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记者节 敬业赋华章 莫纯清 今年11月8日是我国第24个记者节。我虽然不是专业记者,但热心新闻工作,是常德日报、湖南“老年人”杂志、常德正扬网的通讯员,同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维护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所以今天特别高兴,特别愉快,享受节日的快乐。借此机会满怀深情的向新闻战线的朋友送上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与同行们真情拥抱,祝大家节日愉快,合家欢乐。 新闻记者是受人尊重的崇高职业。小小笔杆锐利剑,摄影镜头传真情,风雨兼程不畏难,天灾人祸总在前,用笔尖和像机记录温情,传播正能量,鞭挞邪恶,击浊扬清,在新时代砥砺前行。 退休22年来,把新闻报道传播正能量作为奉献余热的平台。初略估计,在各级刊报、网站、诗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诗词500多首,并有多篇获奖,如《人到花甲正金秋》一文获中组部老干局关于“老干部与党同呼吸、共命、心连心”征文二等奖。《长茅岭党建红旗飘飘》一文入选求是杂志红旗文献编辑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辑,实现作品荣登国守号刊物殿堂的梦想。2023年在正扬网撰文发帖110多篇,其中散文42篇,有35篇荣为优秀、精华,今日头条、置顶作品。 近十年来,为尧天坪镇8名鼎城区善德公民、6名常德市孝亲敬老之星撰写先进事迹材料。2017年4月8日在公交车上听到田坪村冯红芬向他人讲述自己15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和90高龄,生活不能 自理婆婆的辛酸事迹,令我感动。第二天去冯红芬家里采访拍照,晚上赶写“善良村嫂用爱心撑起一个特困家庭”的材料,次日清晨送交鼎城区文明办。冯红芬当之无愧评为鼎城区第五届“十佳善德”公民。当年12月30日区委隆重举行第五届“十佳善德公民”颁奖典礼,受领导安排,我以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的身份作为小冯的颁奖嘉宾,分享喜悦。 40多年来,部分通讯报道上省市报刊。2008年5月16日《长茅岭乡采取“五条暖春”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的通讯报道,常德日报头版头条刊登。2021年疫情期间撰写的《银发自愿者当好疫情防控守门人》,荣登4月2日湖南日报。《我家的蝶变》获省老年杂志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一等奖;《茅房·平房·楼房》获常德市老干局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证文二等奖。 此外,还给长茅岭乡编写乡志,为尧天坪镇挖掘红色遗址14处,革命文物150多件,并以主要精力参与修建开国将军潘振武生平陈列室、常德文甲起义纪念碑、常德文甲起义历史陈列馆3大红色教育基地,提供文史资料、设计草图,并负责监督工程质量,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文甲精神,加快革命老区建设作了一些有益工作。 另外,个人出版《银发焕彩》、《二春路上》、《晚霞心语》四部著作,并由湖南省、常德市2家图书馆发证典藏。 回忆40多年业余通讯员生涯,有过辛酸、苦涩、艰难的泪水和汗水,但更多的是有喜、有乐、有味、有为、有位、有光荣感、幸福感、获得感。退休以来共获各种奖牌、贺匾、锦旗、奖杯、荣誉证书80多件,群众说是我是“获奖专业户”。含金量较高的是鼎城区百优党支部书记、善德公民、最美家庭;常德市“四好”老干部、老干部优秀党员、最美新乡贤;湖南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多年来,新闻工作得到上级的鼓励和肯定。2017年8月24日,以全省乡镇唯一业余通讯员的身份参加湖南《老年人》创刊30周年座谈会,并作“我与老年人30年不了情的典型发言”。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老年人杂志社的领导与我合影留念。次年老年节,省老年人杂志社社长陈涌波一行在常德市委老干局和鼎城区委老干局的陪同下未寒舍看望我,并赠送“妙笔生辉”,书写华章”的锦旗,常德市老干局赠送“诗妙词华,夕阳如辉”的锦旗,鼎城区老干局赠送“云山风度,雅韵飘香”的贺匾。另外,我还担任尧天坪镇诗词学会会长和网宣协会会长。尧天坪镇荣为湖南诗词之乡,网宣协会荣为鼎城区网宣工作红旗单位。2023年6月30日,荣幸参加常德市网宣协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并获常德市老干部网络宣传工作特殊贡献奖。现在虽然82岁了,但精力充沛、心态阳光、心情愉悦,无尚荣光,幸福快乐。 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作没有停靠站,学习永无休止符。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铭记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笔耕不辍,开拓前取,当好新闻工作的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鼎城篇章,凝心聚力,摇旗助威,团结鼓励,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扛鼎精神,建设红色沃土尧天坪多出精品力作,奉献更加绚丽的历史新篇章。 2023年1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