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3-12-2 15:59 编辑
故事筑金坝
萧骏琪
筑金坝是一位好邻居,黄豆的枝叶伸出的青翠,天空的红云便飘逸着春风。我们总会在漫不经心的时候遇见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可以就地而坐,互相致敬一盏驱散黑暗的马灯、以及在首溪里自由游戏的小鱼。 认识筑金坝是儿时从一位老医生开始的,老医生叫李寿褀,但我们一直叫他李老爷。在桃江一带,老爷一词并非是地主老财的称呼,而是比爷爷还大一辈的人物。于是,姓李的老爷便如佛般地悬壶济世,他的每一声咳嗽都透露出不怒自威般权威。 李老医生在家乡济世救人,在常益两地声名鹊起。多少年后,他的儿子儿媳继承了他的衣钵,让筑金坝的天空,从此大爱无疆。 这里的黄金是用拦水的坝筑就的,金盆飘浮在白泥上面,四周有黄花点缀,有明月照射沟渠。金牛从盛世走出,哞哞有声;红岩从嘴上显现,兴坪无恙。一望无际的樊家塅,会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变幻资江南岸最为壮丽的锦绣画卷。如果暮烟四合,资江号子会高吭成十万大山的回音,于是,筑金坝的袅袅炊烟,飘浮成最具烟火的烟雨江南。 在首溪港和曹家坪的交接处,有一座古朴的石桥,上千年的风雨侵袭让石桥依然昂然傲立。古石桥叫璩氏花桥,是一位名叫璩贞女的绣花女毁家而造就的。那时,这条路是通往常德、汉寿的交通要道,但常年遭受洪水的冲击,这时,璩贞女毅然拿出多少年绣花的积蓄,出资请匠人造就了这座石桥。后人为了纪念璩贞女的壮举,便把此桥命名为璩氏花桥。 筑金坝民风淳朴,筑金坝路不拾遗,筑金坝的大门永远为善良而开。不信,请看渣滓滩的渔火,为你启开夜幕;请看天边的红云,为你且歌且舞;请看那盏明亮的马灯,为你照亮归程;请看潇潇黄栗袱,为你洗涤人生尘! 在红金村璩家桥那个叫黄花村的地方,在和平年代,这里走出了两位烈士,一位叫温伟彬,一位叫温涛,他们是堂兄弟,他们是共和国的军人。在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毅然挺身而出,为祖国壮烈献身。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是泱泱大国的骄傲! 筑金坝还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建国以前,在白色恐怖的年代,有很多信仰马列主义的革命志士纷纷从这里走出,为创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外侮的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 萧振汉,黄栗袱人,字曙光,号润萱,一八九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出生,一九二二年加中国共产党。曾赴法勤工俭学,后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一九二八年奉命回国,经西北利亚秘密跨入国境,辗转到达上海,参加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一九二九年九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拘捕入狱,受尽酷刑,后惨死于狱中,时年三十八岁。 萧校文,又名立湘,一八九三年八月九日出生,亦黄栗袱人。一九二七年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六岁时曾染重病,导致一只脚留下了残疾。十四岁在马迹塘镇一家织土布的作坊里当学徒,后留在这里帮工。因为乐于帮助工友,经常帮助街坊邻里排解矛盾纠纷。他是古镇上百数户人家都称道的“立湘机匠”,曾以跨党党员的身份担任国民党益阳县第十六区党支部书记长,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六日,被害于马迹塘万寿宫,时年三十四岁。 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充满了万千生机,金牛踏着春晖,花园盛开娇艳,红金在金盆里闪烁,兴坪在阳光中前行。在资江南岸,在阡陌田野,好人璩义和步步行善,烈军属温建华念念为公。在阳光遍地的资江南岸,筑金坝总会以巨人的姿态,傲立于二千零六十八平方公里的美人窝里,让人惊艳,让人欢呼。 以进取的精神走向世界,以纯朴的善良管领春风,筑金坝是一种精神,他激励着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之靠拢,让明天,从此大爱无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