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3-12-4 08:55 编辑
坚持文化自信 打造诗意家园 ——汉寿县蒋家嘴镇诗词文化活动纪实
张长明 . 蒋家嘴镇诗风兴起,在2O世纪90年代末期,首先由阳南塘学校的退休教师王晋轩,刘国屏,胡树华,侯文汉等老师发起,闲暇之时相聚在一起吟诗作对,进行交流。2000成立阳南塘诗词小组,王晋轩任小组长;王晋轩、刘国屏先后油印诗集传阅;2002年蒋家嘴工商所退休干部刘彦初组织蒋家嘴镇诗词书法爱好者,成立诗词小组。诗词小组的成立为汉寿县在全国获得首批“中华诗词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2008年,张长明任蒋家嘴诗词小组组长,2015年,阳南塘诗词小组合并蒋家嘴诗词小组,2018年升格为蒋家嘴镇诗词分会,张长明任分会会长。同年,成立南区诗社,韩龙保任南区诗社社长。20多年来,诗词小组和分会负责同志坚持认真学习,潜心创作,燃臂当炬、照亮诗路,努力挖掘地方文化,弘扬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新时代的文化元素。镇诗词分会、诗社、学校,推进建设高水平,高品位的诗墙、诗碑、诗廊、诗栏,打造诗词湖湘文化名片。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脚下这块深入斯,长于斯的湖湘大地,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创作出更多体现湖湘文化精髓,又反映人们现实生活,传播当代价值观念,并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诗词作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文化增自信、诗风润乡土,加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以诗词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诗性人文精神,引领社会文明向全镇好风尚转变 长期以来,城乡牌风盛行,牌馆生意火爆,人满为患,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2013年,镇党委书记钟丽琴在群湖农庄陪同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领导调研时,对蒋家嘴诗词小组的几位同志说:“你们要多发展一些能写作的会员,拿起手中的笔,多宣传正能量,丰富退休老同志的文化生活”。之后,党委政府拨付3000元资金给诗词小组开展活动,有了党委政府和社区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劲头更足了,会员由原来的10多人发展到50多人。现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9人,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会员4人,湖南省诗词协会、老年(老干)书法家协会会员10人,常德市诗词协会会员,老年(老干)书法家协会会员11人,其余为汉寿县诗词学会、老年(老干)书法诗词协会会员。在马家塅社区、南区社区设立了办公室和活动场地,致力于本镇老年诗词、书法、文学创作这一平台,打造成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基层工作,提升退休人员和老同志文化养老品质,用诗词、书法、文学艺术展现夕阳精神,以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借翰墨之笔描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故事,反映全县干部职工,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奋进姿态和生动实践。 用手中的笔舞出乡土诗风,持续推进诗教工作,不断丰厚诗教土壤,丰富诗教内涵,壮大诗教队伍 诗友们,坚持笔耕不辍,有10人出版编著了个人诗集21集,其中:侯文汉2004年出版的诗集《神州行吟》获得丁玲文学奖,张长明2020年出版的书法诗词文集《墨韵诗心》被湖南省图书馆收藏,诗词《湖畔渔家》被选入《湖南当代诗词选》,还有李辅章,肖洁莲,熊礼兵,张长明,胡树华,袁小滿,陈德斌,朱海军,侯文汉的诗词作品被选入《当代常德诗词选》。诗词小组、分会自成立以来,出版家园诗刊24辑,创作出了10000多首诗词作品,有20多位同志在全国各大诗刊、报利和典籍诗词竞赛中获奖1000多次。今年10月,由北京,驰迅文化传媒和《诗词世界》杂志社,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第二十届天籁杯中华诗词论坛暨颁奖大会,有7位同志受邀参会。李辅章获得特等奖,熊礼兵、陈德斌、叶春喜、袁小滿、张长明、曾大甫获得金奖,会议颁发了奖金、奖杯和荣誉证书,授予蒋家嘴镇“全国先进诗词团体”荣誉称号。这些诗集和获奖诗词充满了时代气息,使用了一大批新词,做到了用诗词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实现了诗词创作的时代性要求。 蒋家嘴镇正因为有一批老同志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湖湘文化精神,形成了浓厚的社会风气,诗词分会年年被县诗词学会、县老年书画诗词协会评为先进单位。显著的成绩引起了省、市、县诗词协(学)会的关注,今年3月,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蔡建和、常德市诗词学会会长周运来、汉寿县副县长李辉、汉寿县诗词学会会长张良政等一行莅临蒋家嘴镇诗词分会、南区诗社考察调研,指示蒋家嘴镇申报创建“湖南省诗词之乡”。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强工稳农,活旅靓城”发展战略,把创建“湖南省诗词之乡”摆在工作重要位置,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引领社会新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促进蒋家嘴镇的全面发展。 . 一、 领导重视
1、为创建“湖南省诗词之乡”镇党委,镇政府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明确创建“湖南省诗词之乡”的重大意义,让镇区干部群众懂得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民族的根基,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2、为全力搞好创建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刘建国任组长,镇长刘敏任常务副组长,副镇长黄庭宇、诗词分会会长张长明任副组长,社区、村党总支部书记,诗词分会班子成员,学校联校长、镇文化站长为成员,23人组成的领导班子。 3、设立了创建工作办公室,诗词分会办公室,南区诗社办公室,开辟了诗书活动室,经常开展诗书培训,交流、吟诗、演唱等活动,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推进诗词书画“六进”
