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76|回复: 2

贺玉波的文学传奇(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9 15: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贺玉波的文学传奇(一)
                                                                                                                            文/韩川
        “我伫立在关山之巅,眼前呈现出幼时亲密的故乡;清澄的澧水湾湾如带,栉比的街屋片片如鳞;绿油的平野象征逝去的青春,蓝蓝的天空纯洁得像残存着的童心…”这是贺玉波散文诗《故乡》中的第一段。
        贺玉波原名贺家春,笔名白露、兰城,1930年代活跃在上海文坛上的翻译家、作家、评论家、学者。1906年出生于津市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并非知识分子,而“是个自学的小商人”。他在《破产》中说: “我们住的房屋不是人家的, 还开了一家小小的布店,每年除开吃缴, 也还落得一两千圆。”
        富裕的家庭环境,使他有机会先后就读于长沙兑泽中学和岳云中学。毕业后他去了北京,他在《两个不同的时期》文中回忆道:“初到北京,因为那时候还不曾改名,我住东城的一个私立法政大学,志愿是在学政治经济, 同时对于一切基本功课如伦理、法学通论等还不厌弃,不过在课外总喜欢研究英文以及新文学,为了练习英语,我交了两个美国朋友,从他们学习发音和会话。为了研究新文学,我读过各种报纸的副刊以及文学杂志。只住了一年,又转进了师范大学。
        他怀着满腔热情参加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在兑泽中学就参加了国民党。《二十年代津市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有:“1925年7月,津市旅外学生周文定、朱务敏、贺玉波回到故乡,发起组织津市旅外学生会,并成立津市对日、英经济绝交会。”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奋然而前行。鸣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这是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结尾的一段话,贺玉波也参加了那天的游行,亲眼目睹了刘和珍等同学倒在血泊之中,他震惊了,在5月的《北京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纪念刘和珍烈士》一文,表示对烈士的悼念和对北洋军阀的抗议。
        关于贺玉波这时的经历,《中国小说大辞典》是这样记载的:“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共合作时期,曾任北京外城西区党部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1928年奉命隐蔽,与党失去联系。其间,曾任津市《通俗日报》报馆馆长。”
-        1928年是一个多事之秋, 他奉命隐蔽, 离京赴沪,又回津办报未果,再赴沪。他在《破产》中说:“秋季被市上的劣绅加以政治嫌疑,别离了老年的父亲,亡命到上海………幸得朋友的帮助, 在纱厂找到了一个吃不饱饿不死的饭碗,以维持我这从枪林弹雨中逃出的生命。”他边工作, 边创作, 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不久就进入开明书店当校编。
         1929年10月,他的小说集《她的消息》正式出版,收录了《同命鸟》《她的消息》《离婚后》《营长太太》《离京》《破产》《自沉》《选举》等作品。他曾亲眼目睹家乡饱受战争蹂躏,商店亏损倒闭, 百姓负债累累, 父亲卖房还债,家庭破裂分离。他为此失望、悲伤、迷惘。 家庭的经历、津澧的风情、社会的百态,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淋漓尽致的描绘。《营长太太》后来改编成电影《多情的女伶》,在各地上演。
        开明书店的主编赵景深先生为之作序,他说:“像《离婚后》这样的以乡村为背景来描写恋爱的小说, 如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可以和汪静之的《耶稣的吩咐》以及许杰的《邻居》并美,无论在结构上,词句上都是很使人愉悦的。我们如果按著作的年月看来,便知《离婚后》是最近的一篇,依这样进步下去,我想贺先生的将来是未可限量的。现在, 即使只有这一篇《离婚后》,已经很使我满足了。”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9 18:1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07:02: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杨老师鼓励!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2 17:51 , Processed in 0.0325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