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67|回复: 10

1936年大渡河边,一位老秀才深夜见到毛泽东,一句话挽救了2万红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22 09:1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最后由杨支埃2023.11.22.09.11转发

               1935年大渡河边,一老秀才
    深夜见到毛泽东,一句话挽救了2万红军

        1935年5月25日夜,毛主席愁眉紧锁,地上落满了烟蒂,他的内心万分焦急。

此时中央红军只剩下了两万人,而身后则是国民党薛岳、刘文辉等三路大军几十万人的围追堵截。

面对横在眼前的大渡河,靠传统办法渡河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到那时蒋介石的追兵早就已经完成合围。

一想到这里,毛主席顿时有种“插翅难飞”的无力感。

ac345982b2b7d0a246fb12a82f5e69044b369a17@f_auto.jpeg

恰在这时,帐外警卫员通报,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带着一个老人来见主席,说老人家有奇谋,三天可解红军之围。

毛主席闻讯大喜,赶紧穿上鞋子出去迎接。

毛主席热情地把老人家搀扶到椅子上就坐,迫不及待向老人求教。

李富春只见那老人家捋着胡子,在毛主席耳边低语了几句。

毛主席随即拿出地图仔细翻找,顿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千斤的压力一下子如释重负。

那么这位老人是何来头?他的计谋为何能让毛主席豁然开朗?

两万红军身陷绝境
大渡河,位于四川省的中西部,是岷江最大的一条支流,素以地势险要、水流湍急著称。

1935年5月,中央红军为摆脱三路大军的“进剿”,一路行军至安顺场。

78310a55b319ebc46f06611a6197d0f11f171671@f_auto.jpeg

此时必须抓紧时间强渡大渡河,从而打开局面摆脱困境,但是当时的形势却可以用“走投无路”来形容。

毛主席站在大渡河的岸边,一眼望去河水奔流不息,河面的平均宽度在180米左右,两岸均是垂直的峭壁,这种条件下即便是架设浮桥都是痴心妄想。

更令毛主席感到头疼的是,大渡河对岸已经有了国民党对方部队戍守,如果强行渡河,对面碉堡内的机关枪就会吐露火舌,到时候将会有数不清的战士葬身在这滔滔河水之中。

毛主席对此一筹莫展,他几乎一整天都矗立在岸边思索破局的妙手。

眼看身后薛岳的五十三师、杨森的二十军和“川康边防军”正日夜兼程往安顺场一带合围,几日后便可到达。

如果此时中央红军拿不出方案不能及时突围渡过大渡河,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毛主席的十万火急相反,蒋介石此时稳坐钓鱼台。

32fa828ba61ea8d3919405e574bb2f43271f58df@f_auto.jpeg

他一听说中央红军被大渡河挡住了去路,便立马想到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事,扬言要效仿清廷剿灭石达开一样,让红军彻底葬身在安顺场。

随即,蒋介石发动双线攻势。

一方面他不断电令薛岳的中央军,以及杨森、刘文辉等人的川军,抓紧形成包围圈,务必全歼中央红军,活捉毛主席。

在蒋介石的设想中,红军已经被逼上绝境,只要以数倍兵力形成包围圈,那么优势在我,一战可以“肃清红军”。

另一方面,蒋介石为了瓦解红军的战斗意志,连夜印刷了上万份传单,宣传大渡河就是红军的葬身之地,随即派出空军飞往安顺场一带大量空投传单,起到一定的政治攻势。

毛主席看着蒋介石精心设计的传单,语气坚决地说道:

“我才不做第二个石达开!”

翼王的前车之鉴
大渡河上一次出现在历史的聚光灯下,主要和石达开这个人密切相关。

d1a20cf431adcbef66922ad74f1e31d0a1cc9fff@f_auto.jpeg

石达开早年跟随洪秀全南征北战,为太平天国最终定都南京立下汗马功劳。

随着攻取清廷的半壁江山后,太平天国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日益激化,最终酿成天京事变。

石达开在诛杀韦昌辉后选择脱离组织,自领本部兵马西投而去,远离了洪秀全的势力范围。

这既是一种自保,也是一种冒险。

因此,此时的石达开迫切需要找一块根据地,巩固自己的势力。

此时他已经有了理想的目的地——四川。

石达开一直有割据四川,独占巴蜀的野心,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放开拳脚去实现这个既定目标了。

