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06|回复: 5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四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6 10:3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3-12-6 10:38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工商卷)》连载(四十六)

k蟞龐 2023-07-01 10.16_1_edit_238041641205912.jpg

第七章  公企改制

第四节  破茧化蝶
    二、改制前后
    1.商业
    国营和集体商业在1990年代中期全面滑坡,大部分商业门面逐一以承包、出租的形式给单位职工或社会人员经营,个别大型商场如百货大楼、五交化等仍在惨淡经营。由于商业系统内部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上只牵涉到门面和货物,加之改制前已基本厘清,故在改制中较为顺利。市百货公司因踞有百货大楼庞大的资产,一时难以变现,在几个回合下,终以整体资产对外出租,职工买断金作为股份参与租金分红的方式变现,五交化公司仿效其模式。商办企业因有企业资产,改制也算顺利。干菜厂经过改制,由原副厂长领头成立绿康食品公司,继承和发扬原企业资源和产品,企业办得红红火火。糕点厂改制后,由原企业职工领办的糕点坊群雄四起,先后有苏利世、谭记、华华、姜师傅、张新春等众多名坊面市,其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足以支撑津市原有的糕点行业,并有发扬光大之势。
    私人商业蓬勃发展,各种连锁店、专卖店、实体店、小超市如雨后春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商家有:综合类丰彩超市、广兴超市;家电类一一三联家电、六合家电、万景家电;餐饮类天源大酒家、圣地亚哥、开明饭庄、兰桂坊、金峰楼、刘聋子粉馆;纺织服装类梦洁家纺、老裁缝、伊人岛、波司登、金狐狸;运动装一-李宁、安踏、匹克、乔丹;糕点类万利隆、苏利世、谭记、华华。
    2000年后,津市商业的基本格局为三街两市:三街即和平路商业一条街、城隍庙商业步行街、金城银座商业步行街;两市即丰彩超市、广兴超市。随后没几年,好润佳、步步高等大型商场入驻津市,集民居、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城一一宝悦乐城更是引领现代商业新潮,令市民目不暇接,而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电子商务,更是让我们与境外市场愈来愈近。
    2.工业
    改革后,津市工业的主角已由原来的公有企业转向了民营企业。2005年,我市共有工业企业60余家,而由原公有企业演变过来的企业仅有20余家。这说明民营企业的时代已经到来。产业结构也有些调整,由从前的小而全到改制后的以汽配产业、盐化产业、纺织产业、食品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业已形成。其中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汽配产业,以湘澧盐矿为龙头的盐化工是我市工业的基础。而以鸿鹰祥为龙头的食品产业则是我市工业的增长点。汽配、盐化、食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成为我市工业强市的主力军。
    机电类 津市机电行业改制后业已消失的产品有:原津市机床厂生产的车床、磨床等;原津市建华皮革机械厂生产的磨革机、刮软机、披皮机、裁料机、压合机等;原津市洞庭机械厂生产的自动内燃夯土机;原津市螺钉厂生产的各种型号螺钉及圆钉圆丝;原津市供销机械厂生产的手摇油泵;原津市电子管厂生产的黑白显像管等产品。但以汽车配件生产的民营企业异军突起,2005年,全市有汽车配件生产制作企业16家,完成工业产值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2821万元,完成入库税收2247.73万元。基本形成以湖南车桥为龙头,以邦乐客车、鑫源缸套、嘉诚汽车部件、定升实业、超华汽配、洞庭机械、致远汽配、高程汽配、泰安锻造为骨干的汽车配件加工产业链。
    轻化类 2000年改制前,津市轻化行业大小企业共有20余家(不含街办)。其产品包括各类油漆、橡胶制品、电池、圆珠笔、玻璃制品、家具、鞋帽、印刷纸品包装、塑料制品、胶木电器、金属制品、皮革制品、皮件制品、油漆刷等数十种产品。这些企业多在1990年代中晚期停产或半停产,故在企业改制中实施“两个置换”,关门走人,其产品也随之销声匿迹。唯有造纸、蚊香、猪鬃、五金电器等市属重点企业还在维系生产。2000年实施“两个置换”改革后,津市造纸厂资产重组为雪丽造纸有限责任公司;津市蚊香总厂重组为湖南斑马蚊香股份有限公司;津市猪鬃总厂实施破产后由颜军收购重组为金湘猪鬃实业有限公司;津市五金电器总厂破产后由刘继文等人收购重组为乐川燃具有限公司;津市人民印刷厂经企业股份制改革后,更名为人民印务有限公司。
    2011年是雪丽造纸有限公司成立的第十个年头,也是企业的鼎盛期,公司完成产值45730万元,销售收入34944万元,入库税收1801.89万元(时为津市排名第二,仅次于湘澧盐化)。公司历经几年的扩张,已有日产210吨的漂白苇浆生产线一条,日处理15吨商品木浆生产线两条,1760长网机生产线9条,自备热电厂一座,日处理4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站一座,两条1880高速纸机在建。公司固定资产原值3.2亿元,占地面积366300平方米,员工1000余人。殊不知,也就从这一年起,该公司危机迫近,这是后话。
    2002年,湖南斑马蚊香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出卖,更名为湖南新斑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早在1990年代中晚期,津市蚊香产业即渐显败像。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低利润产品毫无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改制只是企业内部的改变,而没有对市场产生影响。衰败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果不其然,该厂尽管在3年内进行了改制,最终也没逃过破产的命运。对此,原二轻供销公司经理刘后敦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一是对市场误判,当初市委、市政府将‘一城六支柱’作为我市工业发展战略提出,本身就是错误的指向,一城,即指蚊香城,一个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普通日常用品,怎么担当得起引领全市工业的这一重任呢?此时市场上已有了同类产品‘黑猫神’、赵本山代言的‘睡得香’等,加之乡镇企业有体制上的优势,这时的蚊香市场已是危机四起。二是营销失策,1980年代中期之前,蚊香产品一直由市日杂公司和二轻供销公司分销,多年努力,已在湘鄂川三省有了稳定的市场,后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市场,自设销售公司,经过协商,各自划出销售领地,互不侵扰,但没执行多久,厂方违规,持自家产品的优势,随意侵占对方领地并切断货源,最终迫使两家营销公司退出市场,自己唱独角戏,然而,此时市场乱了,再去修复已是万难,故蚊香厂的衰败在所难免。”新旧管理体制转换过程中,干部任用以年龄划线,一刀切,使得老厂长杨远伟过早退居二线,这也是蚊香厂走向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湘猪鬃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主要生产水洗、水煮猪鬃及漂、染猪鬃和切鬃等产品。其产品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结合,产品具有弹性好、吸油充分、挺直度高、根条软硬适中的特点,是行业中的佼佼者。2016年,该公司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3800万元。产值12000万元,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实现纳税330 万元。
