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9|回复: 0

遥想当年城头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7 19: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23-12-7 19:42 编辑





             遥想当年城头山




倪章荣
image.png



深秋的下午,北风在长沙国金中心九十三楼窗前不依不饶,满天昏黄,满眼萧瑟,满地蝼蚁一般往来穿梭的车水人龙。忽然想起位于西北近三百公里的城头山。写作几十年,一直没有像他人一般写过故乡。故乡不好写,城头山尤其难写。



八年前的深秋,也是下午,我第二次走进位于澧县城北面的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那天的太阳早早地潜入后宫,只留下灰蒙蒙的天,北风不大,却在努力地贯彻着冷意。公园内道路平坦,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美女们笑容灿烂,办公楼与遗址区造型优美,富丽堂皇,尽管时不时有几片黄叶落到脚前,却无法阻挡显而易见的意趣盎然。相比四年前的初次踏入,如今的城头山公园可谓天上人间。


——记得那时候还是一片荒漠,小路泥泞不堪,河沟边是杂乱无章的青草,游人零散得毫无初夏的蓬勃……终于化腐朽为神奇,内心感叹不已。观光车上,导游小姐兴致勃勃地介绍被偶然发现的辉煌与骄傲:“城市之祖”——中国最早的城市(六千年前)、“稻作之源”——世界最早的水稻栽种区(七千年前)、“陶业之都”——大规模的陶瓷区(八千年前)、“心灵圣地”——以祭祀为特色的宗教信仰……


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城头山文明”是一个比“仰韶文明”还要古老的“文明”,是“长江文明”最古老的重镇。在古遗址核心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只记得祭祀区比较阴暗,银屏上正在滚动播放城头山人的祭祀活动,为了确保风调雨顺和平安健康,他们经常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太阳神的宗教活动,正当我们聚精会神地盯着银屏,听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说起祭祀坑里有多名小孩骨骸时,一阵莫名其妙的冷风吹过来,让我一连打了几个喷涕,慌忙逃离“城头山文明”核心区,去药店买药……



八年时间里,偶尔也曾遥想过城头山,可是,想到城头山的时候,脑子里总是千头万绪,无法将思考引向深远的层面。城头山离我太过遥远,让我不敢走进那个世界。今天,当我再次遥想城头山的时候,不觉对古人油然而生无限敬意。人真是了不起,原始本能以及生存需要让他们迸发出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和发明创造,没有指路明灯,却不约而同地从山洞走向大地,从贫瘠之地走向肥沃之乡,他们燧石取火,他们伐木搭棚,他们弃生食熟,他们培育植物,他们豢养动物,他们制造器皿,他们深谙情爱,他们珍惜家庭,他们定义语言,他们制定规则,他们敬畏各路神明——太阳神、山神、河神、门神、窑神、庄稼神……



不需要定理,不需要公式,不需要缜密的逻辑,不需要繁复的计算,凭借与生俱来的智慧,他们创造了神话和传奇,给后人和历史学家提供了无比丰厚的想象的酶母,也给这片平凡土地增添了博大深厚的凭据。在即将把世界带进寒冬的深秋的北风里,不能不放纵思绪的野马在历史深处驰骋,不能不全神贯注地遥想当年城头山。不知他们来自何处,亦不知道他们为何选择了洞庭湖滨的澧阳平原作为栖身之地,或许经过了艰苦的探寻和认真的比较,或许只是长时间盲目流浪之后的偶然发现。



无疑,这片东经112°北纬29°的肥沃湿润之地,适合作物生长与人类生存。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护城河里洗澡抓鱼的情景;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集市上讨价还价的声音;仿佛闻到了大米饭的香甜;仿佛站立在稻田边,他们用石器耕作的样子特别生动有趣;仿佛跟随他们来到祭祀台,天很暗,看不清人祭开始时城头山人脸上的表情……他们的屋顶覆盖的是瓦片还是茅草?他们烧制的红砖为何只是用来筑构城门?集市上是物物交换还是商品交易?没有文字和制度,如何对城市进行管理?城墙奠基时祭奉的那二十多条生命是如何遴选的,当他们被选为祭品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城头山人与外界有着怎样的联系,他们的技术与工艺是自创还是借鉴?城头山的“文明”之光如此绚烂,是否照亮过其他的村落城池?他们来时有多少人丁,去时又有怎样的规模?……



一座辉煌的城池于何时消失或者说毁灭?是因为一场洪水吗?天上粗壮的雨柱猛烈地投掷到城市,从洞庭湖和澧水河涌上来的昏黄的河水无情地席卷着城里城外的一切……可是,专家说,城头山的遗址里没有看到洪水的痕迹;是因为一次瘟疫吗?突如其来的瘟疫在城内肆意,居民惊惶失措,拜天跪地,瘟疫还是毫不留情地夺去了所有的生命……



专家们又说,没有发现病毒的踪影;是因为外敌的入侵吗?一群手持弓箭长茅石刀石斧的侵略者,于月黑风高之夜,翻越城墙,在城内烧杀抢掠,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然而,如此漂亮与富饶的宝地,侵略者应该留下来到才是,就像罗马人留在希腊,蒙古人留在中原;是因为突然爆发的内讧吗?头领病入膏肓的一个深夜,一群人聚集在一个阴暗角落,发泄对头领的不满,有人振臂一呼“取而代之!”于是械斗开始,血流成河,同归于尽……城头山消失了,时间不详,原因不明,让今天的人们惋惜困惑,联想不辍。


或许,没有一座城池可以永垂不朽,阿房宫成了一个传说,大唐瑰丽的建筑早已灰飞烟灭,古罗马的万神庙也不过两千年历史,完整呈现的古希腊“文明”(文字、史诗、戏剧剧本、制度法律)也不到三千年。好在,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不辱使命,在城头山的残砖废土中挑拣到了“文明”的果实,而不少“文明”,是埃及的金字塔里、希腊的古城废墟中没有的珍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14:30 , Processed in 0.0364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