1862年9月,石达开下达“奇袭成都”的作战命令,亲率大军从西昌北上,经安顺场取道大渡河,再攻取雅安从而直达成都。

d4628535e5dde711a8e0396c445ed1169c1661bc@f_auto.jpeg

这一行军线路十分隐蔽,可以避开清军的重兵围剿,属于是一招奇谋。

但是这条线路最大的障碍就是横在眼前的大渡河,只要能够顺利渡河,后续的主动权就会牢牢攥在石达开手里。

1863年5月14日,石达开率众秘密抵达安顺场,准备执行渡河计划。

石达开派出一队人马进行试渡,结果一切顺利,对岸也没有发现清军的踪迹。

在经过实地考察后,石达开认为大渡河不过如此,自己可以从容渡河。

恰在此时,又一个“好消息”传到了石达开的耳中——他的爱妾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石达开做出了一个看似合理,但令他终身后悔的决定:

原地安营,大摆宴席庆祝三天,三天后部队渡河。

石达开自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是他唯独忽略了一个最终导致其覆灭的关键因素:天时。

21a4462309f79052417d137ee842c8c77acbd54b@f_auto.jpeg

恰好就在这三天里,大渡河开始涨水,三天后一切都变了,无论石达开如何督促工兵架设浮桥,迅猛的水流都在顷刻间把木板卷走。

这些水中突然出现的木板暴露了石达开的行踪,清廷的追兵很快就掩杀而来。

短短三天后,清军完成对石达开的合围,石达开不得不背水一战。

然而,面对兵力数倍于自己的清军,身陷绝境的石达开显然无法正面突破包围圈,如果再不能渡河,那么军队很快就会断粮,士气将彻底崩溃。

5月21日,石达开作困兽之斗,他挑选5000精锐划船强渡大渡河,结果对岸的守军弓弩齐发,5000人无一生还。

1a17500b6af83b2c6334584c14026dea.gif

这样石达开彻底傻眼了,明明3天前还在庆祝,转眼自己却已经死到临头。

在反复权衡下,为了保住手下人的无辜性命,他决定“舍命以全三军”,遂向四川总督骆秉章提出以牺牲自己保全军士的要求,得到骆秉章的应允。

最终石达开被押送北京凌迟处死,而朝廷最终失信于人,石达开的手下几乎被屠杀殆尽。

显然,石达开失败的直接原因就是无法渡河。

而此时毛主席面临着同样的困局,时间也恰巧是五月,大渡河已经涨水,且对岸已有国民党军队戍守,想要渡河谈何容易?

b151f8198618367af321a83dcdc294d9b11ce5e1@f_auto.jpeg

稍有不慎,中央红军就会重蹈覆辙。

熟谙历史的毛主席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他明白现在自己真正遇到了险境,可是出路又在哪里呢?

九旬秀才巧献奇谋
看到毛主席如此忧心,一旁的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同样焦虑不已。

李富春

他知道毛主席向来的从容不迫的,今天满地的烟头已经足够说明了毛主席的不安。

于是,他决定发动群众的智慧,让手下的政工干部深入到附近的乡村中,希望能够通过当地人的建议找到摆脱困境的办法。

这天傍晚,回来汇报的干部中,有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李富春,附近几个村的百姓都说当地有个90岁高龄的老秀才,他曾经亲眼目睹过石达开兵败的场景,说不定能帮上忙。

李富春起初不以为意,但是陆续回来的干部都提到了这个老秀才。

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李富春当夜就带着礼物出发,在向导帮助下摸黑来到了老秀才的家中,登门拜访。

bd3eb13533fa828b3b79b84219ae5e39960a5a73@f_auto.jpeg

无巧不成书的是,老人的孙子前几天就得到过红军的帮助,老人正想着要如何报答红军。

在了解了红军面临的危险情况后,老秀才慨然邀约,当即表示愿意前往红军的部队,献出一条妙计,保证红军3天内可以摆脱危局。

李富春闻言大喜,遂连夜陪同老人来到毛主席的营帐。

毛主席听到李富春的介绍大喜过望,紧紧拉着老秀才的手,听他谈谈有何高见。

老人告诉毛主席,自己叫宋大顺,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这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也曾亲眼见证过石达开败亡的历史事件。

毛主席听到老人这般介绍,料定老人此来必有一番良言,瞬间来了精神。

622762d0f703918f326c91f5b58c399a58eec48b@f_auto.jpeg

老人开门见山指出了石达开兵败的三个原因:

其一、石达派兵试渡时,只计算了训练有素的士兵渡河所需要的时间,而忽略了家属、辎重渡河的时间,因此盲目乐观。

其二、浪费宝贵的三天时间庆祝生儿子,显然贻误了战机,同时消磨了士卒的斗志,最终导致覆灭。

其三、石达开没有考虑到天时,没有当地人为他出主意,不知道大渡河会在五月中旬突然涨水,因此错过了渡河的最佳时机。

毛主席见老秀才的这一番分析头头是道,不禁连连点头,对其愈发敬佩,便赶紧询问有何良策。

0df3d7ca7bcb0a46c207aeb78fd2e9296a60af51@f_auto.jpeg

老人看毛主席是听得进自己的话的人,遂将主席引为知己。

他向主席招了招手,示意主席把身子凑过来,接下来他就要说出最关键的破局思路了。

毛主席对此心领神会,立即凑上前去洗耳恭听。

老秀才说道:

“离此涧上溯300,有一处铁桥,唤作泸定桥。这座桥地图上没有,只有当地人知悉。依老朽看,红军如能赶在敌人到达前占据此地,三日之内定能化险为夷。”

0dd7912397dda1442eafbe725106cfaf0ef4868f@f_auto.jpeg

主席听罢如拨云见日,他紧紧握住老人的手,感慨地说道:

“老人家,是您挽救了红军啊!”