    纺织类 2000年改制前,我市纺织行业有丝绸公司(缫丝厂、印染厂、绸厂)、津市绢麻纺织印染厂、津市床单厂、津市针织厂、津市织布厂、津市线带厂等多家企业,职工人数近4500人,是为津市工业行业中人数最多的企业。通过企业改制、招商引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等措施,津市纺织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9年,全市纺织工业企业8家,均为规模企业(年产值过千万),拥有资产5.1亿,具备16.5万锭纺锭生产规模,实现产值7.61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4%,实现税收1100万元,从业人数达2258人,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家。
    盐化类 2000年前,境内只有盐化工企业一家,即湘澧盐矿。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因各种因素的制约,以盐为原材料发展下端产品的愿想只能一次次化为泡影。2004年,随着温州天盛化工落户津市,短短几年,即有汇湘等规模在千万年产值的化工企业进驻津市。2005年,全市盐化工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0家,它们分别是湘澧盐化、渔经生物、汉瑞化工、大新颜料、天盛电化、裕达卤碱、三鑫化工、汇湘化工、首信化工、广汇气体。目前,盐化工仍处于上游产品为主,中间单一,下游没有的状况,产业链短,加之作为盐化工母体的湘澧盐矿,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故盐化工也是津市工业发展最大的潜力股。
    食品类 1996年,津市味精厂破产后重组为湖南麦穗味精制造有限公司,但在市场竞争中仍斗不过它往日的“徒弟”河南周口味精厂。究其原因,一是破产重组只是甩掉了企业债务,体制不变,旧的债务没有了,新的债务又来了;二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包袱仍然存在。味精厂的前身是澧南粉厂和澧东油厂,这是两家成立于1950年代初的老厂,退休人员几乎与在职人员成1比1的比例,而昔日的“徒弟”周口味精厂起步虽晚,还是个乡镇企业,但机制活,包袱轻,仅这两项就优胜于津市味精厂。时仅四年,味精厂再度破产,这个曾雄霸于中南味精市场20年的津市工业骨干企业最终土崩瓦解,黯然离场。顶起津市食品行业这面大旗的是鸿鹰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鸿鹰祥挺进津市工业园,投资2.5个亿,征地240亩,建设年产30万标吨酶制剂系列产品生产线。2013年,项目正式投产,当年实现产值2.5亿元,纳税3000万。公司建成国外研发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发中心2个,拥有88项发明专利、1项国际发明专利,主导和参与了酶制剂行业6项国家标准的制定。截至2018年,公司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100多个国际合作公司,在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仍然实现出口3000万美元,是2013年的两倍。
    2000年后,由公有企业改制后分蘖或民间新办的各类食品厂多达20多家。它们虽然规模小,但“人多势众”,颇有影响。津市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并举办多期食品展览评比节。为扩大其规模,将有发展潜力的食品厂相继引进工业园,现已入驻的有绿康、张老头、南北特、十八子、润农、大北农等30余家食品规模企业。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1: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后,津市商业的基本格局为三街两市:三街即和平路商业一条街、城隍庙商业步行街、金城银座商业步行街;两市即丰彩超市、广兴超市。随后没几年,好润佳、步步高等大型商场入驻津市,集民居、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城一一宝悦乐城更是引领现代商业新潮,令市民目不暇接,而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电子商务,更是让我们与境外市场愈来愈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1: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后,津市工业的主角已由原来的公有企业转向了民营企业。2005年,我市共有工业企业60余家,而由原公有企业演变过来的企业仅有20余家。这说明民营企业的时代已经到来。产业结构也有些调整,由从前的小而全到改制后的以汽配产业、盐化产业、纺织产业、食品产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业已形成。其中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汽配产业,以湘澧盐矿为龙头的盐化工是我市工业的基础。而以鸿鹰祥为龙头的食品产业则是我市工业的增长点。汽配、盐化、食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成为我市工业强市的主力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1: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后,由公有企业改制后分蘖或民间新办的各类食品厂多达20多家。它们虽然规模小,但“人多势众”,颇有影响。津市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并举办多期食品展览评比节。为扩大其规模,将有发展潜力的食品厂相继引进工业园,现已入驻的有绿康、张老头、南北特、十八子、润农、大北农等30余家食品规模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6 11:3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精心采集数据细微,用心之作!为老师津市之工商发展历史现状所做的努力撰作赞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1:3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淑娥 发表于 2023-12-6 11:33
好文!精心采集数据细微,用心之作!为老师津市之工商发展历史现状所做的努力撰作赞美!

谢谢彭老师的首席佳评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8:50 , Processed in 0.0382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