湖北金佛山野茶王。茶叶装成纸烟形式。那时候的钱,二十块钱一条。我买了一条。茶叶质量,评价不好。数量呢,就像现在商家,看包装不错,实际内容不多。没有一个月喝完。好大的疗效,真假如何,也难说。都很盲从,购买者众,赚了不少钱。

       那是听说的野茶。我们以前平时见的都是人工栽培的,茶树丁点高,不到人的腰部,采茶垂手可得。一垅垅的在梯级坡上 ,好办事。对于野茶树,一看究竟真正见识,是2016年春季 。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几张小车载着桃源县作家协会采风团一行,来到远离县城的茶庵铺,参观采访县百尼茶庵茶叶有限公司,去走茶马古道,去参观公司位于马坡岭的野茶基地。
       来到公司,粗略看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茶叶,简要听了公司介绍,品尝了几口野茶后,接着马不停蹄连着乘车,去离公司三十多里地的马坡岭。      上山一条说不清是不是茶马古道的路。公司花巨资拓宽,现在勉勉强强可以行车,是弯弯曲曲爬高就低转弯抹角的毛公路,车子只能到半山腰。由于路陡,其余的路徒步走。
       气喘吁吁爬到坡顶,边沿通道左右,如同哼哈二将,拱卫了两棵别具一格的、几百年的、需两人合抱的、象忠贞警卫的、充满灵性的、可以称为镇山之宝的大古树,使原本不错的风景锦上添花。路左是桂花树,主干上部,枝枝叶叶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生机勃勃象一把巨大的伞。右边那棵,是鬼柳树。鬼柳树一般长于平地水分充足的地方,冬天落叶春天发芽。现在春天,枝枝桠桠布满新芽。好生奇怪,山顶上时有大风袭击,树居然可以长这么大。莫非哪个神仙把哪个坪上稀有的大树大挪移搬到山尖来了。自然造化真是奇妙,无人培管,竟是超出想象的茂盛。推而论之,野茶长这样地方,无疑环境是得天独厚的。益虫和害虫可以相生相克,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当然就可以避免人为药害,纯天然原生态野茶也就能够理解,确有其事。
       山顶是一块微微有点倾斜的平地,有三四亩面积。除了边沿大树两棵,就是没及膝盖的大片茅草。好像故意空出这一块,等待人来开发一样。如果把尼庵恢复起来,是个旅游的资源。文友不由自主建议纷纷。
       山顶上视野开阔,只见远远四周,气势雄伟姿态各异的大山象一副巨大的山水画,只是再高明的画家也画不出这样的神韵,情景不同于张家界却可媲美。诗人肖友清少年时代居住此地不远,比较熟悉,介绍说,这里就是百尼茶庵的遗址之一。亲眼见证,文革前庵里大钟还挂在鬼柳树那根大横枝上,毁于破四旧之时。他又指着远处一座山说,那是向云界,原来是个一百多土匪的土匪窝,一九五二年湘西剿匪时,这里才清除匪患。我想,这里远离闹市,远离喧嚣,远离污染,确是一个适于生长无公害生物的地方。
        大家背靠大树照相合影,单人照集体照连连拍摄。在罗主席提议下小饶作了相关介绍。小饶说他父亲有远见,1995年,看中这个有美丽传说又有野茶的地方,用攒下的6万元回乡,在这里搞开发办茶厂。最适合茶叶生长的海拔就是700——800米之间,这里刚好环境得天独厚。二十多年奋斗,公司拥有大叶茶基地500亩,有机茶基地200多亩及合作社成员茶园2000多亩。父亲获得2014年“十大新锐人物”,产品获“桃源野茶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企业,拳头产品“百尼茶庵”获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业委员会银奖,2014第六届湖南茶业博览会金奖。
       大家接着随小饶介绍看野茶。啊,就在山顶茅草边沿下,看到大片野茶林,大自然厚爱此地,这些茶中极品,不是随便一个地方能看到的。这里与其他地方有别,基地,基地四周,山体连绵,看不到人家,没有开发,没有旅游者,正具有生长无公害野茶的环境。几千亩原始次生林,野茶树占了其中连绵一块,没有夹生杂树。
       我们看到的野茶树,高达数米,岂止超过人工茶树万倍,是茶树的佼佼者、长寿者,千年树王?我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与那些仅齐腰部、膝部人工栽培的茶树天上地下哪能同日而语。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怎么像一支部队,集合到这里的?对我来说,是个谜。(究竟还有一些什么不为人知的妙用,就有待科学求证了。)
       一些中年妇女背着竹篓,爬上炖钵粗细、黄钵粗细、水桶粗细、稻滚粗细的茶树上安然如山又灵活轻盈地采摘。
       多亏这里山高皇帝远,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保留了长寿茶树的活标本,保留了自然遗产。这些茶树枝干既粗壮,又是基本曲里拐弯的,斜刺里长伸胳膊,互相穿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成片,并不整齐划一,有的蔸挨蔸,密度特别大,形成集团;有的枝叶相抵,蔸距拉开。疏密任其自然不受丝毫约束,想怎么长就怎么长,想长哪里就长哪里。青绿色的是老叶,不适饮用,不要;茶妇连连着手摘的,是嫩绿色新叶,正是野茶上佳原料。
      野茶树是大自然的骄子,天人合一的境界高,吃雨露阳光修炼成钢筋铁骨,对人类没有索求只有奉献,是真正无私的,不要你施半两肥长得高大挺拔,不要你打一次药无病无灾,一切都不需要,你来摘就是了。它欢迎具有慧眼的识货者、具有顽强意志不怕苦累、实事求是有良知的人来收获。
       随着小饶,到了马坡岭另外一处叫犀牛池的地方,这是一个约四米的天坑,当年岭上尼姑用水,茶马道上人马取水,都是用的这个。任何大旱,都不能使其干凅。现在我们看见清水四周,布满一窝窝哪里数得清的蝌蚪,可见环境之天然非常适合生物。当然,广漠的地方还是高大的野茶树世界,也有许多茶妇爬树采摘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桃源县百尼茶庵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野茶,名不虚传。
       返程重进公司,再参观生产车间,工人在聚精会神有条不紊各司其职操作,机械紧锣密鼓正常运行,原料、半成品、成品有序归位或加工……传统与创新,古典与现代,一切是那么和谐……按部就班、忙而不乱、清洁卫生,我们心中荡漾起感佩的涟漪。啊,这里有一群真正干纯天然事业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11: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1: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上将军来访关注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3 11: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1年3月,我以桃源师范学校实习生的身份到太平铺公社成功坪小学实习,当时成功坪学校后头的大山里就有不少零星的野茶树,想不到时过几十年,这些野茶树竟培育出了有名的"野茶王"大叶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1: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7-1-23 11:42
1961年3月,我以桃源师范学校实习生的身份到太平铺公社成功坪小学实习,当时成功坪学校后头的大山里就有不 ...

感谢吉祥老师关注来访,引发系列联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21: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访,祝福老师春节快乐,全家幸福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蝶 发表于 2017-1-27 21:28
拜访,祝福老师春节快乐,全家幸福安康!

谢谢拜访。春节快乐,全家幸福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8 19:40: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茶纯天源,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9 09: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来访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1:07 , Processed in 0.03393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