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第二任镇守使唐荣阳轶事 文/涂闻
1920年6月,南北两系军阀在湖南经过一场激烈较量后,冯玉样部从常德撤往湖北,湘军大部向湘西进发。澧洲镇守使王正雅审时度势,准备退守慈利, 不想路过猫儿峪时,被副使卿衡部下喻营长伏兵击毙。当时驻石门陆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唐荣阳趁机接任了澧州镇守使,其所属第十三团驻防津市。
津市原先街道弯曲狭窄,高低不平,行走极为不便。有一次唐荣阳骑着马,带领卫士巡视市容,不想坐骑失蹄,险些将唐荣阳摔了下来。事后,唐荣阳召集商会理事和大商户开会,提出整修街道。商民们早已有意修整, 苦于一则资金难筹,二则怕影响商店营业,迟迟不敢动工。现在见到唐镇守使发出倡议,都表示赞同, 于是由商会负责集资,将街道裁弯取直,平整高坡地段,两边铺面当缩进的限期拆掉重建,还派人到长沙丁字弯运来麻石条, 铺成路面, 下面开通暗沟,将水排入河里。经过约一年时间,市面焕然一新,商旅无不称便。人们把这看作是唐镇守使在津市之一大政绩。
唐荣阳任镇守使时,顺应“实业救国”潮流,提倡发展工业,于1922年发起组建九澧第一贫民工厂,以原九澧民生工厂(大庸人熊世凤等筹办,未及一年停办)为基础,由军商两界捐资银圆五万余元, 在汪家桥下首购地建厂,开办九澧贫民工厂。委罗甸元为经理,分男、女二厂,招工学艺,每年总产值约为光洋一万五千元。此举不仅解决了一批无业贫民子女就业问题,还为九澧各县办厂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人们把这视为唐镇守使在津市之第二大政绩。
唐荣阳想壮大自己的势力,但苦于不易买到枪支,而一些老式汉阳枪又缺乏修理,打仗时不少“哑巴”,于是在津市天后宫办起了一座军械修理所,招收工人50余人,购买了机器,专门从事步枪修理。
唐荣阳开始任镇守使时, 治军还是很严的, 有一次他部下一个士兵在街上胡作非为,被美利油行的吴家堵看见,在商会说了出来,商会又直接向唐荣阳反映,唐荣阳将这个士兵抓出来杀了头。这一切,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唐荣阳喜相命卜卦以测吉凶福祸,他到澧州为官时,听人说县城有个尹海儿算命最灵验,便叫人把尹海儿找到镇署内算命。这尹海儿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的心理,他想哪个当官的不想多讨几个姨太太,为了讨唐荣阳欢喜,捞笔赏赐,竟味尽天良地说: “镇使往后还有大的发迹,但必须睡上一百个红花女。”唐荣阳信以为真,赏给尹海儿光洋一百元。然后以发展教育事业、解放九澧妇女为名,将王正雅创办的祖武女校更名为九澧女子师范学校, 拨款扩建校舍,扩大招生名额。平常来校视察校务时, 常召集学生讲话,发现女生姿色美的, 便想收为姨太太。家长对此深为反感, 有的竟将学生退了学,“女师”名誉受到极大影响。 据说唐荣阳还在津市悄悄进行过“选美”活动。
1924年11月4日,川军讨贼总司令熊克武假道湖南讨伐湖北都督肖镇南,唐荣阳此时正兼湘西援鄂联军第一军军长,力阻川军入境。贺龙那时任川军第九混成旅旅长,派梯团长王育瑛(王正雅侄),率部于12月进攻津市,防守津市的唐部营长易宗鸿(原为王正雅旧部)立刻反水,投向王育琐,贺趁机攻下澧城。唐见大势已去,先是退守石门,后被紧追, 遂逃往湖北。至此, 当了4年澧州镇守使的唐荣阳便宣告垮台了。唐荣阳在武汉当了几年寓公,后因病回到津市三洲驿,寄居朋友家,死后葬在大同山麓。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