坚持把诗词书画“六走进”,形成合力,融入社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景区,出版诗刊,修建诗墙、诗栏,大大激发了广大诗友和人民群众学诗写诗,讴歌社会主义建设,讴歌新时代的热情,有力地推动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提高。 1、诗词进学校:蒋家嘴镇联校长杨开平为搞好联校古诗词教学工作,在教师中设立古诗文研究课题,深入研究挖掘古诗文的精神元素,价值元素和道德元素,将诗词教育同美育、德育相结合,做到以诗怡情,以诗载道,以诗育人。从2003年起在教师中带头撰写诗词教学论文;《教育城镇化中,农村中学以诗促教,以诗养德教育模式研究与思考》《农村中学诗歌教育初探》二篇论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他的影响下,汉寿三中张维军老师的《巧用诗歌教学,指导学生创作》获省级三等奖,《巧用古诗教学,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获得省级一等奖。叶伟老师的《浅谈电教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获得省级二等奖。汉寿三中在校园内修建诗墙刻碑25块。人民路小学修建诗墙刻碑28块。联校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2016年,汉寿县教委联合县诗词学会举办的中小学生诗词大赛,蒋家嘴镇中学有4位中小学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2018年,人民路小学举办的“家校共携手,谱写新篇章”,吟诵《弟子规》演译活动受到湖南省教育厅的表彰。2022年,人民路小学大课间操活动“京剧脸谱”全县中小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阳南塘学校朱海軍老师近几年来被汉寿县教委、县诗词学会评为“诗教先进工作者”。 2、诗词进机关:2021年刘建国调 到蒋家嘴镇任党委书记后,十分关心镇区内的文化建设,给予诗词分会安排活动资金,今年又拨专款修建公园诗栏4块,镇政府大院诗墙刻碑49块,办公楼廉政文化书法走廊挂匾16块,从而带动了机关、社区、村干部和诗词书法爱好者传承传统文化,挖掘地方文化,讴歌新时代的热情。 3、诗词进社区:马家塅社区、南区社区、北区社区诗词传统文化氛围浓厚,马家段社区还为诗词分会专门设立一间办公室和活动场所。王政明书记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诗词分会活动,每年支持经费3000元。南区社区于2018年成立了南区诗社,修建了180米长的诗墙和文化墙,刻诗碑98块。在庆祝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活动中,组织大型诗词吟诵,诗词书法展演活动,出版《南区风采》诗刊。莲塘社区杨幺文化广场,安装了2块诗栏。北区社区,修建了200米长的文化墙,庆祝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举办了大型的文艺汇演,诗朗诵活动。这些弘扬诗词文化的活动,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受到群众的好评。 4、诗词进农村:鹿角山村群湖农庄是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015年8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牌匾。为了打造旅游文化,镇诗词分会重点扶持,协助修建了文化广场,仿古牌坊,诗廊,题写和镌刻了2幅对联,2块匾额和43块诗碑,树立了一尊毛主席雕像。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使得游人络绎不绝,村级广场舞在此举行,更是热闹非凡。仙玉村村部,由原县诗词学会会长侯文汉先生个人出资修建诗墙刻诗碑10块,成为了诗词进农村的亮点,美化了乡村。 5、诗词进企业:湖南省明龙牧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公司+农户,以青年鸡,蛋鸡养殖,鸡粪处理成有机肥销售的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在王政明总经理的带领下,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经济效益良好,年年被常德市消费者协会等单位评为先进单位。公司除搞好产销业务外,十分注重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美化公司环境,在公司办公楼前修建诗墙诗碑19块,教化了公司员工。 6、诗词进景区:蒋家嘴公园原先是一处多家企业、医院、居民污水排出口,水质又臭又黑,污染了安乐湖水。2017年3月,列入了国家南湖撇洪河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主要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把1998年冬季兴修的蒋家嘴防洪圈围建起来的一个200多亩的湖汊修建成了公园。2018年年底投入使用,建有广场、绿地、湖面、环湖林荫游道、休息亭,惠及人口3万多人,是全县乡镇最好的公园。每到傍晚,灯光闪烁,绿影婆娑,歌舞升平,游人络绎不绝。诗词分会利用遗留的2块公园简介牌,布置成诗词栏,今年又加装了4块不锈钢大型诗书赏学栏,把党建文化,红色文化,诗词文化融于一体。现已出刊八期,每期都引来了群众围观和学习,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成为了蒋家嘴镇的一张文化名片。 蒋家嘴镇的诗书爱好者20多年来坚持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诗润乡土。出版的诗集,撰写的论文,修建的诗书文化墙,诗廊、诗刊,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广大干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把学校、机关、社区、农村、企业、景区,变成居民安居休闲的“诗意家园”,发挥了中华诗词“厚人伦、美教化、正得失、易风俗”的社会功能。 (注:作者系政工师,汉寿县、常德市诗词学会、湖南省诗词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国家诗书画院高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