主席执意要送老人回家,但是老秀才瞧见了主席满脚的血泡,十分心疼,坚决让主席留下休息,早点安排下一步的行动。

主席十分感动,关照李富春务必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临行前,老人突然想到了什么,返身冲着主席高呼一句:

“首长,听老朽一句话,抓紧时间赶路,切莫停留!”

就这老人的这句话,最终挽救了两万红军。

泸定桥横英雄飞渡
老人走后,毛主席立即召开军事会议,把全军高级将领全部召集到一处进行紧急军事部署。

毛主席在地图上画了一笔,那正是泸定桥的位置。

众人一看纷纷眼前一亮,显然这是一招妙手,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毛主席把宋大顺的话转述给了众人听,大家一致赞成老秀才的这一招良策。

于是,毛主席下达作战命令:

红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刘伯承率领继续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趁着敌人守备松懈之际拿下对面据点,待部队通过后立即北上与友军在泸定桥汇合。

7aec54e736d12f2e34b26966ab73ca6f84356844@f_auto.jpeg

刘伯承的部队可以有效牵制蒋介石追兵的注意力,掩护毛主席等人的奇兵。

另一路正是由毛主席亲自统帅,派遣林彪的红一军开道,先遣占领泸定桥的一岸,为大部队渡河做准备。

可是又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

泸定桥距离安顺场300里路,想要在茫茫山路中三天赶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已经立下豪言“誓死不当第二个石达开”的毛主席,凝视着自己满脚的血泡,只说了一个字:

走!

5月26日,刘伯承、聂荣臻率先在安顺场打响战斗,他们驻会部队强渡大渡河,机枪手形成对对岸守军的火力压制,敢死队驾船横渡惊涛骇浪。

500fd9f9d72a6059e1365ec7cb852b96023bba0c@f_auto.jpeg

经过残酷的血战,战士们付出巨大牺牲后,最终成功攀上对岸的悬崖峭壁,一鼓作气端掉了敌人的堡垒。

另一头,毛主席则再次遭遇变局。

原来蒋介石的侦察机发现了红军向北转移的迹象,蒋介石立即下令川军急调两个旅的兵力驰援泸定桥。

并让刘文辉不顾一切代价炸毁泸定桥,彻底切断红军的去路。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立马想起了老秀才临行前的那句嘱托:“切莫停留!”

于是红军发狠赶路,一昼夜急行军150里,两天后就出现在了泸定桥。

原本三天的路程缩短为两天,这不仅成为人类行军史上的奇迹,也最终挽救了红军。

原来,正是提前到达的这一天时间,国军没来得及炸毁泸定桥,只是烧毁了上面的木板,贯通两岸的13根铁链还完好无损。

faedab64034f78f0f28f40219a801558b1191c9e@f_auto.jpeg

29日下午4时,刚刚抵达的红军来不及休息,立即发动著名的“飞夺泸定桥”的战斗。

值得一提的是,“神炮手”赵章成在此役中发挥神勇,他一连4发炮弹全部集中对岸守军,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拔掉了对岸所有的火力点,掩护了22位飞夺泸定桥的勇士。

最终,红军拿下了泸定桥,顺利实现了极限逃生。

前来会师的刘伯承元帅望着无比惊险的战场,不无感慨地说道:

泸定桥呀泸定桥,我们牺牲了多少的心血啊!现在我们终于胜利了!

半个世纪后,1986年10月16日这一天,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矗立在泸定桥边,正面是邓公亲笔题写的碑名,反面是聂荣臻元帅亲自起早的碑文。

a8014c086e061d956144b0c09f4515dc63d9ca03@f_auto.jpeg

碑文的最后两句足以表达今人对这一段战斗岁月的无限缅怀:

红军的功勋永垂不朽!

红军精神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10: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军的功勋永垂不朽!
红军精神万岁!
杨老师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11:18: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杨秘书长分享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4:3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上将军首赞和雷局的评语及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14:3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15: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20:4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陈做主、艳阳老师的评语与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2 21: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杨老师佳帖。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6: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精品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23 08: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28CA6DDA-F009-4157-89F6-8002FED8FDED.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9:07 , Processed in 0.0465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