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巨商胡彬生(二)
文/朱振炎 宋先熙
1949年津市解放前夕,津市少数富商转移资金外逃长沙、广州等地,胡对去留一时犹豫不定。其时,共产党地下组织派龚道广 (党的外围组织“湖南进步革命军人民主促进社”成员)进入津市商会, 及时向胡进行宣导工作,分析形势,交待党的政策,胡遂坚定留津决心,还做过其他商户工作,对缓解工商业者的惶恐情绪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其后,龚等经常在祥和油行秘密集议,胡均参与协助,暗中支持, 为和平迎解工作尽力。
1949年7月,津市和平解放, 胡彬生腾出住房让与军管会办公, 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党政领导, 学习党的政策, 加深了党对民族工商业政策的了解,因而在日后各项运动中都能事先带头。1951年9月又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征得股东同意,将祥和油行资金投入公私合营津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兼办公室主任;1955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津市市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56年,津市企业公司因转向工业, 改名公私合营津市工业企业公司,胡仍为副总经理并兼所属澧东油厂副厂长:1957年, 胡被选任津市市人民代表和津市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脱产),这年2月,胡以特邀代表身份列席全国政协会议,同月27日,并与出席全联人员一道列席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聆听了毛泽东主席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1958年8月,胡因感不适应当时大跃进形势,曾萌退意, 以年老有病、能力绵薄为托词,申请辞职让贤, 未获批准。1960年春, 津市干部下放时,胡被下放到百货综合商场门市部为营业员, 翌年秋调任津市信托公司副经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胡彬生被再度下放到食杂果品门市部。胡卒于运动中期的1971年7月,终年70岁。
津市解放前,胡彬生由于经济地位和当时商场的需要,经常接触国民党党、政、军各界头面人物。1930年和1935年贺龙同志率领红军两次攻克津市,胡彬生避往安乡,曾与澧县县长和津市逃安乡部分人士以津市商会名义联名电请湖南省主席何键迅即派军来津“围剿”。1942年,胡由曹友钦介绍加入国民党。同年,胡母六十寿诞,胡事先托人广求国民党中央要人蒋介石、于右任、孙科、张群等题词赠匾,以耀门庭,并经常乐道之。1945年,国民党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津澧警备区指挥部指挥官毛景彪驻津,因居住一处,胡与之结为干亲家,过从甚密。
从1929年起,胡插足津市旧商会,历任常执委、理事、监事,并曾任湖南省商会联合会理事;1947年被选为湖南商界代表赴南京出席全国商联会,会后前往上海、杭州、汉口等地考察商务,风云一时。津市各界为借助胡之财力和名望,给胡先后挂上津市铎报、津市日报社、社会服务处、津市农工银行、澧县县银行、津市光明电灯公司、九澧平民工厂、慈善堂、孤儿院和中小学等董事长、董事、监事等名誉职务。其挂名职务之多,津市商界人士无出其右者。
胡母信佛,乐善好施,胡彬生秉承母意,生前热心公益,振济孤寡,曾不少吝。举凡赠药、送诊、救灾、施棺、发年米、捐寒衣、兴学校等地方善举, 均慷概解囊;每逢岁毕年尾,经常与人一同顶雪冒寒亲赴贫民区挨户发放年米寒衣, 不辞辛劳。津市解放后,胡捐献房屋一栋,作为群芳幼儿园园址,襄赞幼教,博得好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各项政策,1981年,津市政协曾召开座谈会,邀集胡的后裔和各界代表纪念胡彬生逝世十周年。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